蓬溪县“统战10条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蓬溪县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创新“携手抗疫情、同心助发展”10条措施,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一是建立民营企业复工复产诉求“直通车”制度。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县侨联、县知联会、县台联会、县新联会、县黄埔同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收集会员(盟员、党员)企业复工复产、兑现惠企政策中的困难和诉求,协调解决员工返岗、物流运输、融资需求等问题,通过“金点子”“微点子”“直通车”形式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决策。

二是开展工商联主席(会长)企业和执委企业“结对帮扶”活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组织工商联(会长)、副主席(副会长)结对帮扶中小微执委企业,深入企业宣传《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二十二条措施》等文件精神,重点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供应链保障、资金技术支持、订单匹配等困难,推动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共渡难关。

三是推进“1+3+1同心服务”行动。落实1名党员县级领导联系1名民营企业家、1个民营企业和1个重点项目制度,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发挥县新联会、县知联会律师、法律专业会员等专业特长,组建1个同心法律服务团,为民营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合同履行、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法律纠纷,指导制定复工复产方案、监督落实防疫措施、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四是开展关爱抗疫一线统战成员“暖心行动”。农工党总支组织党员参与疫情心理干预工作,用好心理服务热线,为一线医护工作者、隔离观察人员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建立民主党派总支主委、工商联、统战团体主要负责人联系会内一线医护人员制度,及时了解其家庭生活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生活保障。

五是强化海外捐赠防疫物资入境保障。县侨联为捐赠人代办《受赠人接受境外慈善捐赠物资进口证明》《海外物资定向捐赠意向书》《捐赠物资清单》等手续,依托省市侨联捐赠接收通道,全程协助捐赠人办理防疫物资海外运输、清关、口岸提货、捐赠等事项。

六是抓好涉侨(台)人员回蓬疫情防控。通过蓬溪统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向侨商、侨企、留学人员等发布有关国家和地区应对疫情采取的出入境管控等动态信息,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协助做好涉侨(台)回蓬人员登记、排查、隔离等疫情防控工作。

七是健全“最多跑一次”事项网上办理制度。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开辟一站式限时审批绿色通道,对宗教活动场所办证等具体事项,采取“不见面办理”等方式,实行网上办理,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八是注重一线识别评价推荐党外代表人士。及时了解掌握党外代表人士在疫情防控中的实际表现,分析研判,作为识别评价其政治素质、担当精神、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在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建设者推荐、党外实职安排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九是广泛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统战系统领导干部主动参与乡镇(街道)及部门联防联控督导、下沉社区值守、防控管理等一线疫情防控;通过统战微信公众号、简报、融媒体等平台,强化思想引领,及时关注最新疫情、企业复工复产等热点,积极引导,及时发声,全面报道全县统一战线助力疫情防控的工作动态、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形成齐心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十是积极引导民族宗教界贡献智慧力量。压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加强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对外开放、暂停集体宗教活动,加强人员排查、登记、消杀、分餐等工作。引导少数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多形式支持、支援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免费提供农用物资,支持少数民族贫困户春耕生产。

(蓬溪县委统战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