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1894年9月,在中国的黄海海域,亚洲第一场现代海战打响,交战双方分别是一直奉自己为"天朝上国"的大清王朝,和刚刚经过30年明治维新的日本。

整个海战历经5个多小时,双方投入的舰船吨位加起来总计约10万吨。战斗结果,北洋舰队损失5艘军舰,千余名官兵阵亡;日本舰队也有5艘军舰收到重创,但没有一艘被击沉,600多名官兵阵亡。从数据上看,只能说日本小胜,北洋舰队也并不能说是完败。这似乎是一场并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战役,但其后续造成的影响是当时的人们无法预见的。深究造成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其中颇多发人深省之处。

可谓是,中日同醒,却渐行渐远。

强行开国

明朝开国后,特别是到嘉靖时期,中国福建沿海不断受到倭寇的袭扰,为防倭寇,明朝下达了禁海令。清朝继承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到了康熙年间,为了对付割据台湾的郑成功,清朝又下达了迁界禁海令。从此中国沿海"寸板不得下海",更别提什么海军了。到了清朝末年,一波又一波的帝国主义强盗从海上而来,他们凭借坚船利炮,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完败清朝八旗军队,签订《南京条约》,强行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无独有偶,我们的邻居——日本,也遭到了同样的情况。德川幕府在1633-1639年间,共颁布了五次"锁国令",而且比明清的海禁更加激进。德川幕府明确禁止日本人出国,禁止在外的日本人回国,并规定与外国的贸易仅允许在长崎进行,而且对象仅限中国和荷兰。直到1853年,当时的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幕府以需要天皇批准为由,约定明年答复。时间到了1854年,这一次佩里直接将军舰开到了横滨附近,面对佩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再也无法推诿,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黑船来袭

日本古代的政权体制比较奇葩,我们熟知的日本天皇只是国家象征,实际的统治者则是幕府大将军。而幕藩体制是指17世纪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

励精图治

经过与欧洲列强的实际交锋后,高高在上的清朝皇族终于下定决心自强救国。于是从1861年开始,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大清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5年之后,李鸿章在福州建立福州船政学堂,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海军人才。从这所学堂里走出来的严复、邓世昌、刘步蟾等人,不仅成为了北洋舰队的中坚力量,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当时这些人不仅在国内学习,还进一步到英美等海军发达国家学习。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李鸿章

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与此同时,清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这笔钱虽说不多,但已经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5%了,实属不易。要知道当时中国还承担着巨额的战争赔款。到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时,拥有25艘主力军舰的北洋水师已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力量了。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北洋水师

几乎与中国同时,日本也开始了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当时的明治天皇,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强大舰队,他预感到,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海洋的。为了实现海军强国梦,明治天皇不惜从自己的内廷费用中抽出30万日元补贴海军经费,也要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明治天皇的举动影响很大,日本所有的商家、贵族纷纷捐款,为海军筹集了多达100万元的经费。虽说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从经济体量上来讲,终究是不如清朝的。

按照这样的发展轨迹,我们的北洋水师实力应该远在日军联合舰队之上,但为什么会在甲午海战中不堪一击呢?

一、装备陈旧

虽说1888年北洋舰队建立时,风头一时无两,稳坐亚洲海军头把交椅。当时为了彰显大清军威,还特意出访日本,"定远"号作为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让日本人既羡慕又嫉妒,将日本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更加意气风发。但是从此以后到开战前,七年时间里北洋水师再未增添一艘新舰。1891年清政府甚至以财政困难为由,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致使北洋水师实力止步不前。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日本联合舰队

而日本在1891年,明治天皇几乎变卖皇家藏品,购置了一艘当时最先进的快速巡洋舰。这种舰不仅装甲牢固,主炮口径巨大,而且有10门6英寸的快速炮,这艘舰的名字大家其实都知道,就是邓世昌想去撞毁的日军主力舰"吉野号"。

这只是两军装备对比的冰山一角,双方的整体实力对比如下: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军力对比

可以看到,日军舰队的各项指标均已超过北洋水师,特别是其中作为主力的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更是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而且北洋水师各舰建造时间久远,受限当时的技术水平,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3000米,而装备了新式测距仪的"吉野",可以达到5000米。所以,被击沉的5艘舰船中,4艘都是被第一游击队重创沉没的。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日军第一游击队参数

二、指挥紊乱

我们之前说到刘步蟾、邓世昌等是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并且还有游学欧美的经历,但是他们终究只是北洋水师的中级将领,能指挥的不过一艘舰。而北洋水师真正的老大——水师提督丁汝昌却是个货真价实的海战"白痴",一生没有学习过海军指挥,更没有海战经验,仅仅是靠资历获得了水师提督的官衔。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丁汝昌

这就导致了北洋军官并不服丁汝昌,根据英国人泰莱所著《中日甲午海战见闻记》所述,其实北洋舰队的指挥权落到了左翼总兵刘步蟾的手中。时任枪炮的大副沈寿堃说:大东沟之战,"非兵士不出力,乃将领勇怯之不同也。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此阵之所以不齐,队之所以不振也。" 这样一个等级不明、指挥多头、各自为战的舰队,如何能打胜仗呢?

反观日本,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自幼对感兴趣,在江川英龙的学校学炮兵,后来进入的神户海军操练所学习航海。后来履任"浪速舰"、常备小舰队司令、海军军令部第一局局长兼海军大学校长,可以说是熟知海军作战。不仅如此,当时的"浪速"舰舰长正是日后的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日本在开战前夕,已经能自主培养海军人才,并且建立有效的指挥体系。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元帅海军大将,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明治时代的"军神"。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

三、党派争斗

虽说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清朝统治者已经意识到需要革新求变了,并且也开展了"洋务运动"。只不过中国朝堂之上历朝历代都有一项千古顽疾,就是党派之争。有以李鸿章为首,立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就有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而且两人实质上是慈禧的后党和光绪的帝党的代表,党派之争到这个级别,互相掣肘的程度可想而知。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翁同龢

翁同龢,先后担任清、两代帝师,清流派首领。关于其和李鸿章的嫌隙,说到底是帝、后两党政见之争。再说翁同龢六十年为官,终其一生所涉重大事件,可称贤臣。特别是在"戊戌变法"中,翁主张废除科举,开经济特科,采纳康有为等汰冗员、停捐纳、修则例、裁绿营、练新军、办学堂、荐人才、修铁路、开银行等十二道新政,自是打开晚清政改新局面,翁本人更代光绪拟《明定国是诏》,掀开"戊戌变法"最重要的一页。

到了甲午海战开战前夕,洋务派和清流派的矛盾日益加剧。为防止李鸿章拥兵自重,清流派奏请湘军北上以分淮军之势,借口巩固京畿,实则为了牵制和督战淮军。清朝政府在当时拥有两支舰队——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南洋水师眼看着北洋水师落败,也没有调集一兵一卒前往支援。所以李鸿章在对日开战时所能直接动员的,只有他的北洋水师和淮军而已。甲午战争实际上成了日本与直隶省的战争。

南洋水师,由另一位名臣左宗棠创建,也是清朝中建立的其中一支现代海军舰队。由于清廷的政策是先集中力量发展北洋水师,故此南洋水师无论是吨位、装备、人员及实力皆与之相差甚远。所以南洋水师即使北上增援,估计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这一点足以证明李鸿章在当时能够动员的军事力量极其有限。

为了进一步限制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时期的权利,清流派奏请光绪帝,调来了和李鸿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东巡抚。 李秉衡,和翁同龢是挚友,亦属于清流言官,甲午战争时期,处处和李鸿章作对,以各种奇葩的借口不发援军,以至于刘公岛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

反观日本,据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考证,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的头号功臣"吉野号",此舰原来是英国为清朝政府定做的,但是因为清政府掏不起这笔钱,最终交易搁浅了。而日本政府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倾全国之财力购买此舰。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为了一举战胜清朝,日本人进行了全国总动员,日本天皇御驾亲征,将大本营从东京迁到广岛,为了节约开支,支援前线,天皇每天只吃一顿饭,举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就这样全部压到了前线。

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注定打不赢堵上国运的日本

甲午海战

在这样一场赌上国运的大战,日本可以说是倾其所有,蓄谋已久。而腐朽老迈的大清王朝,却是一步慢,步步慢,从朝堂争斗,到战场指挥;从人才培养,到装备更新换代,没有一个地方能够与日本相比,甲午战败只是这些因素映射的必然结果。难怪李鸿章曾经自嘲:"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修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之洪流,哀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狂澜既倒,独臂难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