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前不久,一位朋友前來串門,其間談起孩子的教育,很是苦惱,說小孩的作文一直寫不好,語文考試經常在上面丟分。我很理解這位朋友的苦惱,為了孩子的作文成績,朋友沒少想過辦法,又是在家裡專門建立了一間書房,買了一整屋子的名著,每天逼著孩子讀上幾篇;又是在每年的夏天,抽時間陪孩子到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去旅遊一番,說是給孩子累計作文素材;還報過不少大大小小的作文的培優班,跟很多的培優老師學習過作文。但最終下來,孩子的作文還是上不去。時間長了,他很困惑,甚至問我,這寫文章行不行難道是天生的嗎?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這位朋友的苦惱,其實也是很多家長的苦惱,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著,看了那麼多風景,上了那麼多專業課,為什麼還是沒有長進?

其實,這是一個有誤區的問題。而之所以產生這樣一個誤區,主要是孩子們容易犯這幾個毛病:

一是把名著當故事會看。雖然,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實際操作中,孩子只是記住書中的故事情節,對名著的寫作目的,下筆的落點,文章的結構,甚至遣詞造句,沒有認真的意會,分析和揣摩,只是當故事書看,記住了一腦子的故事。而到了真正要寫作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一是不知道要寫什麼,二是知道了寫什麼,卻又不知如何把事情和思想表達出來,三是表達出來了,卻又寫的邏輯混亂,乾巴巴的,質量不高。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其實這都是對名著沒有精讀的原因,很多的名人大家,都有精讀的習慣,往往喜歡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思考。在讀書過程中,如果碰到不懂的詞句,就查字詞典弄懂;優美的句子,就畫上橫線記下來背會;讀書中萌發的體會感受,就寫在頁面的旁邊和記在筆記本上。這樣讀完之後,還要通篇分析,想想作者寫作的背景目的,謀篇佈局,結構邏輯,語言風格,遣詞造句等等,這樣下來就把一篇文章基本上吃透了。還有一位作家,提出讀書的三步法,也很值得借鑑,意思是,讀一篇文章之前,先看題目,想想如果換成自己寫,會怎麼寫,然後再讀文章,看看作者與自己的寫法有何不同,最後讀完後,瞭解了文章的情節,再寫一篇同情節的文章,最後比較有什麼不同,差別在哪裡。通過這樣反覆的練習比較,就可以找到與名著名篇的差距,有利於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二是隻是風景的過客。在外旅遊,缺乏一雙觀察事物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既對旅遊景點的文化歷史不作了解,對秀美的山川風景不作細緻的觀察,對稍瞬及逝的感悟不作記載。所以,一路走來,孩子除覺得好玩外,沒有什麼發現和感觸。結果是家長花了錢,又沒達到預期效果。其實,為了讓旅遊的經歷成為作文的素材,在旅遊的過程中,家長要有針對做好引導,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出發前最好做好功課,把去的地方基本情況如景觀景點的歷史淵源,地形地貌,名勝古蹟的故事傳說,名人手跡等文化內容搞清楚,讓孩子有個基本的瞭解。在遊玩過程中,對景區的景點多問孩子幾個為什麼,如美在哪裡,雄在哪裡,奇在哪裡,險在哪裡,有什麼感觸,有什麼啟發,最深刻的是什麼,最感興趣的是什麼,甚至可以讓孩子通過面前的風景,及興作文。通過這些,讓孩子有意識,有重點,有針對地去觀察,瞭解,感悟,從而留下深刻的映象。為而後的作文存儲有質量的寫作資源。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三是沒有明白弱項在哪裡。看到孩子的作文差,既沒搞清楚到底是文章結構能力差,還是語言表達能力差,就頭髮鬍子一把抓,狂補一通,結果效果甚微。所以,家長們要配合老師,認真分析孩子作文到底弱在哪裡,針對弱項對症下藥,如果是語言貧乏的,就在語言的結構上加以輔導,多觀察生活中別人的言行,多背名篇的成語與詞句,如果是結構邏輯差的,就要分析課文、名篇的結構佈局,段落的層層推進,故事的逐步延伸,學習其謀篇佈局。甚至可以簡單暴力一點,哪裡不行,專練哪裡,開頭不行,專練開頭,結尾不行,專練結尾。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一長,孩子的弱項就會扭轉,寫作水平就會逐步上升。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宋代詞人陸游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這個妙手,是建立在文學基礎知識的桁實,無數名篇閱讀的積累,在實際生活中的不斷的觀察、發現、感悟以及不斷勤奮練筆的基礎上的,相信我們的家長只要針對性進行關注、引導、練習,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定能獲得相應的提高。


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名篇,去過那麼多地方,為什麼還是寫不好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