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沔縣“中國電影之鄉”的稱號妥當嗎?


「原創」沔縣“中國電影之鄉”的稱號妥當嗎?

我國第一部電影為京劇《定軍山》,主演譚鑫培,攝製人任景泰,時間1905年,地點北京天橋;2015年9月23日至25日,沔縣隆重舉行中國電影110週年暨中國電影趨勢論壇,被中國電影基金會授予“中國電影之鄉”。

作為沔縣人,有榮譽稱號授予自然倍感自豪,何況是“國字頭”的組織。但細思我總覺得這個稱號似乎不妥,因為但凡“某某之鄉”,必是某種物品或現象的發源或繁盛之地,遠如吳橋的“雜技之鄉”,巴馬的“長壽之鄉”等,近如洋縣的“朱䴉之鄉”,城固的“柑橘之鄉”等,中國第一部電影並非在沔縣拍攝,沔縣在中國電影的攝製歷史基本是空白,而且至今甚至沒有影視基地,這怎麼能叫“中國電影之鄉”呢?

沔縣和電影的交集,僅是《定軍山》這部電影的劇名和故事與沔縣有關,因此,筆者認為這不符合稱“某某之鄉”約定俗成的習慣,顯然,稱“中國電影題材之源”或“中國電影題材之鄉”更為妥當。熱愛家鄉,宣傳家鄉,應去偽存真!

「原創」沔縣“中國電影之鄉”的稱號妥當嗎?

《定軍山》劇照

「原創」沔縣“中國電影之鄉”的稱號妥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