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貞觀之治與清朝的康乾盛世,這兩個時期哪個經濟體量大?

尚爾小青年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其父李淵禪讓。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年號:貞觀。由於李世民對外釆取懷柔政策。天下四海諸國無不臣服於大唐,唐太宗李世民被天下諸國諭為:天可汗。意為統住天下四海諸國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大唐盛世,軍事,文化,經濟,科技影響全球,萬國入朝進貢。民眾生活舒適而自由,唐朝國力鼎盛,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第一軍事帝國。

渭水之盟,唐太宗李世民面對突厥十萬兵馬兵臨長安城下,唐太宗絕不畏懼,但國力尚弱,不足與突厥對抗,唯有議和。孤身數人步出長安城,向突厥闡述利害關係,突厥人被李世民正氣所感動,雙方簽訂:渭水之盟。突厥得以撤兵。

若干年後,大唐國力鼎盛,唐太宗任命李靖,蘇定方率領大軍滅了東西突厥。邊境安定,大唐威震天下,天下四海諸國皆到大唐學習先進漢文化,學漢字,講漢語,學習先進中原醫藥技術,造紙印刷術,火藥製作術,崇尚穿唐服、唐裝。萬國入朝覷貢,文化科技向天下四海諸國輸出,彰顯大唐帝國貞觀盛世,國強民富,乃是繼漢朝文景盛世之第二盛世。

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皇。唐高宗李治任命李績為主帥,蘇定方為大將征討高句麗,白袍小將薛仁貴一戰成名,唐軍滅亡高句麗,唐將劉仁軌在白江口一戰成名,消滅倭寇數萬人,令到倭寇臣服於大唐,並學習大唐先進中原文化技術,900年不敢侵佔中原國土。

唐高宗李治執政期間,國土疆域己達到1500萬平方公里。東達庫頁島一帶,南達交趾,海南島一帶,北達貝爾加湖一帶,西達波斯,裡海一帶,大唐國土疆域達到中原王朝鼎盛期,大唐帝國國力鼎盛。乃是世界第一經濟、軍事大國。

清朝康熙期間,公元1690年,西域準噶爾叛亂,康熙御駕親征,平準噶爾叛亂,穩定西域局勢,康熙一生期間,平準噶爾叛亂,平三藩,收復臺灣,犧牲局部利益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康熙執政期間,注重民生髮展,頒發《攤丁入畝》法,讓農民有田耕,並大力推廣種植番薯,番豆,王米等高產番邦農作物,改善民生,讓人口得己增長,人口從清初一億多人增長到乾隆時三億多人。

公元1792年,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人馬嘎尼率領代表團訪問大清,隨身攜帶先進儀器、洋槍、洋炮等產品。但乾隆認為大清乃是天朝大國,又何必汝同番夷通商,實屬有損天朝天威。就因為乾隆錯過了第一次西方工業革命,導致後來大清被西方列強欺辱。

乾隆自詡為十全老人,並將康熙、雍正、乾隆執政期間的年代自詡為:康雍乾盛世。但是,後人認為乾隆乃是自作聰明。


誠心而論,唐朝貞觀盛世與清朝康乾盛世是不同檔次的。國家的軍事強大,經濟強大,震懾周邊諸國,皆臣服。國家國力鼎盛,人民生活幸福快樂。乃是國之盛世。


歲月青春88

人口都不一樣,海外貿易也沒有。

你讓初唐的1200萬去比兩億多人口的清朝?

貞觀十三年,綜合天下各州數字,有戶3041871,口12351681。


張勇達州

1.經濟總量比較。

當然是清朝的康乾盛世更多了,雖然我一直認為康乾盛世算不得盛世,這個我曾專門發文論述過,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因為康乾盛世人口高達3億,貞觀時期人口只有一兩千萬,人口差太多,就如同比較印度和荷蘭,哪個經濟總量更大?



2.中國各朝代gdp佔世界比例介紹。

目前,關於中國各個朝代經濟佔世界經濟比重的統計,最早來自西方,比較有代表性的且影響比較大是《劍橋中國史》,據《劍橋中國史》介紹,8世紀初,唐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 60%,其他書也有統計為58%的。



北宋gdp總量佔到世界的50%左右,南宋有人說達到80%,但沒找到靠譜書籍或者專業文章出處,這個主要是受袁騰飛百家講壇時說的,可以當作一種說法存在。明朝經濟最發達的時期是在萬曆初年,大約佔到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60%左右。清朝1750年,經濟總量佔到世界32%,清朝當時人口占比世界33%,雖然清朝總量佔比世界低一點,但是1750的世界總量是遠高於唐朝時期的世界總量的。



另外要說明的是,這是gdp總量佔比比較,說白了就是農業➕工業,清朝經濟總量佔比和當時的經濟強國英國差不多,但是工業產值佔比只有世界的10%,遠低於英國工業佔比,因為大部分都是農民口糧,也就是糧食湊數堆積來的。



我國工業產值佔比世界最高的是明朝,工業佔比世界66.6%以上,明朝的工業包括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以及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輕工業。


可汗說事

這不廢話麼?歷史是前進的,縱向比較,後面的王朝肯定會比前朝強盛是事實……

現在的離滿清滅亡才多少年?共和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這個所謂的經濟體量就超越了中國過去五千年的所有時期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是盛世麼?

另外,即便拿唐帝國跟滿清做直接比較,也沒有任何可比性,一個人口撐死不到6000萬的國家跟一個人口4億的國家,怎麼比?就是比耕地面積,也是滿清的遠超大唐啊……

再比生產力,大清再落後,科技力吊打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還有所謂的GDP佔世界總量的百分比,古代沒有金融學這種東西,於是某些學者就喜歡拿糧食產量,國家稅收,市面白銀流通數量之類的一些東西來折算,即便是這樣,鴉片戰爭前,大清帝國的所謂GDP總量也佔有全球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且在那之前,中國大多數事情都是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水平,包括明末的崇禎年間,還有晚唐這些帝國的夕陽時期,英國作為當時的世界霸主在這個所謂的GDP面前也沒大清高,面對同時大清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的對大英帝國還有其他歐洲列強有貿易順差的國家。。。而且在那之前,大多數時期,無論中國的商業中心是在絲綢之路還是東南沿海,中國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是世界白銀的流向……這怎麼比?

看數據,怎麼看都是大清的經濟總量吊打大唐。。。。但是國際地位呢?美國跟印度的區別吧……


該用屍名已存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了解兩個時期的真實經濟規模。但問題在於,現在的經濟核算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國民賬戶統計方法,並不能適用於古代社會。現在的GDP,是用貨幣方法統計社會總產出,但前提條件是市場經濟。無論是唐代還是清代,商品經濟始終是社會經濟的補充。大部分農產品是不進入市場的,因此以市價核算社會總產出不能反映社會經濟總量。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這一點。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解釋,糧食是一種需求非常穩定的商品。每個人每年消耗的糧食是非常穩定的。市場上供給的糧食越多,糧食的價格就會跌的越快。反之則漲得越快。古代社會,糧食主要是自用或者交稅,進入市場的比例不高。這就自然導致市場中的糧食價格會比較高。從而以市價核算的農業產出會偏高。

其次,單純的比較農產品的產出也很難進行。主要原因在於明清時期,中國從美洲引進了大量新的農作物。比如玉米,馬鈴薯等。這個時候需要將所有種類的農產品,調整為同一種農產品。但估算方法,每個人各有不同,很難服眾。

最後,基於人口因素考慮,康雍乾時期的經濟總量規模應當是顯著高於唐代貞觀時期。但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高峰其實是宋代。從人均產出效率來看,唐代和清代都不如宋代。

另外,在工業社會之前,農業社會的發展是相當緩慢的。宋代的人均產出效率比唐代略高一些,但也不是非常巨大的提升。明清時期,隨著人口壓力增大,雖然經濟產出總量上升了,但從人均層面上看,實際上是下降。唐代和清代相比,農業產出效率可能沒有顯著的差異。關於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呆滯局面,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美籍華裔學者黃宗澤提出了內卷化的理論,另一位英國學者伊懋可提出了高水平陷阱的理論。無論是貞觀之治還是康乾盛世,都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單純從經濟層面上來看,這兩個時期並不突出。


zyb38537240

建虜韃酋安敢放肆! 北狄 西戎 南蠻 東夷 這些蠻夷戎狄都被漢武掃平。這樣才使夷狄不敢小視我華夏,亂臣賊子不敢窺測神器! 而清朝四周夷狄盡皆輕視挑釁,而朝廷混混然茫茫然,以致士氣蹉跎國威淪喪,爾等建奴有何顏面在此饒舌?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遊騎兵77599310

所謂的貞觀之治,是唐朝的統治者自吹自擂出來的,並不是基本的事實,唐太宗並沒有能力戰勝高句麗,而且,吐蕃,突厥曾兵臨長安城下,唐太宗曾經向吐蕃稱臣,文成公主就是那時入藏的。

所謂的康乾盛世,是真正的盛世,幅員遼闊的國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經濟總量全世界第一的大國,那是空前絕後,絕無僅有的。


瀋陽楊藝

如果單單說經濟體量,應該是康乾盛世比貞觀之治要大。因為唐太宗時期中國人口是一兩千萬,就算是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中國人口也就四五千萬,而康乾盛世時期,中國人口達到了兩三億。同樣是處在封建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時候,康乾盛世比貞觀之治多了十倍人口,顯然康乾盛世的經濟體量要比貞觀之治大得多。但康乾盛世其實是封建社會出現倒退前的落日餘暉,清朝以天朝上國自居,埋下了被西方國家超越的禍根。相反唐太宗貞觀之治,真正為唐玄宗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歷史的人與事

隋唐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 是由漢化的北方各民族為主體融合的產物,並不完全是漢、晉士大夫世襲集團建立的王朝。所以,科舉制度產生於隋朝。唐的疆域比較鬆散,並沒有建立嚴謹的行省制度,多數以都護府形式存在。而清朝,建立了嚴謹的行省制度,明確各地隸屬中央,確立了今天中國的實際疆域。經濟體量、人口、有效的行政管理,清朝遠超唐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