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駱駝?!……

這幾日做了一些工作,仔細思量,應該是叫“蘇武”牧駱駝。為什麼叫“蘇武”牧駱駝呢?!。。。。。。

也是機緣巧合,需要整合、梳理一下駱駝文化主題與古渥巴錫東歸英雄系列,兩者文化主題的資源整合。

之前刻骨銘心、莫名其妙,非常非常喜歡《蘇武牧羊》這首歌。也是今天才知道,原來它是抗日戰爭期間抗日將士早晚必唱的軍歌。

一直骨子裡邊兒,淺淺淡淡又是刻骨銘心的崇敬英雄。可能性格使然,凡事追求淺淺淡淡,也是另外一種極致吧。所以直到今天認真梳理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

這一段查閱資料的時候,還是會被蘇武牧羊和渥巴錫的東歸英雄系列的點點滴滴感動到直哭。

總感覺凡事還是簡簡單單糊塗點好,所以在莫名其妙喜歡越野、喜歡戶外運動,穿上了駱駝鞋、開著越野車,就自戀得自己是英雄的感覺。

迷迷糊糊的也是蠻清醒的,感覺找到一點感覺了。就是駱駝主題系列與渥巴錫《東歸英雄系列》如何植入英雄文化、如何做文化載體,找到點感覺了。

(一)《蘇武牧羊》相關背景資料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 飢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在塞上時聽笳聲,入耳痛心酸。

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 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稍虧。終教匈奴心驚膽碎, 拱服漢德威。”

二十世紀初,中學教師蔣蔭堂先生看到國家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慘狀,滿懷激憤,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歌,呼籲中華兒女堅守民族氣節,精誠團結,共赴國難。《蘇武牧羊》一經傳出,短短几年間就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曾經是“察綏抗日同盟軍”早晚必唱的軍歌。在日本鬼子入侵我華夏神州時,吉鴻昌將軍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堅決反對內戰,率部轉戰長城內外,重創侵華日軍,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作為這支部隊的前敵總指揮,他非常喜愛這首歌,大敵當前,他用蘇武的氣節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


作為一首愛國歌曲,他沒有選取岳飛那樣的文韜武略、能征慣戰的軍事統帥,它選取了蘇武,而蘇武不曾領兵於陣前斬敵數萬,也不曾開疆拓土彌望無邊。他是一位在千難萬苦中仍不放棄信仰和忠誠的漢家孤子,他是一位在酷寒之地堅守信仰、不折不撓的民族英雄。從某種意義上說,慷慨就義易,忍辱負重難。蘇武離漢時正當盛年,回漢時已鬚髮皆白,垂垂老矣。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使於四方,不辱使命,蘇武有之矣。歌詞字裡行間瀰漫著對英雄的崇敬和對國家的熱愛,激發著人們的愛國熱情。

“殺身成仁畢竟英風稱宇宙,捨身取義保家衛國做鬼雄。”

這幅對聯書於1939年於太行山上河南林州地區、抗日的國民黨陸軍24集團軍第39師犧牲的幾千抗日英雄烈士紀念碑上。這支部隊從1933年熱河長城抗日、盧溝橋抗日、緬甸抗日、太行山上抗日……約20年。1939年農曆二月十五前後這支部隊抗日之慘狀,這篇文章不再詳述。抗戰八年,這支曾三次被打散而屢散屢戰的抗日國民黨軍隊,據解放以後正規出版社軍事類圖書記載:曾經的10萬太行山抗日大軍,最慘時僅剩下越280人,其中1943年左右洛陽籍一位國民黨的師長因為長期飢餓、生病犧牲,這支部隊經歷了什麼可以想象……

(二)《東歸英雄小傳》


“蘇武”牧駱駝?!……

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各民族史匯為一幅耀眼秀麗的畫圖。而土爾扈特人萬里東歸的英雄壯舉也為其融入了一筆重彩。這一壯舉可歌可泣、豪邁壯烈,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愛國主義和維護團結統一的精神財富。

被迫離故園 始終念祖國

土爾邑特部,屬於我國蒙古族中的一支“厄魯特蒙古”,在塔爾巴哈臺(今新疆塔城)一帶,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明朝末年,因受準葛爾部嚴重威脅,被迫離開故土,尋找新的生存環境。他們穿越哈薩克草原,渡過烏拉爾河,來到了當時尚未被沙皇俄國佔領的伏爾加河下游、裡海之濱。

土爾扈特人把這裡看作是休養生息、繁衍部落的地方,牧牲畜為生,行圍獵之利。

“蘇武”牧駱駝?!……


壓力無所懼 歸屬不可變

當時,俄國政府的實際控制力量尚未達到遼闊的伏爾加河草原。但當土爾扈特在這裡建立起新的遊牧生活之後,沙俄把勢力伸了過來。

沙俄採用各種手段,企圖讓土爾邑特部歸順俄國。他們派遣人員圖謀拉攏其他部族進攻土爾邑特部,或在土爾扈特部貴族中進行煽動,“要求俄國保護”,都一一落空。

沙俄還對他們苛捐盤剝,甚至在發動對外戰爭時,強徵他們中的青壯年上前線充當炮灰。這使土爾邑特部人民的生活陷入更為苦難和悲慘的境地。他們期盼有朝一日迴歸祖國的願望越發強烈,對自己民族歸屬中國的信念愈益堅定。

歷經千萬難 向東萬里歸

“蘇武”牧駱駝?!……

清初以來,從康熙、雍正直至乾隆,平定準葛爾割據勢力的鬥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鞏固和穩定了西北邊疆地區。這為土爾邑特人民迴歸祖國創造了條件。

遠離故土的土爾扈特部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被虐待、被奴役的厄運。在首領渥巴錫(阿玉奇的孫子)的領導下,最後下定決心擺脫桎梏,迴歸祖國。究竟在什麼時候行動好,他們最後選擇了嚴寒的冬天。這是由於分牧於伏爾加河兩岸的10多萬帳部眾要統一行動,他們只得藉助河水結冰,才能渡過伏爾加河。

1771年1月4日,渥巴錫、策伯克多爾濟等人在伏爾加河東岸向土爾扈特部眾作了動員。他們按照古老的習慣,派送信人通知各家派代表參加,指定一處偏僻的地方為集合地點。群眾中早已醞釀著的迴歸情緒此時達到了高潮,大家欣喜若狂地歡呼首領們的這一果斷決定。

1月5日黎明時分,河東岸成千上萬的土爾扈特人成群結隊,全都加入了行軍的行列。渥巴錫首先點燃了自己的牙帳,原先的駐地變為一片火海。熊熊大火顯示著他們義無反顧抗擊侵略、東歸祖國的決心。伏爾加河沿岸的俄國長官見狀束手無策,他們誰也不知道這一大批卡爾梅克(俄國人稱土爾扈特人為卡爾梅克)人會往何處。16·9萬餘人的東返隊伍分成三路大軍,離開居住170多年的伏爾加河地區,浩浩蕩蕩地踏上征途。整個隊伍穿過冰封的烏拉爾河,一直插入白雪皚皚的哈薩克草原。

土爾邑特部向東而去的消息,傳到了聖彼得堡。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立即派出大批哥薩克騎兵,去追趕土爾扈特人。走在外側的一支土爾扈特隊伍,被哥薩克騎兵追上了。由於土爾扈特人是趕著牲畜前進的,來不及把散佈在廣闊原野上的隊伍集中起來抵抗,九千餘名戰士和鄉親壯烈犧牲。東歸隊伍必經的一個險要山口,是奧琴峽谷。一支龐大的哥薩克騎兵搶先佔據了這個山口。面對強敵,渥巴錫鎮定指揮。他組織五隊駱駝兵(駱駝!!!!!)將哥薩克騎兵打得一敗塗地,為犧牲的九千名同胞報了仇。

在長達7個月之久的遠途進軍中,在泥濘的草灘和茫茫的戈壁上,土爾扈特部人民經受了極度的嚴寒和酷暑,遭到了刀劍的屠殺、鐵蹄的踐踏、飢渴的折磨、疾病的吞噬,歷經千辛萬苦,倖存7萬餘人,終於到達伊犁城,回到祖國的懷抱。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初六日(1771年7月17日),渥巴錫和舍楞等人在伊犁河畔會見了清軍總管伊昌阿索通。渥巴錫向清政府獻上了土爾邑特部世代珍藏的,其祖先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受到敕封的漢篆玉印,深切表達他們始終懷念祖國的赤誠之心。

人間一奇蹟 美譽揚天下

“蘇武”牧駱駝?!……

不久,渥巴錫隨伊昌阿到伊犁會見清大臣舒赫德,並轉交了乾隆皇帝頒給渥巴錫、舍楞等的敕書。乾隆的敕書是用滿文和一種古老的蒙古文字託忒文寫成的。這份敕書充分表達了乾隆對土爾扈特人的讚揚與歡迎。不久,渥巴錫等首領及其隨從四十餘人,在清朝官員的陪同下,自察哈爾旗來到承德避暑山莊。乾隆非常高興地接見了渥巴錫一行,併為土爾邑特人勝利回到祖國頌經祈福,封渥錫巴為卓裡克圖汗(蒙語應用、剛毅之意),其他首領也都給予封爵。清政府於1771年在承德避暑山莊北面獅子溝,修建了一座普陀宗乘廟。乾隆下令在此豎起兩塊石碑,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銘刻他親自撰寫的《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用來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了妥善安置歸來的土爾扈特部眾,清政府指派官員勘查水草豐美之地,將巴音布魯克、烏蘇、科布多等地劃給土爾扈特人作牧場,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清政府讓他們的首領仍然管理土爾邑特部的各項事務,如確定渥巴錫所領之地(稱舊土爾扈特),設四個盟,各任命了盟長;舍楞所領之地(稱新土爾扈特),舍楞為盟長。此後,他們為建設邊疆,鞏固國防,發展祖國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繼續做出了重要貢獻。

土爾扈特人舉部迴歸的壯舉,就“所至如歸”受到祖國各族人民的熱情歡迎。各地紛紛捐獻銀錢和氈房、棉花、布匹等物資,送給土爾扈特人。清政府撥專款採辦牲畜、皮衣、茶葉糧米,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土爾扈特人民戰勝沙俄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承受了極大的民族犧牲,用勇敢和智慧完成迴歸祖國的萬里長征,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名揚天下的英雄史詩。土爾扈特人民的愛國行動表明,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戰勝的。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土爾扈特對祖國的向心力,使他們創造了人類史上又一個人間奇蹟。

土爾扈特人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及其堅忍不拔的精神,大放光彩,震撼世界。英國作家德昆賽說:“從最早的歷史紀錄以來,沒有一樁偉大的事業能像上個世紀後半期一個主要的民族(指土爾扈特人)跨越亞洲無垠的草原東返祖國那樣轟動於世界和激動人心的了。”


“蘇武”牧駱駝?!……

附:東歸路(《東歸英雄傳》電視劇主題曲)

  東歸路

  詞: 葛根塔娜

  曲: 張宏光

  演唱:韓磊

  東歸路

  東歸路

  風沙連成漩渦

  步步難

  心被寸寸折磨

  攬絲韁

  不許烈馬回頭望

  任憑親人骸骨

  永埋他鄉異國

  赤子心 誰能奪

  收淚揚鞭縱悲歌

  故國白雲青青草

  依稀牛羊遍山坡

  東歸路

  家中垂死老者

  戀朝陽

  直到最後一刻

  他在說

  肝腸可斷夢難全

  十萬東歸夢

  來世也要記得

  赤子心 不能奪

  腰中長劍厭烽火

  今生不能吻故土

  寧願天來葬我

  來葬我


一直非常喜歡國內這幫做戶外運動、越野的人們,曾經和幾個業界資深的老師溝通的時候,說自己有一種感覺:為什麼這麼喜歡這些人呢?如果抗日期間,中國這批玩越野、玩戶外的人,可能中間鮮有做漢奸的人吧,這些人應該一定是非常有血性、積極捨生取義、保家衛國抗日的的一幫人。這些資深的老師答曰:是的!!!

這幾天查了很多資料,雖然明天還要去駕校考試。在電腦存盤的時候莫名其妙,在《今日頭條》存丟了。又寫了第2次,也是無怨無悔。

希望有一天:對於我來說,這些承載、體現英雄文化的各種文化載體,可以有效資源整合、無痕對接,做出既是淺淺淡淡亦是極致的東西出來。“蘇武”牧駱駝的路可以漸行漸遠。。。。

感恩生命中的懂得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