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员都是异地调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我国的封建王朝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让人很不可思议的地方,他们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规模,就把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给控制住了,实现了长久的统治,大家都知道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运动,只有中国还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工业运动的开始是因为人们思想的解放与底层人民与领导人之间的矛盾,这一项在我国也有,但是为什么就是可以在那么长时间之内都保持着这样高度集中的权力呢?这事得从最小的官说起。

古代的官员都是异地调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清朝官员


大家都知道,一个官员在得到朝廷的任命文书之后,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各种驿站来进行中转,每到达一个驿站就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任命文书得到相应的食宿安排,在经过长时间的跋山涉水之后,终于是来到了自己的治下县衙。古代的县衙其实是一个综合性质的大杂院,像官署、住宅、大牢、仓库这些设施都在着一个院子里面,而这里基本上就会是一个官员即将工作和生活九年的地方。

古代的官员都是异地调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清朝官员


一般的知县都会带自己的助手前来,虽然说不多,但是都是比较得力的,这里面就包括自己的师爷还有其他的一些人,师爷在很多朝代里都是一个精通律法、仵作、财政的这么一个人,但是在清朝就不一样了,今天咱们就站在清朝的角度来说以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的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各种买官、卖官的事情层出不穷,而清朝的师爷其实和官员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幕僚关系,很多的师爷都是官员幕后的买主,他们出钱买了官之后,让这个人来做官,当然必须要贪污或者拿回扣来回报自己,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师爷都是官员的下属,很多情况下,师爷决定了官员的想法。

古代的官员都是异地调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清朝官员


清朝的官员作为“空降兵”出现在新的县衙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和这些衙役们搞好关系,还有就是记事的一些书吏,这两方人马是这个地方的根基,能不能在这个地方拿上钱,这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其次就是要和地方乡绅搞好关系,在一些制度上面做一些更改,这样才能保证乡绅们能有钱赚,要不自己的钱从哪里贪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自己的上司搞好关系,打点清楚,这样自己在下面有些小动作,他们也不会去告状。

古代的官员都是异地调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清朝官员


从清朝的各个县治的官员来看,清朝大小一千五百多个县,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这种情况,人们为了贪钱,才去当的官,这也是清朝衰落最大的原因,官员不管事情,只知道拿钱,百姓民不聊生,到最后只能是爆发起义运动来抗衡政府,到最后苦的还是人民。

参考文献:

《清代地方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