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文|陈钰栩

前言:常听一些朋友说,工作生活压力特别大,活得很累,很想寻一世外桃源隐居起来,过着陶渊明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或者寻一高山,如道士一般参禅修行,遁世隐居,退而避之,退而静之,返璞归真,诗意地栖居。“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像这样自由松散的惬意生活,于繁忙奔波的都市人而言,是无限向往的乐园。

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隐居梦,但能真正落地生根,把这梦想变为实际的生活,恐怕没有几个人做得到,要放弃红尘俗世,抛弃名利,谈何容易!因此,隐居梦只能想想而已,苛且的生活却仍在继续。当然,也有人梦想成真,比如隐居于终南山的诗人冬子,他只花了4000元,就完成了自己的桃花源梦想。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借山而居》的冬子,山居的美好时光

《借山而居》这本书的作者冬子,原名张二冬,是一位80后的的诗人、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两三年后,因不喜欢生活在拥挤的人群中,想寻找一个安静的处所,画画和写诗。于是,他在2013年底,花了4000元在终南山租下了一座老院子,租期二十年。然后他又花了一万多元对这所老房子进行改造,院子里铺一条石头路,墙壁刷白,水泥地,摆上画案和几块木头,从简就素,一个家,一处院子,一个桃花源就成了。

冬子的山居生活就此拉开帷幕。他养花种菜,体验世外桃源的生活乐趣。他养了一只叫凤霞的鸡,一只叫幼婷的鹅,还有叫土豆和郑佳的狗,在他的笔下,这些家庭成员都非常有趣,幽默诙谐的文字,记录下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那是城市生活所体验不到的朴素和快乐。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他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在无人打扰的状态下任思绪自由飞翔,天马行空,想写诗便写诗;想画画便拿起画笔;想看野花,就满山奔跑;想晒太阳,就坐在庭院中,静静地和太阳对话,直到太阳躲到深山的后面藏起来,月亮和星星呼唤他归家。

“植物是喜欢群居的”。“植物浇水的时候,是能听见它们喝水的声音的”。“花和甜品一样,让人有幸福感”。在他的眼里,山上的一切皆是诗。蓝天可以蓝到碧空如洗,白云可以低到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山上到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它们一派生机盎然,他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不断地思考人生,思考存在的感觉。他说“最好的人生,当是上可上,下可下,唯有中间状态最佳”。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冬子有一颗纯粹自然的心灵,他不标新立异,他选择的生活方式,仅仅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召唤,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他说“相当于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恋那种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体验”。

尽管他的山居生活非常简朴、素淡,但他的心灵很富有,他说“富在阳光照在我身上的同时我在享用阳光照在我身上,而阳光其实也照在每个人身上,但他们没有回应;就像桃花冲我笑,我也冲它笑。富在时间都可由我任意支配,并会持续下去。”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给了他思想上的自由,他可以无拘无束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他的要求很低,有自给自足的生活即可,他先是一个自由的人,而后才是作为诗人、画家、作家的存在。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借山而居》引发终南山隐居的热潮

2015年初,冬子像往常一样,在公众号更新了一篇关于“借山而居”的随感小结,配上他的山居日常生活图片,却无意间在朋友圈被刷屏了,引发了数百万人的转发和围观,得到千万网友的热议,还有数百家媒体的报道,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想效仿于他,上终南山隐居去。

他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被人追捧,那是因为人们都被俗世所累,每天为生活奔波,做金钱名利的奴隶,想遁世,但又无能为力,便只能借助冬子的眼睛和心灵,帮我们体验那种世外桃源的美好;通过他的文字和图片,感受他隐居的愉悦和诗情,使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和自醉。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冬子说,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个时代对于闲适淡泊的日子,是有多么饥渴。是的,这是一种强烈的饥饿感。人在都市的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对于山野的自然万物就有了向往,这种对随性的田园乐土的饥饿感,还有对山居隐士的神秘感,使得冬子的生活成了人们眼里独特的存在。

其实对说冬子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隐居,于他来说,他追求的是实实在在有意义的每一天,远离喧嚣的人群,寻求心灵的乐土而已。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终南山

隐居虽美,却不能盲目跟从

许多人给冬子留言:你的院子在哪里?能做你的邻居吗?终南山还有4000元的院子可以租吗?可以理解这些人的思想追求,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隐居的,别人的生活不可复制。适合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得,也会有所失。不要看到别人实现了田园梦就向往之,不顾一切地跟随,其实想过隐居生活,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需要拥有劳动技能和变现能力,无生活之忧,才能坚持。比如种菜、做饭、喂养家禽、修修补补等一些劳动能力。那些在家里连家务都没干过的人,根本不用考虑隐居之事。还有让自己的技能变现的能力,比如冬子,他一边种菜,一边运营他的公众号,他的一篇文章能收获1000-2000元的打赏费,还有字画、写书等,这些都可以获得变现。目前冬子已经出版了《借山而居》、《鹅,鹅,鹅》两本书,第三本书正在筹划之中。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小颖摘的比心果,图片来自“有鹅山居”公众号

冬子的妹妹小颖,在哥哥的影响下,目前也隐居于终南山上。这个善良朴实的小姑娘,非常勤劳,她不仅会种菜、卖菜、制作美食、圈养鸡鸭鹅,还会修房子,采摘野果子,制作果酱出售,是一个劳动能手。公众号分享出来的写生活日常的文章,多的时候打赏几百人,留言上千条。 想想看,现在人们有多么喜欢隐逸,都在羡慕着他们这种与山野草木为伴的自由生活,也为他们的勇气和胆量以及才华所折服。

冬子的好友李江伟,定居于终南山脚,是一个斫琴师。制作古琴需要极其安静的场所,任何声音都不能有,才能做出高品质的真正古琴。冬子说古琴在油漆的那一刻,还需要跑到更深的山里才能出好琴。像他这样的工作,隐居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江伟每年只出5-10张琴,每张琴可卖几万元。他的隐居理由就显得冠冕堂皇了,人家的工作性质本来就有这要求的嘛。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看来每一个隐居者好像都带了武器入行的,隐居生活要过得舒适,这门槛还是有点高的。比如祥子姑娘,她在终南山下也隐居好几年了,公众号粉丝少说也有十几万,抖音粉丝30万,她的入行武器是摄影。她是一位专业拍摄人像为生的摄影师,在隐居体验“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中,分享自拍穿戴古装的日常生活,获得许多网友的赞赏,成为了最早开始古风山居的90后网红。

第二,隐居生活需要克服害怕的心里。设想一个人呆在周围十里人烟渺茫的终南山,夜里黑压压的群山,寂静的房间,床底下,门后面,鬼怪虫蛇,想想都害怕,因此必须克服心里的障碍,才能做到泰然处之,镇定自若。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第三,要克服生活的不便和清苦。山上有时会停水一两个月,得到一公里以外挑水;春天有百花盛放,但阴雨绵绵,道路泥泞;夏天凉风徐徐,但有蚊虫叮咬;秋天有层林尽染的美景,但有秋雨霜降;冬天雪景虽美,但冰雪封山,有可能一个月都没法下山。山上离群索居,看似美好,生活一定不便利,鱼肉更是少见,蒸槐花饭,煎面饼,一碗素菜面条汤,冬子吃得津津有味。山居,过的就是这样素朴清淡的生活。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冬子的面条

第四,要克服无边的寂寞和孤独。山上,经常一整天看不到一个人,冬子说这是一种常态,他经常忘了自己还有说话的功能,他每天面对的就是寂静的群山,唯一的声响就是家里的鸡鸭狗。所以,空寂也是隐居的一个门槛,如果这种孤独你还能忍受的话,才可以有桃花源的想象。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冬子家的狗

若有“隐”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

对于隐居之说,冬子总是这样回答:“若有隐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他不想被人戴上隐士的高帽子,只想每天都是星期天,可以喂狗、喂鹅、画画、写诗、喝茶、听歌、晒太阳,过自己喜欢的淡泊人生。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初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非要抛弃工作,甚至抛弃家庭,跑到终南山归隐。一个人如若没有一颗安静的心,到哪里都无法过好这一生。

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秋意

网上报道有一个隐居终南山的姑娘小楠,因房租太贵,不堪重负,又返回城市生活。归隐热潮,导致终南山成为人们眼里的隐居乐土,最多的时据说有三万人,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生活成本费用大幅上升。当一个地方有了人流量,隐居就变味了。

其实,真正的隐,归根结底是心隐。如果没有一颗隐逸之心,就算到了“万径人踪灭”的深山,也会身心不宁;如果你身处繁华的都市,就算四周嘈杂喧嚣,但你能摒弃杂念,身心合一,读一本好书,赏一杯好茶,弹一曲古筝,在阳台种花植草养金鱼,成也能达到隐逸的境界。

“心中若有桃花源,处处都是彩云间。”注重内心的修行,比身体的修行,更为重要。因势制宜,在哪里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成功的人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