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1961年生于天津,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隔岸——刘庆和作品展》,代表作有《金婚》、《临池》、《圣帕》等。刘庆和的绘画能够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表达的非常复杂,他既没有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也不试图教育你什么;刘庆和认为,从传统水墨画中找到都市题材可依循的表现技法只有依靠自身的生活积淀,在创作中进入一种激情的状态才能发挥自我。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自己说跟绘画结缘是小时候闲着没事干,学习不紧张,就喜欢乱贴乱画,当时恰巧也赶上很多跟画画有关的活动,就可以利用公家资料画画,慢慢的一点点就走上艺术道路了。正式走上绘画道路还是在正式高考之后,当时考上的是工艺美术学校,虽然当时并不喜欢那个学校,但现在回头看,后面很多工业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曾经十几岁的学习经历;毕业后工作被分配到天津市轻工业局,由于一直把这份工作当做过渡,后来有机会又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连环画专业,自此算是正式踏入了艺术的大门。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的工作室空间很开阔,在大空间创作整个人的装作状态也会跟着调整。在他的工作室里头还存放以前做展览时的装置,刘庆和曾经是想从平面走到立体当中,在2010年的时候,在苏州一个美术馆做了一个立体的展览《浮现》,这个展览是一个综合性的,里边包括了雕塑、声控、金属网、风光,自己一些影像的东西,也是从个人考虑想证明一下自己可以做立体的东西,并没有说非要跟国画保持远距离;现在回来以后再走国画路,刘庆和对水墨这种平面的表现好像又有了新的认识。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刘庆和自我感觉好像不怎么具备组织才能、领导才能,但有时候站在自己工作室二楼往下看,内心还是会比较自豪。刘庆和最大的画是《圣帕》,画幅是五米乘十米,表现的是自然环境给人类带来的一场突发灾难;整个画面内大概有五六百人,而且圣帕这个名字也是在画完之后起的,是马来西亚的一种淡水鱼,但用在了某一年的飓风上;其实刚开始画的人不是一条线,是要拐弯的,结果画着画着就觉得震撼性不够,就添东西,越添越多,最后变成一个灾难性的东西。《圣帕》前后一共画了两个月,整个人基本上是处在纠结、冲刺、焦灼的状态,甚至跟画中人物进入巷战那样的斗争,最后总算是成功驾驭。刘庆和认为做大作品必须要有身心的力量支持,如果支持不了就暂时放弃,做一些别的事情,调整好状态后再继续创作。

刘庆和的画很关注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因为生活在今天的人能面对自己鲜活的生活,身边感人的生活,是一种幸福在身上带着;所以他不是很想把自己退回到远古时期,总觉得今天的当代表现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感悟,这些感悟只要是感人至深的、自己的东西,它自然就会和古代的、之前的前辈的经典绘画有一定的距离。刘庆和认为如果艺术创造和别的东西能拉开距离,这是首要的东西,所以他很看重自己当代的生活,因为在表达当代生活的时候,可以依据的东西比较少,这样呢,就会逼迫人进行更多的创造。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刘庆和——尊重传统但又不愿退回到古代的都市题材画家

作为一名艺术家,刘庆和将来的方向和想法可能会有所改变,但创作者的真诚是刘庆和一直坚守的内核,无论是对传统的爱,还是对当代生活的眷恋,都以真诚来待,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当陌生观者站在画前的时候,刘庆和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艺术家的真诚以及直觉的东西,还有就是让观者感受到画面内容似曾相识,是他们所经历的,但在表达作品过程中也不能缺少亲和力,这样才能将创作者的想法娓娓道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