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你相信星座么?

也许你是星座的超级粉丝,根据每周的上升星座来安排你的行程。也许你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偶尔看看,或者你很希望了解身边人的性格……只要你关注过星座,下面这个故事都值得看一看。

汉斯•艾森克教授,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在他去世的时候,已经成为近代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心理学家。他一生致力于量化人性中的某些因素,对于星座与性格的关系,他做过有趣的实验。

艾森克人格调查表是著名的心理学量表,每个量表有50多个不同的描述,接受调查者需要给每一个描述选择“是”或者“否”。根据这些答案,能够分析出在“内向——外向”和“神经质”两个维度的人格特征。根据古老的占星学传说,十二星座中有6个偏外向的星座(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和其他6个偏内向的星座。另外,三种土象星座的人(金牛座、处女座和摩羯座)更能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而三种水象星座的人(巨蟹座、天蝎座和双鱼座)则相对更神经质一些,情绪和心态更容易出现波动。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事实真的如此么?艾森克决定做一个心理学实验。

在被很多占星学家拒绝后,艾森克和英国著名占星学家杰夫•梅奥共同做了一个人格调查。梅奥开办了一个占星学院,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从中间选择2000多人自愿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显示,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描述完全一致!但艾但森克意识到,他这次选择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来做实验。这批人已经形成了关于星座性格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在他们内心的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关的。

想到这里,艾森克又做了下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这一次,调查结果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他们身上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

针对第二次实验结果,占星界的解释是“孩子们还太小,性格没发展完全”。于是,艾森克又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他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成人。这些人对占星学的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结果发现,那些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的人,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传说的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传说就不那么一致了。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实验到这里,结论已经相当明确:人们会因为对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发展出相似的性格。星座-性格的思维模式让他们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样的性格来生活,最后真正成为星座描述的人。简单来说: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

我们的思维模式从哪里来?

首先,我们对于外界的直接感官体验能形成思维模式。很多小时候被狗咬过的人,一辈子会怕狗。而小时候被爸爸妈妈带着抚摸过动物的人,会对动物有天生的安全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其次,社会与文化教育也会对思维模式有影响。不同的社会与教育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如果让你把“牛、草、猴子”三件事物凭第一感觉,迅速分成两个小组,你会怎么分?东方人倾向于选择“牛、草”一组,“猴子”一组。美国人则更加倾向与选择“牛、猴子”一组,“草”一组。原因是东方人更加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而美国人则更加关注事物的属性。这和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关系有关。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和为贵。而西方人则更加崇尚个人独特的品质。这两个不同的心智模式又在思想上影响我们:东方的学问倾向于系统论、实用主义,比如说中医、易经;而西方人却更加专注于本质论与实证主义——哲学和科学。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另外,有类似经历的人,也有着类似的思维模式。比如说同是经历过一个年代的人,沟通起来通常比较顺畅。生长于单亲家庭或者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很多对于自己的婚姻没有信心,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共同经历让他们形成了类似的思维模式。

还有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与我们的推理有关。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亲爷爷奶奶环绕着,他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推论:不仅这个家庭,而且这个世界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带着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进入社会,往往要吃几次亏才能够调整过来。

简单的说,我们过去的体验、经历、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而我们的思维又在改变我们未来的命运,好像一辈子都被安排好了一样。事实上,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能改变对于过去的看法,升级自己的程序,这才是思维模式的伟大之处。

如何超越已有的思维模式?

1“察觉-觉醒-超越”即思维升级

我们长年生活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就好像鱼生活在水中。你需要带着好奇心向外观察,让自己意识到这个世界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就像《银河补习班》中父亲让孩子“不停的想”那样。思考会让你有差距体验,你才会慢慢的对你认为的世界有所察觉。这样的体验越来越多,你会越来越快的意识到这些差距,这就是当知当觉的觉醒状态。最后你终于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挑选更好的模式来应对,这个时候你是先知先觉的,开始超越原有思维模式了。上面所说的过程“察觉-觉醒-超越”就是思维模式升级之路。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我们坐火车时,当从窗口看到对面火车动的那一瞬间,你是不是以为自己的火车走了?。然后你转过头,看到另一侧窗口的站台并没有动,你知道刚才的是幻觉。等到下一次你看到对面火车动的时候,你能够马上意识到也许是他们在动,而不是我的车在走。这样的经验多了,你在对面停着一辆车的时候,就会知道,一会对面车开的时候,也许会出现那个幻觉。这个时候,你已经超越自己的思维模式了。

2摆脱受害者思维,做命运的掌控者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喜欢分享“凄惨故事”,用受害者的身份来获得同情和帮助。他们通过假装自己无能来获得帮助,到处诉说自己的伤心事,换来身边人情感和物质支持。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早已成为了情感黑洞。他们为了保住面子而推卸责任,这往往使得他们很难做成任何事情。如果你在公司被老板骂了一顿,你可能很快被吸进受害者小队,他们聚餐时常讨论老板的种种不是。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如何拆掉受害者思维模式呢?

当你还未曾察觉这种思维的害处时,是处在后知后觉状态。首先,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那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然后找到受害者故事背后的模式。为什么会这样?最后,给自己一个新的掌控故事。尝试把这个情况当成别人,然后说服自己吧。

当你能对自己的思维模式有所觉察时,第一步要做的是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让自己与这种模式待一段。最后,尝试拆掉它。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最终会到达先知先觉状态。这时你只需观察这个情景发生的地点,提前调整好心态。

当我们的生活一旦遇到了问题,受害者模式变成我们的心理砝码,通过它来逃离短暂痛苦,很容易让自己无法自控。就像比尔盖茨对青年人的一条忠告: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如果这个世界到处都不公平,你要找到一个自己能忍受的方式或者程度,这才是做自己命运的掌控者。

3持续向生命发问,成为自己的样子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又如何定义成功呢?《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的作者生涯规划师古典认为,成功的本义应该是越来越接近目标。思考一下,什么才是你的真正目标呢?赚到一百万?买车买房?这些其实都只是成功的某种标志,而标志背后的意义,那些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的才是真正的目标。你可能觉得买房会让家人更幸福,让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能担当责任的人。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外界条件突然改变,是不是还会追求现在的目标呢?如果不会,那就还不是真正的目标。

只有当你把自己对于目标的真正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当幸福来敲门》男主人公加纳告诉他的儿子“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想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些什么,就得去努力争取。”如果你有一个目标,就去争取它。幸福其实就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只要你继续前行,你就在成功。就像罗兰说的“成功的意义是发挥了自己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

《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已有思维模式,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我很喜欢一段著名的祈祷词:“愿上帝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有可能改变的东西;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这句话完全可以简述为“愿上帝赐我一个好的思维方式!”愿你不管外界怎样,下一步的生活都是自己掌控。超越已有思维模式,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