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要穩,順境要定,失意要達,得意要淡!


01


逆境要穩


穩住局面,再作打算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總有很多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使你陷入逆境。


這時候一定要穩住,不能亂了陣腳。陣腳一亂,那就失去翻盤的機會了。


遇到逆境先穩住,你要做的,不是接下來立刻就要贏,而是現在不能輸。


古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先穩住當下,控制局面,不讓情況惡化。然後積聚力量,等待機會。


逆境要穩,順境要定,失意要達,得意要淡!


02


順境要定


逆境比順境更值得警惕


卡夫卡有句話,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痛苦,另一間住著歡樂,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笑聲會吵醒隔壁房間的痛苦。


俗話說的好,否極泰來,樂極生悲。


一時的順境不代表永遠的順境,一時的歡樂未必是永遠的歡樂。


運氣不可能永遠站在你這裡,一個人順風順水獲得成功不是本事,一個人能抗住逆境才是能力。


在農田裡,種植的南瓜之類的植物,如果長的太快一定要掐頭,如果不掐頭的話,它就不長瓜。


順境的人容易飄,不紮實。就像這南瓜一樣,順境中更要定住心,紮紮實實才能結果。


逆境要穩,順境要定,失意要達,得意要淡!


03


失意要達


心態才是一個人的命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獲得成功。


蘇軾被貶謫,初到黃州寫“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內心的糾結苦悶,可見一斑。


但是後來呢?


蘇東坡被貶到更遠的海南,他寫,“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因為蘇東坡想開了,心態上的達觀,讓山水都換了顏色。


而且人一旦達觀,還能開拓出另一片領域,在失意處,做成如意的樣子。


他在海南,教化百姓,教民耕田,在一個蠻荒之地,實現自己濟國安民的理想。


沒有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才是真的悲劇。


逆境要穩,順境要定,失意要達,得意要淡!


04


得意要淡


褪去浮華,名利只是點綴


郭子儀功勞蓋世,家族內入朝為官的子孫更是數不勝數,上朝用的笏板都能堆一床。那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陋室空堂,空結蛛網。


“是非成敗轉成空”,從三皇五帝至今,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沃土泥。


正如金剛經上所講,一切“如夢幻泡影”。


失去太多,會看得淡。


西方人常說,知死方生,知道生命的限度之後,人才能明白這世界上什麼最珍貴。


健康、親情、友情,這些東西的價值遠遠高於功名,高於財富。


於是,生命開始褪去浮華,得意失意都只是點綴,而不再是必需。


這樣的人就開始有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家園,名利的來去,再也無法驚擾到他內心的安寧了。

(素材來源禪是禪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