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很多人喜欢收藏古画,有的是喜欢古画身上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气息,有的是想要古画附带的商业价值,还有的只是单纯喜欢欣赏古画的艺术之美。大多数古画都同时具备以上三种特点,然而,有些古画却出乎人们的想象,打破了人们对一般古画具有国风意蕴的印象。本期推文,小编要介绍的是一幅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古画,名为《墓主人生活图》。看过这幅画的网友们表示“真叫人大跌眼镜”,而专家却说,“这幅画大有用处”,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画吧。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1964年,在新疆吐鲁番市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画作,即《墓主人生活图》,又名《地主庄园图》。这幅画作于东晋时期,到如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纸画。众所周知,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极为兴盛繁荣的一个时代,因此许多人听闻出土了一幅东晋时期的古画后,都对这幅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一饱眼福。令人失望的是,这幅画与其他古代字画不同,内容看起来十分简陋,甚至连专家看第一眼时都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很显然《墓主人生活图》的作者绝非画技高超的画师。但是,这幅画的艺术水准并不能代表它的整体价值,否则我们今天也就没有讨论它的必要了。实际上,画中的一些元素,例如北斗七星、三足鸟等图腾对研究东晋时期的社会、民俗、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幅画出土的地方是在新疆吐鲁番。东晋时期的新疆,彼时还称作“西域”,其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与中原地区大有不同。可惜相关的历史材料非常稀缺,所以对于专家来说,《墓主人生活图》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研究“宝藏”。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我们看待一种事物的时候,应是从它的表面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个道理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但不是所有人都懂得这么去做。试想,若是这幅《墓主人生活图》流落民间,这样“拙劣”的画技大抵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一幅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作品也许就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人世间。幸运的是,发现它的人是懂得欣赏它的专家,他们可以透过它简单的“外表“进而窥见它丰盈的“内心”,并在世人的面前为它正名,告诉世人它拥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对于一件东西,所谓“价值”,并不是由觉得它毫无用处的人定义的,而是由将它视若珍宝的人决定的。在普通网友看来,《墓主人生活图》画面简单,没有观赏价值;可在专家看来,这幅画能领着他们“穿越”回1600年前的东晋,一窥当时的西域风采,可以说是意义非凡。生活中“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事例比比皆是,人们不应该仅凭个人角度就简单粗暴地给某件作品贴上标签。而且“价值”这东西,也从来不是谁喊得声音大,谁就能定义的。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其实画作如此,人亦是如此。如果你觉得很多人都在否定自己的价值,别担心,也许只是那个能够让你明白自身价值在哪里的人还没出现。更何况,人与画不同,画的价值只能由人来发现,它的意义也是由人来赋予的,而人的价值和意义不一定需要他人来发现,自己也可以赋予,就像人们常说的,“如果遇不到伯乐,那就成为自己的伯乐”。

1600多年前一幅古画,出土后专家愣住了,这画的也太“潦草”了吧

​对于这幅“简陋”的《墓主人生活图》,小伙伴们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