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藏品豐富,內容多樣,其《中國古代基本陳列》更是涵蓋了從遠古時代到清朝的各種文物,是歷代文物精華的濃縮。表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厚重繁榮。我有幸參觀了這個展廳,下面就來說一下比較有特色的33件珍品。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鷹型陶鼎(仰韶文化),1958年陝西華縣太平莊出土,是遠古時期不可多得的雕刻藝術珍品,陶型鷹鼎可能與當時的祭祀活動有關。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扁足陶鼎(良渚文化),1955年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出土 。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3,玉龍(紅山文化),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賽沁塔拉出土,造型簡練,線條優美,號稱“中華第一龍”。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4,人面魚紋彩陶盆,(仰韶文化),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教科書上的彩陶藝術精品,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5,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仰韶文化)河南臨汝縣閻村1978年出土 ,屬甕棺葬具,用於盛放人骨,畫面造型簡練樸素,意境深遠,被列為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6,彩陶舞蹈紋盆(馬家窯文化),青海大通上孫家寨1973年出土,人物突出,線條流暢,表現了先民勞動之餘,手拉手歡歌樂舞的場景。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7,裸體浮雕彩陶壺(馬家窯文化),1974年出土於青海省樂都縣柳灣,是禮器或專門製作的葬具。一般認為這是一個集男、女為一體的兩性人,具備溝通天地、人神的能力,是一種男女同體的崇拜物。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8,青銅爵(二里頭文化),1984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銅酒器。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9,乳丁紋青銅方鼎,(商)1974年出土於河南鄭州杜嶺鄭州商城,又稱杜嶺方鼎,是商代前期體積最大的青銅器,它比後母戊大方鼎還早了近300年。

杜嶺方鼎的出現,直接證明了鄭州曾是商王朝國都,使其躍升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0,三星堆突目銅面具(商),1986年出土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古蜀國祭器典型代表作,其造型奇特,神秘而詭異。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1,“後母戊”青銅方鼎(商),河南省安陽武官村1939年出土,鼎重832.84千克,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美譽。根據對器腹內壁銘文的新觀點,國博2011年改名為"後母戊鼎",但殷墟和文字博物館等仍沿用原名“司母戊”。

後母戊鼎是中國殷商時代青銅器的代表作,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被譽為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傑出的作品。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2,“子龍”青銅鼎(商後期),傳20世紀20年代河南輝縣出土,後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2006年徵集回國。子龍鼎是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的,它與後母戊大方鼎一圓一方,堪稱商代青銅器雙璧。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3,“婦好”青銅鴞尊(商),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尊”為古代盛酒器,婦好鴞尊可謂商後期青銅造型藝術的鴻篇鉅製,它既實用,又有很好的欣賞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青銅器精品。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4,“後母辛”青銅觥(商),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為商後期的盛酒器,“後母辛”是婦好的廟號,此器似以牛為構思取材,造型奇特,寓意神秘。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5,四羊方尊(商),湖南寧鄉黃材1938年出土,商晚期青銅酒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被編為中小學生歷史教材,史學界稱其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6,虎紋石磬(商),1950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石制打擊禮樂之器,其表面雕刻的虎紋優美流暢,質樸雄健,此磬可謂商代磬中之王,虎紋石磬出土時,其西側有女性骨架24具,可能是殉葬的樂工。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7,“盂”青銅鼎(西周),又稱大盂鼎、廿三祀盂鼎,清道光年間陝西郿縣禮村出土,大盂鼎幾經波折,在1951年潘達於先生捐贈給上海博物館,於1959年調入國博。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腹內壁銘文敘述了周康王如何賞賜大臣盂的經過,鼎身造型古樸雄渾,銘文凝重美觀,是史學界研究周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8,盠青銅駒尊(西周),1955年出土於陝西郿縣李村,此尊駒體腹部中空用以盛酒,頸胸之處有銘文94字,蓋內有銘文11字,記載了西周中期,周王舉行執駒禮時發生的事情。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19,“虢季子白”青銅盤(西周),清道光年間陝西省寶雞出土,西周三大青銅器之一,為目前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盤的主要功能為盥洗的器具,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此盤是用來盛人牲鮮血的獻祭禮器。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0,“宋公欒”青銅戈(春秋·宋),1936年安徽省壽縣出土,戈有錯金鳥篆體銘文6字,為“宋公欒之造戈”,證明這是宋國第27任國君–宋景公的專用防身兵器。宋國是“春秋五霸”之一,其青銅鍛造技術為列國之首,精美絕倫的宋公欒戈品相完好,是王權至高無上的象徵。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1,王子午鼎(春秋·楚),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1978年出土,楚式鼎之冠。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2,“吳王夫差”青銅鑑(春秋.吳),1976年河南輝縣出土,水器,為吳王夫差宮廷中御用之物。此鑑裝飾的兩條龍攀緣器壁,咬住鑑口,炯炯有神的雙目窺探鑑內,形象非常生動。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3,青銅冰鑑,(戰國·曾)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我國最早的冰箱。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4,熊悍鼎(戰國·楚),1933年出土於今安徽壽縣楚幽王陵墓,鼎既是煮飯用的炊器,也是諸侯王祭祀用的禮器,而熊悍鼎是為了慶祝戰事勝利而鑄。熊悍是楚國第42任國王楚幽王的名字,這件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楚幽王三年(公元前235年),秦在攻趙之後,命大將辛梧率四郡兵馬,聯合魏國,對楚國發起攻擊,後兵敗而退。當時楚國為了記載這一事件,將這次戰場繳獲的青銅兵器熔化後鑄造了此鼎,以彰其功績。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5,楊家灣彩繪陶兵馬俑(西漢),1965年出土於陝西咸陽楊家灣漢墓葬坑,它承襲了秦俑坑的遺制,但是比秦俑小,彩繪保存比較完整,再現了漢代軍陣的強大實力。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6,“滇王之印”金印(西漢),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1956年出土,公元前109年,滇王拱手降漢,漢武帝在其故地設益州郡,封滇王國國王為"滇王",並賜"滇王之印"。此顆金印是雲南隸屬中央最早的物證。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7,金縷玉柙(西漢),又稱玉衣、玉匣,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漢墓出土,其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是著名的河北滿城漢墓墓主劉勝的後代。金縷玉柙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

漢人迷信,認為玉寒,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就能鎖住精氣不會外洩,從而保持屍骨不朽,以求來世重生。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金縷玉衣從此絕世。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8,擊鼓說唱俑(東漢),1957年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東漢崖墓,以泥質灰陶製成,它以活潑詼諧的生動形象,再現了當時濃郁的生活氣息,被稱為“漢代第一俑”。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29,青瓷羊形燭臺(三國·吳),1958年出土地於江蘇南京清涼山,這件燭臺呈跪伏羊形,肥壯溫馴,雍容華貴,色澤淨雅,為早期瓷塑精品。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30,陶駱駝載樂舞三彩俑(唐),西安鮮于庭海墓1957年出土,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經濟文化空前鼎盛的時代,陶瓷技術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這尊三彩俑生動的塑造了一頭駱駝與五名漢、胡男子形象,造型優美生動,釉色鮮明,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31,三彩黑釉馬(唐),1972年出土於河南洛陽關林,存世僅兩件,此馬全身黑色,體態雄健,做低頭嘶鳴狀,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32,彩繪浮雕武士石刻(五代),河北省曲陽王處之墓出土,鎮墓浮雕石刻珍品,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33,孝端王皇后鳳冠,又名九龍九鳳冠(明),出土於1957年北京明定陵,為明神宗(萬曆皇帝)孝端王皇后鳳冠。金翠交輝,富麗堂皇,是明清文物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件藝術瑰寶。

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可錯過的33件館藏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