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候鹿角解:森林中的仙灵,开启夏至的序幕


夏至一候鹿角解:森林中的仙灵,开启夏至的序幕



夏至一候,鹿角解。

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也是最神圣的动物。夏至森林里,第一个物候便是鹿角解。

印象里的鹿,从外形上看,是偏于瘦小的。夏日阳光撒入森林,透过枝叶光影斑驳地投放在小鹿身上,便似宛若从仙境而来的神兽。

古人认为夏至阳气最是旺盛,但物到极点而返,阳气最旺时也是阴气始生时。鹿为山兽,属阳,夏至阴气生,鹿感阴气而退角,于是便有了鹿角解。

当你在夏至后踏足森林深处,光临鹿生存的区间时,也许会碰巧捡到它们脱落在地上的犄角。这是夏日,作为“仙兽”留给自然的礼物。


夏至一候鹿角解:森林中的仙灵,开启夏至的序幕



古人十分喜爱、崇拜鹿,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人们的心中,鹿是祥瑞神奇的动物。古代“四灵”中的龙和麒麟便都含有鹿的特征。

鹿在古时不仅仅是长寿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白鹿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仙鹿”、“天禄”,是瑞兽的代表。因此有“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这样的记载,白鹿的出现,代表了帝王贤明,天下昌平。

在古籍上记载的关于白鹿的来历一说,有这样一句话:“瑶光散为鹿。”所谓瑶光,即祥瑞之光,意为白鹿是瑶光散开而生成的,代表着祥瑞之兆。


夏至一候鹿角解:森林中的仙灵,开启夏至的序幕



晋葛洪《抱朴子》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白。”是说鹿能活千年以上,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就变白,成为白鹿。据说白鹿常与仙人为伍,老子就经常乘白鹿出游。

《史记》中有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里的鹿,代表着极高的政权,因此有成语云“逐鹿中原”。

鹿是被仙化的动物。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界的神话传说中,皆以鹿为神话图腾的身影。它是仙家的骐骥和成仙的脚力。


夏至一候鹿角解:森林中的仙灵,开启夏至的序幕



人们喜爱鹿,大多是因其精灵的外形,挺拔的鹿角,美丽的斑点,敏锐而温顺,又无害于人,是极具美学艺术的动物。

作为美的象征,鹿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历代壁画、绘画、雕塑中都有鹿。如汉代的骑士射鹿图,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内蒙古白岔河发现商代岩画,其中以鹿最多,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厚。

甲骨文的鹿字突出一双鹿角,在文字释义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人们由公鹿、母鹿成双出游衍生出婚姻的含义。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这里的俪皮就是鹿皮。后人称夫妻为伉俪,便是由此而来。


夏至一候鹿角解:森林中的仙灵,开启夏至的序幕



鹿的纯良、美好,自古就被人们热爱向往。如果一个姑娘取名为“鹿”,我毫不怀疑她的父母也一定是极其美好的人。

夏至的序幕,便由这森林中的仙灵开启。




图片:泼辣有图、pixabay 基于cco协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