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和饑荒是怎麼形成的?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長

對於福利問題,我們一般從道德角度去思考。比如為什麼救濟窮人?更多時候我們是從道德角度出發,做慈善救濟窮人,是出於愛心、同情心;政府救濟窮人,也是一種公德與義務。

但是,光從道德來解釋,似乎不夠有說服力。比如有些人因為自己好逸惡勞,或不夠努力導致貧窮,政府為什麼還要救濟他?這不是助長人的懶惰嗎?西方世界有句名言,通往奴役的道路,往往是善良鋪就而成的。

又如,為什麼政府不救濟中產?有些中產揹負房貸、車貸,生活壓力其實比一些低收入者更大。

另外,為什麼政府拿出錢來補貼社會精英?比如,現在各種類似於孔雀計劃、千人計劃,都是針對社會精英,給予相當的福利補貼,又發錢又分房。這是否合理?

這些問題其實並不簡單。

在亞當·斯密年代,英國流行自力更生,說好聽點就是奮鬥文化,往不好的地方說就是福利水平很低。但是,英國又是世界上最早推行救濟法的國家。

早在1601年,英國政府就頒佈了《濟貧法》,通過徵收濟貧稅,來補貼失業的農民。

不過,這時雖然推行濟貧法,但依然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政府到底是否該救濟窮人?救濟到什麼程度?

亞當·斯密主張小政府,政府少干預經濟,讓市場解決一切,包括貧窮本身。亞當·斯密認為,市場是解決福利最好辦法,因為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最高的手段,政府再幹預就成了多餘,甚至影響市場效率的發揮。

所以,在20世紀之前,西方世界的福利水平都很低,公共用品極少,資本主義主張私有產權,什麼都是私人的,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極少。比如你現在去香港一些小型商城,裡面的廁所是鎖著門的,不讓外人使用,商城業主們才有使用權。

直到1851年,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倫敦舉辦萬國工業博覽會,這時為了博覽會需要才在海德公園附近臨時搭建了第一間公共廁所。這個公廁還是收費的,而且賺了不少錢。

所以,當時西方世界的社會福利,完全不能跟今天相提並論。工人運動不斷,要求政府提高待遇。但是,當時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很少,稅收收入非常有限。

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同時人口大規模出生,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福利、醫療教育完全不夠用,大量貧困人口扎堆,導致瘟疫及傳染病暴發,社會秩序比較混亂。

這個局怎麼破呢?

政府、社會必須找到一個救濟窮人的正當理由才行。只有認為救濟窮人,對社會進步有益,政府才能名正言順地增加稅收,然後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

後來,也就是1920年,英國經濟學家庇古寫了一本書叫《福利經濟學》。這本書,第一次將救濟窮人的正當性給說清楚了。他不是從道德的角度,而是從經濟的角度,解釋福利問題的。

庇古是馬歇爾的得意門生,繼承了新古典主義的思想,但是他跳出了新古典主義的自由放任主張,得出一個驚世駭俗的結論,那就是政府幹預有利於提高社會的總體福利。

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他使用了邊際效用理論,認為富人的錢補貼給窮人,窮人的邊際效用增加,要大於富人的邊際效用減少,因為富人對金錢的邊際效用不如窮人大,這樣社會的總效用就增加了。

亞當·斯密強調用市場的手段增加社會福利,庇古強調用政府幹預增加社會福利。庇古這個理論實際上,第一次從經濟學的角度,而不是從道德的角度,給救濟窮人找到了正當性。

他的福利經濟學,也促進了西方世界構建福利社會,提供大量的公共用品,改變了資本主義社會福利不足的局面,從而緩解了社會矛盾。

庇古是福利經濟學的鼻祖,他的福利經濟學,也是福利社會的力量基石。後來,帕累託、阿瑪蒂亞·森等發展了福利經濟學。

為了讓各位社友更加全面、深刻、系統地理解福利經濟學這個問題,本課程從歷史開始講起,沿著經濟思想的歷史脈絡逐漸展開;涉及的經濟學知識極為廣泛,且思維立體而深遠,包括亞當·斯密、庇古、帕累託、科斯、阿瑪蒂亞·森等眾多經濟學家的思想,以及相關的經濟理論及哲學思辨。

通過這五講,幫助各位社友在福利經濟學這個問題上,建立開創性的認知。

理解為什麼要救濟窮人?如何增加社會福利?福利問題,是道德問題、政治問題,還是經濟問題?將錢分配給社會精英,還是窮人,對社會有益?在信息時代,貧富差距增加,但信息產品的福利卻大幅度增加,這是否有助於社會矛盾的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