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千層石:也稱積層巖,屬於

海相沉積結晶白雲岩,經過億萬年地質作用,及腐蝕、斷裂、風化而形成的獨特頁岩,紋理成層狀結構,俗稱千層石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千層石外形平整,石型扁闊,紋理獨特。因其沉積年代,及硅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層理結構,迥然有異,沉積年代久遠的千層石近於玉質。

具有以下特點:

質地:堅硬緻密,外表有很薄的風化層,比較軟;

紋理:紋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狀,具有一定的韻律,線條流暢,時有波折、起伏;

顏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間,其棕色稍顯突,色澤與紋理比較協調,顯得自然、光潔;

造型:造型奇特,變化多端,多有山形、臺洞形等自然景觀,亦有寶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動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韻秀麗靜美、淡雅端莊。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松花江千層石

品種有黑白道、龍鱗石、龜紋石、蓮花石、竹葉石、魚籽石

一、黑白道:產於震旦繫上部望山組,特有的薄層灰黑色泥晶-微晶灰巖,與黃綠色、淺灰色、灰白色粉細晶灰巖呈薄層互層狀的石種。表現為黑白相間的平行條帶狀組合俗稱“黑白道”。層理清晰,條帶凹凸分明的造型,常呈現山巒和洞、孔、溝壑的地貌景觀。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二、龍鱗石:也稱之為“金錢石”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龍鱗千層石

三、龜紋石:產於震旦系九頂山組及倪園組中-薄層白雲岩層中,多為泥裂而形成的層面構造,形成了龜裂紋理,及複雜的

層間紋理等;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龜紋千層石

四、蓮花石:產於上寒武統鳳山組上段,地質技術人員通稱為“大窩卷”,為地層標誌層。在銅山漢王等地可見;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五、竹葉石:為礫屑灰巖經風化與岩溶作用而形成的塊石。產於漢王鎮班井村一帶的山巒之中;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六、魚籽石:為鮞狀灰巖,因岩石中富含,呈魚籽狀鮞粒而得名,形成於水深小、水流活動強烈的溫暖淺海環境。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比較出名的有:

沙石峪千層石

位於遵化市東南20公里處,其千層石形成於距今12—13億年的晚元古代薊縣紀,當時的砂岩、硅質岩、白雲岩和鐵、錳等物質海相沉積後,經地質構造運動,滄桑變遷,而成為如今的千層石。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靈璧千層石

安徽靈璧縣璧石產地也有千層石,有土黃色的,土紅色的,也有白色千層石。質地優良,層次鮮明深刻,像一層一層疊上去的層書一樣.是千層石中的精品,此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靈璧千層石

浙江千層石

產於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江山市等地。該石多呈方形,有深灰、褐、土黃等色;表面橫向層狀紋理層層疊疊,似流雲般飄逸。

“石”來運轉  之  千層石

香港千層石

產於香港大埔區東平洲島海岸。該石是由粉砂岩、泥岩、泥灰岩及燧石層構成,石形多扁平,質重堅硬,表面呈黃褐色,亦多阡陌,斷面層紋清晰,石間多貝螺、珊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