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成中小學生睡眠不達標 罪魁禍首竟是作業?

近日,中國兒童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了《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報告顯示,上學時,孩子們校外生活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做作業,“喜歡分神,磨蹭”是主因。此外,中小學生睡眠不達標的近8成,且隨著學段的提高,兒童上床睡覺時間越來越晚。

  哎,孩子的寫作業問題一直是各位父母的心頭大患,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孩子寫作業磨蹭,導致天天晚上熬夜,第二天上課又沒精打采,如此循環往復怎麼辦吶?

  磨蹭似乎已成為了很多孩子的通病,吃飯磨蹭、上學磨蹭......而寫作業磨蹭更是讓家長頭疼不已啊!對於孩子寫作業磨蹭可能的原因以及相應對策,J博士來為您支招啦!

  學習基礎差

  一些孩子基礎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寫作業的速度自然就慢了,或是孩子的學習興趣不足,對作業當然充滿了抗拒心理。

  對策:

  對於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差的孩子,要讓他們在做作業時不要一遇到難題就去翻書或者詢問父母,這樣的話知識點既不能有效掌握,一次又一次跑去問父母也耽誤了不少時間,並且打斷了自己原本安靜的學習氛圍,更易造成分心。若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可先跳過做自己會做的題目,最後集中到一起再解決。而且當父母給孩子講解難題時不要一股腦把答案告訴他們,而是先告訴他們思路,讓孩子沿著思路進行自主思考,重要的還是靠他們自己領悟。

  若孩子抗拒寫作業,可以設置適當的遊戲來激勵孩子,比如通過計時或者計數的方式,孩子完成後給一朵小紅花,達到一定數量時可兌換一件東西或滿足孩子一個小願望。

  時間觀念差

  如果沒有時間觀念,即使孩子對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但寫作業也會沒有效率。平時生活中,很多父母習慣了說,“該起床了!”“該吃飯了!”“快去寫作業!”等話語,總是替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致使孩子失去時間觀念。

  對策:

  有時候,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對於孩子來說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生活中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時間,以養成時間觀念,成為時間的主人。平時也可以安排些小挑戰,比如比賽一分鐘跳繩、一分鐘做算數題等遊戲,讓孩子瞭解到短短的時間也能做很多事情,家長還能看到孩子每次的變化。

  在做作業時讓孩子給自己設定時間界限,把每次作業當成考試,培養自己的緊迫感,並可以使用鬧鐘當做提醒。

  注意力差

  “孩子寫作業總是東看西看,要不就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吃東西。”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經常走神,本可以半小時完成的作業,磨蹭下來就要2小時。

  對策:

  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周圍的環境要儘量簡潔,不要堆放玩具、電子設備等物品,父母更不要在孩子寫作業時大聲播放電視、手機節目。在孩子學習中途,不要頻繁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樣會打斷孩子的學習思路,使其容易走神。

  設置作業分段時間。如果作業較多,可設置分段時間,中途進行適當休息,這樣可避免孩子因為時間長產生勞累感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效率會越來越差。在孩子慢慢適應之後,可以適當延長時間間隔,一步步增強其注意力,直到不再需要分隔寫作業時間。

  讓孩子改變寫作業磨蹭的習慣並不是快速就可以見效的,各位家長要有耐心,一定要逐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讓我們從此告別黑眼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