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文泊月


戊戌之秋,紫藤茶館,一個富有詩意的去處。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王晨陽,邀請幾位文友、書友,饒有興味地討論漢字與書寫、寫字與做人,討論如何以公益培訓方式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以惠及青少年,聽來讓我眼界大開,思路大開,受益非淺。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漢字和書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世界文明史上,幾大文明古國都曾創造過自己的文字,然而歷經千年,蘇美爾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與它們所代表的文明一樣,全都被歷史的長河無情湮沒,惟有漢字與偉大的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生生不息。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漢字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基因密碼,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透過這些漢字,我們能夠“感受”到先人的生活乃至其時的心理狀態,油然有一種穿越的美妙感。中國人還把漢字發展成為一門特殊的藝術一一書法。通過富有表現力的線條、勻稱的結構,體現出中國人獨特的審美價值,而其間蘊含的陰陽相生、剛柔相濟、虛實相間、計白當黑、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等又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絕妙呈現。中國的漢字文化和書法文化博大精深,讓世人仰望。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傳承和發揚書法文化,正逐步成為社會共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書法、學習寫法、以寫得一手好字為榮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中小學生群體中,書法走入課堂已漸成風尚。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愛上了書法文化,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書法教育對於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文化的修煉、精神的陶冶。對於中小學生而言,書法的教育不僅是培養書寫技能、書法藝術鑑賞力、提升綜合素質的手段,更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樹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為終生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書法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守正”二字。書法教育教的是書法,體現出的是做人,字如其人,把人字寫得大氣而端正。子曰,“詩言志”,其實,“書亦言志”;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其實,“仁者樂書,智者樂書”;子曰,“不學書,無以文”。而人人學書,讓孩子從小學寫字,應當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社會文化常態。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其實,“書亦無邪”,也就是說,書法可以千姿百態,形形色色,但應當融洽和諧,賞心悅目,而不要光怪陸離,以假亂真。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寫好中國字,讓人終生受益。寫好中國字,應從小抓起,從小練起,從培養好可慣做起。“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凡事一旦成為了習慣,就固定為一種程式伴隨至生命的終點。市硬筆書協成立3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硬筆書法的教育和推廣,特別是近年來,一是在公益培訓上下足功夫,二是在教材創新上動足腦筋,雙管齊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很值得學習、總結、推廣,以惠及更多青少年。


公益培訓播撒書法文化的種子

文泊月先生

15日晚,文友小聚,有幸再次與文泊月先生一晤,先生為我市讀書促進會會長、市書香形象大使,筆耕不輟,退休9年已出版17本書,加上退休前的28部,可謂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仰望星空》《迎著太陽生活》《閱讀是生命的光合作用》《把人字寫得大氣而端正》《我讚美生命的教育》5部書被紅旗出版社列為重點圖書。

先生聽我對中小學生書法培訓的思路和做法,興趣甚濃,不時問了一些書寫、教學方面的細節,並對我做的硯田書院公眾號的內容表示欣賞。

沒想到的是,先生回去連夜寫了一篇感想,到凌晨4點43分發給我,文章從漢字和書法說起,簡潔概括,又從書法教育到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文章雖不長,卻高度概括,讀之有大氣象,深深打動了我;先生嚴謹的治學精神,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對青少年教育的關愛,又深深感動了我!市硬書協之所以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就是和許許多多向先生這樣的師長、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是分不開的。


王晨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