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文泊月


戊戌之秋,紫藤茶馆,一个富有诗意的去处。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王晨阳,邀请几位文友、书友,饶有兴味地讨论汉字与书写、写字与做人,讨论如何以公益培训方式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以惠及青少年,听来让我眼界大开,思路大开,受益非浅。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世界文明史上,几大文明古国都曾创造过自己的文字,然而历经千年,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与它们所代表的文明一样,全都被历史的长河无情湮没,惟有汉字与伟大的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生生不息。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汉字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透过这些汉字,我们能够“感受”到先人的生活乃至其时的心理状态,油然有一种穿越的美妙感。中国人还把汉字发展成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一一书法。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其间蕴含的阴阳相生、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计白当黑、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等又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绝妙呈现。中国的汉字文化和书法文化博大精深,让世人仰望。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传承和发扬书法文化,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书法、学习写法、以写得一手好字为荣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中,书法走入课堂已渐成风尚。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爱上了书法文化,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书法教育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书法的教育不仅是培养书写技能、书法艺术鉴赏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手段,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书法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守正”二字。书法教育教的是书法,体现出的是做人,字如其人,把人字写得大气而端正。子曰,“诗言志”,其实,“书亦言志”;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仁者乐书,智者乐书”;子曰,“不学书,无以文”。而人人学书,让孩子从小学写字,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文化常态。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其实,“书亦无邪”,也就是说,书法可以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但应当融洽和谐,赏心悦目,而不要光怪陆离,以假乱真。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写好中国字,让人终生受益。写好中国字,应从小抓起,从小练起,从培养好可惯做起。“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凡事一旦成为了习惯,就固定为一种程式伴随至生命的终点。市硬笔书协成立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硬笔书法的教育和推广,特别是近年来,一是在公益培训上下足功夫,二是在教材创新上动足脑筋,双管齐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很值得学习、总结、推广,以惠及更多青少年。


公益培训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文泊月先生

15日晚,文友小聚,有幸再次与文泊月先生一晤,先生为我市读书促进会会长、市书香形象大使,笔耕不辍,退休9年已出版17本书,加上退休前的28部,可谓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仰望星空》《迎着太阳生活》《阅读是生命的光合作用》《把人字写得大气而端正》《我赞美生命的教育》5部书被红旗出版社列为重点图书。

先生听我对中小学生书法培训的思路和做法,兴趣甚浓,不时问了一些书写、教学方面的细节,并对我做的砚田书院公众号的内容表示欣赏。

没想到的是,先生回去连夜写了一篇感想,到凌晨4点43分发给我,文章从汉字和书法说起,简洁概括,又从书法教育到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文章虽不长,却高度概括,读之有大气象,深深打动了我;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青少年教育的关爱,又深深感动了我!市硬书协之所以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就是和许许多多向先生这样的师长、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王晨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