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少年的你》。上线3天就获得6亿票房,势不可挡,一向苛刻的豆瓣,评分高达8.4。

10月26日,人民日报在官方微博上评论《少年的你》,称“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周冬雨扮演的陈念,是《少年的你》中的女主角。临近高考的时候,她遭遇了校园欺凌,但是家里无法给她提供支撑,学校没有给她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只有班主任空洞的安慰,连警察也拿实施霸凌的学生没有办法,她孤立无援。

一度看到有网友提问,电影里的霸凌情节是不是夸大了?事实上,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缩影。透过影片,我们应该看到这些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真的是细思极恐。

1 约有一半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在家长看来,校园本应是祥和之地。孩子们在那里学知识、长身体,远离社会的复杂。然而,学校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

他们的家境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念更不同。他们年少、无知、冲动,不太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也不太清楚做了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

可能许多人并不清楚现在校园霸凌现象有多严重?腾讯新闻《看见校园霸凌,公众认知数据报告》中,3万6千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亲身经历过校园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别人欺负过。

那么,哪些人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如果仔细观察那些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大都具有一些特征:内向、胆小、懦弱、不合群、沉默等等。这些记号,是谁给他们留下的呢?最大可能是来自比较糟糕的原生家庭!

《少年的你》中遭受霸凌的胡小蝶,直到跳楼自杀,父母也没出现过。陈念被欺负后,孤独无助的脸上就写着这样的家庭留给她的特征:自卑、沉默、内向。

要想孩子不受欺负,原生家庭一定要给孩子一些心灵上的滋养,让他们自信、阳光、勇敢!

2 很多孩子遭受欺凌后,选择沉默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影片中的胡小蝶面对欺凌时选择了沉默,在沉默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胡小蝶死后,陈念成为那几个女生新的霸凌对象。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高考,陈念没有沉默,她主动联系了警方,反映了胡小蝶和自己遭受欺凌的事情。

然而,实施欺凌行为的三个女生矢口否认,警方也找不到什么证据,只好移交学校处理。而学校只是让那三个女生停课,但允许她们参加高考。这样的处理,不仅没有改变陈念遭受欺凌的局面,反而让欺凌行为变本加厉。

此后的陈念,遭受欺凌想求助学校的时候,就会想起班主任的话:“都只是个孩子,她们还有无限的未来,只是同学间的玩闹过了火……”

想到报警,脑海中就会浮现郑警官的话:“长大就像跳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就往河里跳,河里会有沙子石头,还有蚌壳,但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

这样的安慰和鸡汤,给不了陈念一点力量。她不再奢望警察和学校的帮助,父母也指望不上,只能选择沉默。如果不是小北保护她,她真的很难活下去!

家长的不关心、学校的不作为、同学的冷漠、老师的无能为力,让那些遭受欺凌的孩子无处诉说,不愿诉说。最终不是在沉默中一步步走向绝路,就是在沉默中以暴制暴。

3 片面的应试教育压榨下,人性会扭曲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看电影的时候,有几个镜头让人内心沉重。

第一个是,胡小蝶跳楼自杀后,全校学生围观拍照惊呼,只有陈念一个人走过去给逝者盖上校服。警察调查时,班上没有一个人出来证实胡小蝶受到过欺凌。

第二个是魏莱把陈念母亲被人逼债遭人辱骂的信息,发到了班级群里之后,班级集体发出嘘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止。

第三个是警察问询实施霸凌的代表人物魏莱,胡小蝶为什么会跳楼。魏莱直接否认这件事跟她的关系,还说“死了就死了呗,学校给死者赔了几十万,胡小蝶即便念了大学,要工作多少年,才可以给家里那么多钱啊?”

这些扭曲的价值观,真的让人从心底生出一股凉意。他们读到了高四,却没有判断力;他们想考大学,却没有良知。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冷漠、利己、被扭曲的价值观。曾听到一个国内顶级名校的研究生亲口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摄取资源,获得地位,然后复仇。

钱理群教授曾说:“反观为北大输送人才的中学教育,有一个让我出一身冷汗的发现,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真正危害社会,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的。

4 娇惯的孩子会有人替父母教育他们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霸凌的代表人物魏莱,家境优渥,娇纵任性,是对作恶毫无负担的人。在魏莱妈妈的眼中,女儿绝对不可能去欺负别人,那么乖,那么有素质。

因此,学校找魏莱妈妈过去谈话,她信誓旦旦的保证,女儿肯定没有欺负别人,一定是那些被欺负的人缺少教养、挑起事端。她舍不得批评教育女儿。

但人作孽,不可活。魏莱终究没有未来,她死了。魏莱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看到女儿遗体的那一瞬间,她崩溃了,真是可怜。

生活给魏莱和她妈妈上了一课,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告诉她们,人不可作恶。

5 莘莘学子正在丧失学习的兴趣

高考完了,学生开始了撕书。雪片般的碎屑纷纷扬扬,白花花的一片弥漫在校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出殡的情景,这也的确是一场青春的祭奠。

影片中的这一幕,现实中年年都有。那些被应试教育埋葬了青春的孩子,他们要为逝去的大好年华举行一场落“页”缤纷的葬礼,他们内心在呐喊,他们的灵魂在迷惘。他们不甘美好年岁的逝去,太久的压抑在撕书中释放。

撕书,其实是恨书。人民大学的某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大学生在刚刚赢得可以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航行的机遇之际,却普遍呈现出无精打采,行动怠惰,无所事事,手足无措。

在经历初中和高中至少6年强大的心理和生理的重压之后,他们普遍疲惫不堪,甚至身心损伤,他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

《少年的你》热映,影片中5个教育现象细思极恐

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又能有怎样的未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