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1627年正月,后金大汗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等率领大军渡过鸭绿江后,经过激烈地战斗,击败了朝鲜军队,占领了平壤。1627年三月,

后金、朝鲜双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歃血为盟,成为了友好邻邦。

一、皇太极称帝,朝鲜不欲认可,使臣留言不敬。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在后金(当时还不是大清王朝)朝臣及外藩蒙古的建议下,准备称帝时说:“朝鲜兄弟之国,宜与共议。”于是,给朝鲜国王李倧去信,请他派近臣来沈阳参加称帝大典。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皇太极(像)

朝鲜得知消息后,很多大臣反对派人参加。掌令洪翼汉说:我自出生起,只知道有个大明天子。现在,如果我们尊奉皇太极为皇帝,那还有什么脸面生活在世上!但是,朝鲜国王李倧思之再三,还是决定派使臣李廊等人参加皇太极的称帝大典,但不参拜,不行大礼。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李廓(像)

在大典上,李廊等人不恭敬、不顺从的表现,惹得皇太极及其朝臣很不满意。为此,当李廊等人临离开沈阳时,皇太极给李倧捎了封信。但是,李廊不但将皇太极的信留在了馆驿,而且还留下了自己写的一封信,然后潇洒地回国了。

李廊在他写的信上竟然说皇太极“忽生异心”,逼迫了他们,让他们受尽了屈辱等。皇太极闻知异常愤怒,随即决定亲征朝鲜,以雪耻辱。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皇太极出征(剧照)

二、皇太极亲征,朝鲜一败涂地,接受“和议条款”。

天聪十年(1636年)十二月九日,皇太极率领大军到达镇江。第二天,他指挥大军渡过鸭绿江,随之攻陷义州,进入了朝鲜境内。自此,清军勇猛进击,以破竹之势,连克郭山城、定州。不久大清军队进入平壤,然后直抵王京城下。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征战中的清军(剧照)

面对无法抵挡的大清军队,朝鲜国王李倧只好逃到了南汉山城,等待其它地方的援军。与此同时,李倧派人向大明王朝求救,可当时的大明王朝无暇顾及李倧,没有能力助他一臂之力。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无助的李倧(剧照)

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皇太极要求已经山穷水尽的李倧投降。朝鲜国王李倧一看实在没有出路了,就决定听命于皇太极,投降大清王朝。于是,皇太极立即命人拟定了双方和议的有关条款,要求朝鲜予以认可。

“和议条款”的主要内容有:朝鲜立即断绝与大明王朝的一切关系,只能承认大清王朝;安排人质到大清;一切重大节日来临时,要与对待大明王朝一样,向大清“行贡献之礼”;征讨大明王朝时,要听从命令,出兵助力。

同时,按照大清王朝的有关要求开展相关贸易活动;每年向大清王朝进贡黄金、白银,水牛角、豹皮、水獭皮、青黍皮等兽皮,腰刀、顺刀等武器,及茶叶、纸张、布帛等物品。

身处逆境的朝鲜国王李倧,不但无条件地同意了皇太极提出的“和议条款”,还公开表示:“

自(崇德二年)正月三十日以前则为明朝之臣子,正月三十日以后则为大清之臣子。”

使臣不敬,皇太极怒而亲征,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

李倧向清军投降(剧照)

随后,朝鲜国王李倧于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出南汉山城,到清军大营投降。从此以后,大清王朝与李氏朝鲜确立了君臣关系,朝鲜由大明王朝的属国变成了大清王朝的属国。

结语:

皇太极的亲征朝鲜,可以说是大获全胜,战功卓著,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一是,彻底征服了朝鲜,洗雪了耻辱;二是,改变了朝鲜的政治立场:舍弃大明王朝,依附大清王朝,奉大清王朝为正统;三是,得到了来自朝鲜的源源不断地物资供应;三是,解除了南下攻打大明王朝时来自东部的忧患。

参考文献:《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