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槟榔,见过吗?能清热,生津,止渴


马槟榔,见过吗?能清热,生津,止渴

马槟榔

来源产地

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以种仁入药。秋季果实呈褐色时采收,剖开取出种子,洗去假种皮,晒干。

生于沟谷或山坡密林中。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别名马金南、马金囊、紫槟榔、山槟榔、太极子、屈头鸡。

马槟榔,见过吗?能清热,生津,止渴


原形态

灌木或攀援藤本,高3-7米。幼枝劲直,密被锈色短绒毛。叶近革质,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20厘米,宽3.5-9厘米,先端钝圆或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下面有锈色短绒毛,侧脉6-10对,网脉不明显;

叶柄长1.2-2厘米,被毛,托叶2,刺状,长3-5毫米,外弯。近伞形花序,腋生,有花3-8朵,或在枝端再组成圆锥花序,花序被毛;花序梗长1-5厘米。萼片长0.8-1.2厘米,背面有毛;

花瓣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2-1.5厘米,两面均被毛;雄蕊45-50;雌蕊柄长2-3厘米;子房卵球形,长2-3毫米,侧膜胎座3-4,每胎座着生胚珠7-9枚。

果红褐色,球形或近椭球形,长4-6厘米,径4-5厘米,表面有纵棱,顶端喙长达1.5厘米;果柄及雌蕊柄全长5-7厘米。种子数枚至10余枚,长约2厘米,种皮紫红褐色。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甘,寒。

清热解渴,催产。用于热病口渴,咽喉炎,恶疮肿毒,难产。

《中药大辞典》

实:甘,寒,无毒。核仁:苦甘,寒,无毒。

清热,生津,止渴。治伤寒热病暑热口渴,麻疹,喉痛,食滞胀满,肿毒。

《中华本草》

甘;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催生。主伤寒热病;暑热口渴;喉炎喉痛;食滞胀满;麻疹肿毒

【归经】

脾;胃;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生嚼1-2枚;或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马槟榔,见过吗?能清热,生津,止渴


【注意】

未婚未育女性慎久服,孕妇禁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