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家》诠释了尽管生活卑微,灵魂却高贵

80后青年作家双雪涛的小说《飞行家》中有九个短篇小说,主人公们都是社会底层的失意者,饱受磨难,有的是因追求心灵自由而受迫害;有的是因下岗而生活陷入困顿;有的是因梦想被残酷现实碾压而失意落魄……,却不屈不挠地生活着,让梦想和自由在绝境中绽放光彩。

双雪涛是首位入围台北文学奖的大陆作家,曾获得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和华语文学传媒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奖。2018年,双雪涛以小说《飞行家》荣获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年度青年作家”奖。

《飞行家》诠释了尽管生活卑微,灵魂却高贵

封面

《飞行家》的语言戏谑幽默,故事结构精巧,其中有几个小说采用双线条叙事,将现实故事与古代故事或寓言相互穿插,呈现出人们生存的困境和人性的美好张力。

1人生失意困窘,却为梦想而奋斗

小说的一位主人公李明奇,十几岁时,父亲自杀,他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因为是“右派”子女,在工厂里,他经常遭受不公的待遇。但他从不抱怨,默默承受着超出年龄的压力,而且努力向上,一心搞研发,改进了厂里生产的降落伞的技术。

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面对残酷的现实,李明奇不仅不颓废抱怨,还为理想奋斗着。

80年代,李明奇了解到发达国家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就想到未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家家户户有了小汽车,也会发生交通拥堵。于是,他未雨绸缪,开始研制一种可以在低空中飞行的飞行器。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李明奇思想前卫,站得高,看得远。因为研发小型飞行器,从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来解决交通拥堵,是近十几年的热门,而他40年前就想到了。

但在那时,人们觉得李明启的想法是天方夜谭。无人支持、经济拮据和技术严重落后,李明奇却一直坚持研制飞行器。后来工厂倒闭,李明奇下岗了。为了生活,他辗转做过很多种工作,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却仍然坚持研制飞行器。

《飞行家》诠释了尽管生活卑微,灵魂却高贵

有人说:“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人生的重重磨难,没有让李明奇变得颓废,苟且于现实生活。他始终努力追求梦想,让梦想在卑微的生活中绽放出多彩的光华。

任何时代,总有一些人不管经历什么挫折,生活多么穷困,都始终永不止步地追求梦想,让人生因追求梦想而熠熠生辉。

2面对选择,坚守内心真实

另一位主人公三姑是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70年代,她和男友随团去国外演出,临近回国,男友悄悄离开了团队,不知去向。回国后,领导让三姑揭发男朋友是特务。三姑不没有男友是特务的证据,所以不愿意编瞎话。

家人都着急地劝三姑,不值得为了一个抛弃自己的人与领导对抗。就顺应领导的意思,胡乱编一些话,蒙混过关。但三姑坚持己见,结果被开除了。

有人说:“在任何情况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心灵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走。”

《飞行家》诠释了尽管生活卑微,灵魂却高贵

三姑宁愿离开心爱的舞台,也坚持听从内心真实,让心灵自由。她四处流浪,后来找到一份管小教堂的差事,艰难度日。管小教堂的领导垂涎三姑的美色,恩威并施,利诱三姑委身于他,可三姑始终不为所动。

三姑在任何时候,都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始终坚持听从内心真实,让心灵始终拥有自由。

电影《无问东西》里说:“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不管付出任何代价,经历任何坎坷,愿我们都能坚持听从内心真实,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3生活困苦,却不做金钱的奴隶

书中有一位主人公疯马,大学毕业时,怀揣着成为文学家的梦想,从家乡东北来到北京打拼。然而,五年过去了,疯马并没有如愿成为一名文学家,反而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

人在困境中,常常会幻想。疯马幻想自己像花瓣一样,一分为二,一瓣照顾妈妈,一瓣留给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这是每一个离开家乡追梦人的心声:愧疚自己不能陪在亲人身边,照顾他们;渴望过上自己梦想中的生活。

疯马的人生境遇,折射出了当代很多人的人生境遇——事业无成,人生困窘,无法前进,无法后退,好像被围困在了一个固定的世界里。

他们痛苦迷茫,幻想有一条走出困境的路。其实与其虚无地幻想,不如靠着自己的力量,杀出重围。就如书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张可。

《飞行家》诠释了尽管生活卑微,灵魂却高贵

张可闺蜜出卖自己,挣了许多钱。张可男友很羡慕,让张可学闺蜜。然而张可只想靠劳动,挣清清白白的钱。男友以离家出走来要挟张可。张可不理解为何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了金钱,失去了廉耻之心。

张可虽然特别害怕失去爱情,但更不愿意沦为金钱的奴隶。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带着行李上了公交车,却发现下一站就她要到的终点。

陷入困境,面临选择,我们常常举棋不定,但当真正确定了方向后,就会发现,向前走,就会柳暗花明,走出困局。

疯马实现不了梦想,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幻想着有一条通向梦想彼岸的路。对于处于人生困境的人们来说,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张可的故事启示我们——坚守道理底线,不做金钱的奴隶,才是走出困局的正路。

《有尊严的活着》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颗高贵的灵魂,总会超越于现实之外,于精神的世界里去寻求一种更高贵的存在。”

《飞行家》塑造了灵魂高贵的底层人民的群像。在遭遇不幸和坎坷,他们依然为梦想奋斗,依旧坚持听从内心真实,依旧不做金钱的奴隶,活出了尊严和自由。这是人性的闪光之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永不枯竭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