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清平乐》开播!以小见大:是扑是爆?

播出第一天大屏关注度第二。

王凯《清平乐》开播!以小见大:是扑是爆?


看了两集,期待真香

虽然相比于70集的体量,前2集确实还难以看出什么,也能以小见大,从服化道、选角、相似例子来预测。

1、服、道精美。剧中所有人物的服装、饰品,可以看出都是花了心思的。剧的质感无疑是顶级的。

王凯《清平乐》开播!以小见大:是扑是爆?


你看这镜头,你看这色调,你看这光线!拉踩《庆余年》

2、色调、画面十分舒服。整部剧的色调十分自然柔和,第一集皇帝清晨闯出宫,天色就是微微亮的样子,光线十分自然。随着镜头的推进,深宫、早市、郊野的皇陵,如《清明上河图》般一一展现眼前,就算不管剧情,也是一幅十分精美的大宋生活画卷。

3、台词涉及引经据典,十分考究。

好了,优点说完,下面要开始说缺点了。

4、接着上一点说台词。《清平乐》台词的设计可以说“精”,但绝对说不上“巧”。

很多时候,往往一两句台词即可说明白的事,偏偏要来一大长段的对话。这如果是朝堂针锋相对的辩论(如吕相与八王之间的互相讥讽),尚有看点,但当这种长对话发生在皇帝与帝师之间、皇帝与小内侍之间这种较为平和的场合时,就实在是让人犯困了。

王凯《清平乐》开播!以小见大:是扑是爆?


昏暗的灯光,长段的半白话对话,确实需要耐心

5、说到台词的设计,不得不提一下台词的表演。很可惜,在前2集中,我个人没有看到比较令人惊艳的表演片段。非要说留下印象的,就只有晏殊在细雨中信步吟词的30秒。老演员们的表现,中规中矩,是这个年龄段的演员应有的水平。少年演员的表现,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但却不是这部剧应有的水平。特别是当尴尬的表演加上长段的台词,对观众实在是一种折磨。虽说对于新演员的确应该多多鼓励,但从客观上来说,前2集他们的表现,确实是劝退的。这也是为什么当王凯出现,观众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6、再接着说选角

对于少年组的选角,总体上只能说差强人意。如果非要排名,少年韩琦>少年仁宗>少年内侍>>>>>>>目前出场的少年后宫嫔妃。虽说不想对女演员的外表苛求什么,但填充得过于饱满的额头和一字眉确实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宫之后。而过于夸张和低级的争宠桥段,再加上在气场强大的太后的对比下更显惨烈的表演,也让人怀疑穿越到了北宋延禧攻略,还是低配版。如果观众比较期待的公主&怀吉cp也是这样的表现的话,那就真的让人捏一把冷汗了。

王凯《清平乐》开播!以小见大:是扑是爆?


这是剧照,还算好的。剧里的侧面镜头真的emmm

成年组的选角,感觉比较不好说。一方面,是“不愧是TA!”

——王凯的宋仁宗,5分钟就拉回了观众信心。另一方面,也有“怎么是TA?”——从目前的片花来看,仁宗与曹皇后之间实在没有什么情感的张力。一向cp冷感的江疏影能否与王凯产生火花?个人不太看好。

王凯《清平乐》开播!以小见大:是扑是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正午的确喜欢选用合作过较多回的演员。这一方面的确保证了大部分演员的演技在线,偶尔发现面熟的演员也像找到彩蛋般有趣,但有时也实在让观众出戏。特别是当看到红狼又成了范仲淹、魏总和吕夫蒙成了一起上朝的同事、知否里的熟脸一个个接连出现,怎么说呢,emmm感觉观众的大脑还是需要时间调整一下

7、简单说一下妆容

作为一部历史剧,《清平乐》的大部分演员妆容都比较寡淡清爽。但依旧有两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女演员统一弧度的一字眉,以及太后内侍的烟熏妆。

8、最后说一下故事内核与叙事节奏。这两点需要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看了简介,这应该是以宋仁宗的成长与抉择为主线,体现个人情感与家国天下的矛盾冲突的故事。前期是少/青年仁宗个人的情感(母子之情、夫妻之情)与朝堂天下的矛盾,后期是公主的爱情、宋仁宗的父爱和家国的矛盾。中间穿插了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说实话,格局很大,但普通观众很难普遍接受这样的故事。这也注定这部剧会口碑很好,但也难爆。

在面对《清平乐》叙事拖沓、节奏缓慢的指责时,很多人把《清平乐》与《知否》相比较,认为《知否》节奏虽慢,但依旧热播,因此《清平乐》也可以一样吸引观众。

但这些人忽视了两者故事内核的差异。《知否》的故事主线其实还是一个“宅斗”的故事。而“宅斗”这件事本身,不管怎么拍都是可以吸引大部分女性观众的——林小娘什么下场?墨兰、如兰、明兰最后能嫁什么样的夫君?秦氏和曼娘的真面目什么时候被揭穿?恶毒姨妈的诡计是怎么被明兰识破的?哦对了,还有搞笑担当大娘子。不管《知否》披上了什么样的外衣,但它本质上还是一个比较“爽”的故事。

而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无形中缓和了剧中的多重冲突,不会让观众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撕逼”时始终保持紧绷。就如同原本就味道较重的食物,不要加太多作料,只需要文火慢烹。《知否》的叙事节奏是与其故事主线相称的。

但这种叙事节奏遇上《清平乐》这种本事就比较曲折、深沉、悲情的故事时,就不是那么能令普通观众接受了。仿佛一盘本就比较清苦的食物,不加任何调味剂,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天慢烹,哇,更苦了。事无巨细的铺垫、慢节奏的推进,的确是一部不错的历史片,但对于普通观众,从追剧体验上真的不太好接受。所以现在很多对这部剧的评论是在期待公主&怀吉、帝后cp这样比较轻松美好的爱情桥段,这也侧面反映了观众对导演目前叙事方式的不接受程度。(而且听说公主与怀吉的感情线在在中后期才能出现,太可怕了)

总之,爽剧的主线+精巧的服化道/高颜值或演技好的演员/合适的叙事节奏等等,才有可能出爆款。如果只有后面的而缺少了“爽剧主线”,往往很难受到大部分观众的追捧。同样的原理,同一导演出品的大爆的《延禧攻略》与扑街的《鬓边》如此(虽说《鬓边》的选角也一言难尽);打光服化道都不咋地、演员颜值整体下降50%却依旧大爆的《庆余年》亦如此。

总得来说,从前2集的表现来看,《清平乐》绝对不是一部烂片,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精美”。特别是对于考据党来说,这确实是一部挑不出毛病的北宋图卷,它注定会有很好的口碑。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剧的接受度如何呢?个人表示不太看好,所以不认为这部剧会大爆。张导可能不明白,剧的本质是表达而不是表述。导演目前表现出来的功力,过于匠气,缺少灵气。过于注重把故事“说出来”,却不在意观众有没有把故事“听进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在这部剧里显然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