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菰單莪的亼


想必没有谁会去质疑这份研究报告,因为我们都无从质疑。

适才无盐读这个问题的概览时,深深觉着心痛,何以这么多家庭面临白血病的威胁呢?

首先,我们要找出根源。根据问题概览的描述,白血病一般都是孩子受到感染而产生基因突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白血病不是内在因素造成的(先天性的除外),而是外在性的。也就是说,孩子患上白血病一般都是因为跟外部的细菌接触并感染,进而导致基因突变。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很多家长从小就竭尽所能的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里,他们以为不让孩子接触外在的细菌总该最安全了吧?

其实无盐想说,若果真一辈子都能保证孩子生活在无菌空间,那么你们的做法没有错,无盐举双手赞成。但是啊,孩子既已入世,何以再过出世的生活呢?谁能保证让孩子在这个本就充满细菌的世界里过着无细菌的生存条件呢?谁能从大海里找一条不会游泳的鱼呢?这是一个理儿吧?于是,这就引申到无盐接下去要说的另一方面。

其次,无盐觉着最大的问题不是出在细菌上,而是出在家长们的认知上。作为这个世界上的成员,也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状:这个世界就由各种细菌组成的,并且细菌并不都是有害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细菌是对人体有益或者无害的。

所以,我们不能一杆子打倒,使孩子生活在无菌的环境里。恰恰是这种行为逻辑的背后,才隐藏着最大的隐患。因为这样做的同时,也使孩子隔绝了那部分对人体有益的细菌,说的通俗点,就是孩子与世界的隔离造成了孩子无法产生对抗这个世界的各种抗体,免疫系统风险系数极高,在一旦入世的时刻,孩子的免疫系统便会因缺少相应抗体而受感染,进而造成基因突变。

最后,因着家长们的这种偏激观念,造成孩子的生存环境太过干净,“干净”到他们的免疫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个世界,这才是最终根源。正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时候你觉得脏,并不一定真的脏。


无盐评述


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这是基于几十年来儿童白血病发病研究证据得出的结论。因此,至少就目前来看,当然是科学的。

只不过,严谨一点,应该说:婴幼儿期环境太过干净增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童白血病病因学研究几十年的成果

这个说法来自于2018年5月21日发表在自然综述-癌症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文章作者是从事儿童白血病研究40多年的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

作者通过对儿童白血病病因学几十年研究成果(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作者的研究团队)的总结得出的结论。

这项研究说了什么?

我们知道,本质上讲,癌症首先是一种基因病。

就是说,癌症的发生首先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可以发展成癌症的基因的变异,即形成癌基因。

其次,癌症还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有成癌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癌症。

因为,身体有一些列防癌机制。比如,细胞有基因检测和修复机制,可以发现变异的基因并进行修复;即使没有被修复,基因表达也是有条件的,存在癌基因并不一定就能表达;即使表达,形成癌症细胞,人体免疫系统也可以将癌变细胞识别为外来的入侵者,加以剿灭。

也就是说,即使存在癌基因,也必须同时存在一系列缺陷才有可能发生癌症,其中,必须存在相关的免疫缺陷。

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也不例外。

作者通过对研究证据的梳理,发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白血病基因形成。

这个过程发生在出生前,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几种染色体损伤,发生成白血病的基因变异。现在认为,这种染色体损伤是自发发生的。

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每20个活产婴儿中就有一个存在这种白血病基因,将来的儿童白血病将从携带白血病基因的孩子中产生。

第二步,白血病的发生

如果携带白血病基因的孩子都发生白血病,那么,白血病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然而,儿童白血病却是一种罕见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从出生到15岁,每2000个孩子中才有一个发生白血病。

这就意味着,即使携带白血病基因,最终发生白血病的机会也仅有1%,另外99%的孩子不会发病。

就是说,仅有白血病基因是不够的,环境因素在白血病发生中起着更大作用。

哪些环境因素会触发白血病的发生呢?

几十年来,科学家先后怀疑很多因素在白血病发生中起作用。

其中,也包括一直在为儿童白血病背锅的甲醛。

但是,研究发现,再有可以的环境因素中,除了电离辐射获得证据支持是白血病发生的确定性因素外,其他都被排除了。

最新的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基于研究证据发现,在出生后早期,婴幼儿期生活的环境如果太过干净,没有机会接触到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原本应该接触到的一些微生物和寄生虫,人的免疫系统就会缺乏“锻炼”的机会,也就会造成某些免疫缺陷。

曾经发现,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太过干净造成的免疫缺陷与儿童哮喘、炎性肠病、湿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而产生一种这些疾病发生的“卫生假说”。

有关儿童白血病发病的研究证据发现,这种免疫缺陷也是儿童白血病发生的主要的环境原因。

小结

这样,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过程中自发发生的染色体损伤形成白血病基因,为儿童白血病的发生建立了“群众基础”;

出生后,一些环境因素导致免疫缺陷从而触发了白血病的发生。其中,证据显示,婴幼儿期生活环境太过干净没有机会接触到人类进化过程中原本应该接触到的微生物、寄生虫等“老朋友”(目前主要敌人一些治病细菌和病毒反而不再这些老朋友之列),因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免疫机制,是儿童白血病发生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挣脱枷锁的囚徒


论文本身是可信的

即不存在故意作弊造假的人为主观偏差,但是否真的正确,仍然有待未来的继续研究,因为该论文并没有得到因果关系,依然只得到相关性。而卫生假说,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假说,并不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们才提出来的。


但提问者犯了一个大错,把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儿童

这远远超过了论文本身的范围。该论文中的卫生假说,针对的是拥有特定基因突变的幼儿,这些幼儿在过度干净的环境中成长,就有大约1%的可能性患上白血病


再次强调,论文并不是针对所有儿童的。卫生没有错,只有当幼儿先天带有一个致白血病的基因突变时,才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但即便如此真正患上白血病的风险也只有百分之一!当前,中国大约为每10万个幼儿中,有7个患上白血病,其中男孩多于女孩。是的,发病率为7/10万。


如果不讲卫生,那你很容易死于别的原因。白血病不是你想得就能得的。

如果用传统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念养娃,那死亡风险可远远高于10万分之7,比如非洲,由于缺乏干净的饮水,其幼儿的死亡率极高,联合国正在努力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到2.5%以下,看清楚是百分之,而上一数据是10万分之,两者相差数百倍。


所以,千万不要犯下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错误,更不能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幼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大约八成的幼儿可被治愈,见上图不同时代ALL患者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越来越高。


ALL病因研究的关键信息。

1、ALL的发生涉及两次基因突变,其中第一次发生在胎儿期

2、已发生第一次基因突变的新生儿中,有大约1%的几率再发生第二次基因突变,正是这第二次突变,将他们变成ALL患者。


数十年来,各路专家学者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因素,试图解释究竟是什么引发了那关键的1%概率。如电离辐射、电缆、变压器、电磁波、污染、家庭装修等等。但在严格的科学测试后,所有这些因素都被一一排除,但每种因素,都曾对社会造成了影响,比如家庭装修和少儿白血病的关系在十几年前也曾传播得沸沸扬扬。


而这篇论文讲述的是,对于这些幼儿来说,在成长的第一年缺乏与微生物的接触但在此后又不可避免的与微生物发生接触,是启动第二次突变的关键诱因。


但要证明这一观察真的成立,还需要进行干预

比如让具有风险的幼儿,接触安全的微生物,看看是否能让发病率下降,比如从1%下降到0.1%等等 ,否则这件事还不能算盖棺论定,需要继续研究。


三思逍遥


这项研究报道发表于《Nature Reviews Cancer》,研究本身不应该受到质疑,因为发表在高级别的学术杂志都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这项研究应该是科学的。


但是,一千个人阅读这篇文献后可能有一千种“说法”,很多说法其实都是不严谨或者说不科学的,比如,“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就和原文献有比较大的偏差。


1.首先,这项研究仅限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ALL,最常见的儿童癌症),结论不能扩大为所有类型的白血病。因此,“太干净儿童易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样的说法更严谨、更科学一些。


2. 其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必须在子宫中胎儿期发生能够诱发儿童患白血病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是前提条件。而即使发生了这种突变,也只有其中1%的人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就大大缩小了可能罹患ALL的范围,不用人人自危。


3.在胎儿期发生致病的基因突变的基础上,如果在婴儿期(一岁以内)几乎无法接触到任何细菌,环境“过于干净”,就很有可能发生ALL。换句话说,如果在胎儿期没有发生特定的基因突变,即使环境过于干净无法接触到细菌,也不会得ALL。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解读这篇文献,不要片面理解或误解。其实我觉得也不要对“过于干净”片面理解,讲究注重环境卫生和手卫生的习惯不应该松懈忽视,这对预防常见传染病(如手足口病)仍然十分重要。不能多于干净应该理解为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玩玩沙堆采采野花野草什么,不排斥和其他孩子多些集体活动,而不是一直把孩子关在家里。


悬壶小儿科


不少新手麻麻对孩子的卫生相当在意,吃的用的都要反复消毒,生怕他会得病。然鹅,最近网上流传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孩子太干净易得白血病”。这是真的吗?本期的《育儿奇葩说》将告诉大家答案。

说法由来: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在无菌环境中长大,更容易患上白血病”。

妈妈请注意了,这种说法是的。

孩子“太干净”易得白血病?难道让孩子干干净净的,这也有错吗?

其实,这份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是这样说的“生命早期缺少和微生生物接触,孩子免疫功能会有所缺失,容易在感冒或流感的侵袭下诱发基因突变,从而患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得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需要经历两次基因突变。第一次突变来自母体,是一个随机事件,无法人为控制。而第二次有可能是在孩子被感染时(比如流感),身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发生。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第二次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孩子经常处于微生物的环境中接触一些无害的病菌,可能能避免患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简单来说,孩子适当接触微生物,就可能防止发生第二次基因突变,从而起到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看到这里,大家放心了吧?对于这项研究的结果,看看就好。要知道,实际上孩子患病的概率很小,而且此项研究还需进一步佐证,并不是业界统一定论。

总之,请大家记住一点,过度干净其实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适当接触细菌反而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自然界里到处都有微生物,人们所说的“干净”只是相对的,绝对的干净是无法实现的。打个比方,我们洗手时,只能洗掉大部分细菌,而不能洗掉全部细菌。

曾有育儿专家指出,平常让孩子太干净,完全不和细菌接触,当孩子被迫接触到细菌时,就更容易生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平常多接触伤害不大或致病性不强的细菌,就不太容易得病。而让孩子在绝对无菌的环境里生活,完全不接触细菌,也许他接触到致病性不强的细菌就会生病。

而且让孩子多和微生物接触是很有好处的哦,比如可以减少过敏的发生。一起来看几个研究结论吧~

▷ 家人越多,孩子越不容易过敏

英国科学家Strachan对17414名在1958年出生的英国孩子展开了跟踪研究。在这些孩子23岁时,他发现,有兄弟姐妹的人出现花粉过敏症状的概率较小,家里有宠物的人也是如此。

1989年,这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说,孩子在生命早期很少接触微生物,长大后更容易患过敏性疾病。这个假说经过不断的验证、修正和挑战,仍在不断的发展中。

▷ 农场里长大的孩子身体更棒

在农场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少出现过敏和哮喘的情况。这些孩子接触微生物种类十分丰富,免疫系统更强大。

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妈妈怀孕期间和孩子一岁前,多接触微生物十分关键,而长期接触动物饲料、奶制品、牲畜里的微生物,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 顺产的孩子很少出现过敏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孩子顺产时从妈妈阴道中获得了一些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在孩子的身上繁殖后,不但加快其免疫系统的成熟,而且可以降低过敏风险。

讲究卫生当然有必要,但很多时候脏一点反而对孩子更好哦~

★ “脏一点”≠不整洁

让家里的生活环境“脏一点”,可不等于不需要培养孩子爱整洁的好习惯。建议从小培养,让孩子做到整齐有序,收纳规整。而这种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

★ 使用抗菌用品要节制

传染病高发期或者家人患病时,大家可以使用一些抗菌抑菌产品,但日常生活中就不要经常给孩子使用啦!大家不要总想这把微生物消灭干净,而应学会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 请坚决拒绝“二手烟”

孩子的生活环境可以“脏一点”,指的是让环境里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变得丰富起来。但是二手烟制造出来的脏环境,里面有大量危害孩子身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大家一定要坚决拒绝!

★ 不要过于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

有了孩子免不了在公共场所给他换纸尿裤,不少妈妈总是担心卫生会不过关。其实,大家无需在意,该给孩子换纸尿裤就给他换!公共场所的卫生只要经过简单清洁,就可以放心用。事实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是很少的,大家无需为此感到担忧。

★ 对“脏”也要有底线

平时,老公、婆婆等人带孩子时,可能会让孩子邋遢一点脏一点,大家就别太计较啦~毕竟孩子多接触一点微生物有好处。but,如果孩子有伤口在恢复期,或是家人有臭脚、香港脚、传染病,这些时候就千万别忍啦!

★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土壤

土壤中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孩子经常接触对建立多样性微生物生态有很大的帮助。有一点需要注意,动物粪便中有可能含有寄生虫卵,大家带孩子去农场时不要让他触碰。


育儿网


太干净的儿童容易患白血病的说法不严谨。对于一个疾病的认识,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才能够明确其致病原理。从循证学论证的程序上来看,科学家们先会进行动物实验再进行人体实验。仅凭实验室中的小白鼠在无菌环境中生长容易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推测人体在同样的条件下会出现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发并不科学。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猜想。猜想是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去验证的。这就牵涉到许多伦理问题。当然,通过大数据对比两组不同卫生条件下儿童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人群的发病率为3~5/10万人。是儿童的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7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占2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目前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人体内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癌基因是人体内的保守基因,正常情况下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致癌诱因的刺激下(如感染或理化因素),癌基因发生畸变,出现功能异常进而引起细胞癌变。白血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家族肿瘤易感性,也许与遗传素质有一定相关。研究显示,同卵双生的孩子其中一个罹患急性白血病时,另外一个的患病率高达20%。电离辐射能引起白血病已经得到验证。而一种RNA反转录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可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已被证实。但是并不意味着感染病毒就会导致白血病发生。对于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探讨,需要科学家们更多的推测和猜想。如果这些推测或猜想验证属实。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致癌诱因(感染、放射等)在某一时间段内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希望宝宝们健康成长,不受疾病的困扰。


儿科恩铭


有可能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癌细胞存在,只是你的(健康)真气强大到所有的坏细胞都其被打垮了,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很干净的环境里,也就是说不与自然环境里的各种细菌进行斗争抗衡,世界何其大你无法处处养尊处优,那你必定要受到攻击,就会时常生病,生病就会损伤元气,那你身上潜藏的低能量(伤身的各种菌)就会抬头爆发,现在一孩大家都养的太干净太保护,这也就是现在为何许多妇儿医院病孩爆满的主要原因。


愚公移步


我不是专业的,不明白白血病的病因是什么,我们这代小时候在农村吃土长大,身体很好,很硬气,小时候也没啥大病,现在的小孩动不动就生病,输液,住院……为什么?因为家人太宠着,生怕孩子碰脏东西,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出门怕冻着,家里怕闷着……可能就是物以稀为贵吧,生活条件好了,每家一个小孩就是宝贝疙瘩,掌上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