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触底反弹,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守住底线,触底反弹,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著名前国足选手范志毅在六年前说:“输完泰国输越南,再输缅甸,最后没人输了”。随着国足1-2输给叙利亚,世界杯预选赛出线渺茫,国青输给韩国,25年来首次无缘世青赛决赛圈。对于中国足球这些年来的客观现状,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再的输球,甚至有人调侃国家队“不是所有球队,都叫特能输”,正像范大将军说的,输到最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输了,那么中国足球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守住底线,触底反弹,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似乎对中国足球各年龄段无缘世界大赛都已经司空见惯了,随着国青不敌韩国,中国足球在亚洲甚至全世界都成了一个最大的笑话,而面对国足不敌叙利亚的尴尬结果,世界冠军教练里皮叶引咎辞职,确实是带不动啊!

守住底线,触底反弹,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说米卢时代,国足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那时是国足的最巅峰,那么,那么如今深陷泥潭、屡战屡败的国足就躺在了历史最低谷。因为我们已经输到没有人可以输了,现在就是国足的最底线。

很多年前,中国足球虽然和欧洲国家有差距,但是亚洲也算是一个强队,和韩国、日本几乎可以平分秋色,2002年甚至在米卢教练的带领下冲进世界杯决赛圈,但是近些年的每况愈下、人见人欺的尴尬境地,尤其是1-5输给名不见经传的泰国业余队,更是将耻辱演绎到极限,多年前,国人就发出质疑:13亿大国为何选不出踢球好的11个人,同为亚洲球员,为什么韩国日本却进步神速,中国足球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中国足球何时能实现复兴?

守住底线,触底反弹,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邯郸学步、故步自封是中国足球落后的罪魁祸首

中国足球的症结在于邯郸学步、揠苗助长。过去的中国足球,坚持制定适合中国人身体素质的技战术,发展之初,实力尚可,在亚洲杯曾多次进入前三,然而,当我们看到欧美国家足球的强大实力,于是放弃自身足球特点,急功近利的区学习外国足球的特点,不断请外交执教,逐渐放弃了自身的特点,而又欧美国家技战术对身体的要求,最后事倍功半,成绩一落千丈。

重视团队协作是中国足球唯一的出路

中国足球除了“邯郸学步”之外,缺乏团队合作更是中国足球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所在,纵观中国体育各大赛事,凡是单打独斗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跳水、举重、射击、游泳等项目,中国都能在世界上傲视群雄,就连曾经田径弱项百米赛跑,中国队如孙炳添等都能进入决赛,但是一到团体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等,中国队都是名不见经传。对比韩国、日本和朝鲜,我们发现,他们身体素质并不强于中国,然而却经常在团队项目上在世界赛场上大放异彩,归根结底,这些国家的团队精神要强于中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超足球赛场上,经常看到球员在进攻时,明明队友位置很好,却不传球的现象,而在世界大赛中,欣赏到的是赏心悦目的团队进攻,足球是团体运动,团队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对于中国足球也不例外。

国足已到底线,触底反弹是最好的选择

2019年以来,中国足球一次次输球的结果,就像一颗颗炸弹无数次摧残着球迷们本已支离破碎的心,似乎已经到了“谈国足色变”的地步,对于整个中国国足来说,现状是如此的残酷和艰难,我们已经触碰到中国足球历史的“地平线”之下,输到无可再输,也到了终该觉醒的那一天,我们不乞求中国足球能摸到“世界冠军”的天花板,但是我们球迷希望的是国足能守住目前的底线,永不放弃,奋起直追, 触底反弹是国足最好的选择,也是仅剩下的最后的希望!

守住底线,触底反弹,中国足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