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因此,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儘早補足它。

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木桶定律


  又稱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論,水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水桶理論”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水桶理論”還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水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水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水桶裡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木桶定律


  擴展資料:

  運用木桶原理,無論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還是提高科研水平,或是加強班子建設,等等,只要是為了提升整體水平,都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補短板。最短那塊木板的高低決定盛水的多少,只有將它補高,木桶才能盛滿水。

  2、消縫隙。一個木桶上木板間若有縫隙,則即便木板再高,水也會透過縫隙流掉。

  3、緊鐵箍。木桶之所以能盛水,是因為有鐵箍將有序排列的木板箍緊。如果沒有了鐵箍的約束,木板也只能是散落的個體,發揮不了整體的效能。


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木桶定律


  4、強“拎手”。裝滿水的木桶能否發揮效能,還取決於是否具有結實耐用的“拎手”。這“拎手”好比集體的帶路人。

  5、固根底。水桶能否盛滿水、盛住水,最終取決於是否有一個結實的桶底。桶底堅決不能破,不能有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