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心方寂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酬暉上人秋夜獨坐山亭有贈

(唐)陳子昂

鍾梵經行罷 香床坐入禪

巖庭交雜樹 石瀨瀉鳴泉

水月心方寂 雲霞思獨玄

寧知人世裡 疲病苦攀緣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註釋】

(1)暉上人:大雲寺僧圓暉。贊寧《高僧傳》稱他“精研性相,善達諸宗”。

(2)經行:往復迴旋行走,避免坐禪時發生昏沉。

(3)入禪:此處為入定,使心定於一處,止息身口意之三業。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諸法之無實體。

(5)攀緣:攀取緣慮之意,心隨外境而轉的意思。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賞析】

公元692年(武則天元壽元年),陳子昂丁憂解官居故地,與大雲寺僧圓暉交遊深厚,這首詩就是酬圓暉上人的。《摩訶般若經》說:"佛言,若菩薩一心行阿若菩提,心不散亂,是名上人。"

暉上人的贈詩寫的是坐禪的事,酬詩也由坐禪起筆。"鍾梵",指鐘聲梵唄。僧侶作佛事時要敲鐘,要發出歌詠贊嘆之聲。叫"梵唄"。"經行",是參禪的方式之一,即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旋繞往來,藉以消食、養身、療病。僧人通常是午後誦經,黃昏經行。"入禪",即"入定",指閉目靜坐,心定於佛,達到虛寂境界。

鍾梵經行罷 香床坐入禪

一、二兩句說,誦經、經行都做完了,這時上人正坐在香床上入禪。這是對上人日常生活的憶念。敘述了暉上人午後誦經,黃昏行經,晚上禪定的日常佛事。巧妙地安排了時間的過渡。秋夜會上人禪坐之際,“巖庭交雜樹石瀨瀉鳴泉”的禪院也隨著充滿了幽寂的禪意。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巖庭交雜樹 石瀨瀉鳴泉

三、四兩句寫景:由景到人,講述了暉上人禪悟境界。在由岩石構成的庭院裡,雜樹交互生長,由泉水聚成的清石瀨,奔瀉鳴響不息。在這種幽靜的境界裡,真是物我兩忘,上人就是在這種生活環境裡得禪趣和禪悅的。

水月心方寂 雲霞思獨玄

五、六句直寫上人的禪心禪悟。禪定使心波平靜從而智慧現前,如同水面清靜時,能顯出月影。依靠智慧,觀察到諸法本無實義,如同水月虛幻,則能遠離而不生染著,成為覺者。

"水月"是佛教十喻之一,以水月非有非無,了不可執,喻一切事物皆無實體。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3《圓覺經》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雲霞"是空中的景象,聚散無常,萬法何嘗不是?以雲霞之優美喻人的妙思。

“雲霞”能領會這個,還不能說是“思獨玄”。"玄","玄妙"、"玄深"的意思。“思獨玄”之處應是在於了知無論雲霞聚散遮露,青天從來不變,如同真如佛性。《心經》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兩句合起來說是:上人的心,有如水月的虛靜空寂,上人的思想,恰似雲霞一樣美麗,且特別深妙。這是對上人崇高的讚美。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寧知人世裡 疲病苦攀緣

七、八句照應"酬"字,以"寧知"這一反問轉入傾吐自身的隱痛與感嘆。

尾聯是從《維摩詰所說經》“何謂病本?謂有攀援”化出,點出世人不能如暉上人般遠離幻法,息除攀援,飽受病苦,實在是無奈又可憐。

詩人痛感自己心靈的疲病,為了功名利祿有如猴猿攀木緣枝,忽此忽彼,其苦難言。這裡既含有嚮往佛界之意,又含有敬仰上人之情。

全詩起承轉合,自然從容。寫景寫人,渾融一體,頌人嘆己,對比強烈。詩的結構,極其精巧。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賞析 | 水月心方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