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實現高校學科館員的蛻變

今年是公元2020年2月,西方學科館員的誕辰已經近100年了,世紀的舊東西至今仍為為眾多學者專家研究、探索不止,為什麼呢?想想道理也很簡單,生產學科館員的圖書館把它看作是高層和深奧的東西,甚至是一種圖書館從業人員工作身份差別化的規定。是的,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推動了圖書館服務模式的不斷進步,學科館員因此也不斷被專家學者賦予新的內涵和外表,成為一個陳舊但不斷創新的業界主題。雖然百年後的學科館員大多仍沒有走出圖書館建築的侷限,但是我們看到了一些知識和技術,甚至是專業禁錮的突破,或許高校學科館員蛻變時代已經來臨。

2018-2019年的圖書館關於學科館員的學術論文的視角全部起於圖書館從業人員,無一例外地給學科館員和各學科專業人才構築職業鴻溝,它無疑於伊拉克戰爭的"薩氏"紅線,實際上並非聯軍不可跨過。美國學者邱葵認為ALA(SLA)認證的圖情碩士是學科館員的職業門檻,排斥非圖情專業的博士、碩士。學者包冬梅認為學科館員能力的研究有如下特點:1)融合特定學科領域知識,如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臨床醫學;2)聚集特定服務能力,如科研數據管理能力、創客空間服務能力; 3)突出從科研服務實踐中總結和探索。學者汪紅萍認為學科館員具有學科屬性、學科服務和聯絡館員三個明顯的特點。學者黃紅梅認為學科館員的素養包括基本職業和專業職業素養,專業職業素養包括學科服務的大數據意識、團隊協作能力、預測能力和系統能力。學者劉翠青認為學科館員身份應注重協會標準規約和實踐關照一致性,應注重學科館員能力的體系化研究,學科館員能力應跟上圖書館變革趨勢。學者王啟雲把參考諮詢、科研項目學科服務、數字資源講座活動、發表圖書館學論文、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等列為學科館員服務的成就。我們認為,學科館員其實起源於中國,約2400年前的老子就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哲學、文學和史學的學科館員,其時任周王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此時,大家就明白了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學科館員?下面我們再考慮現代現狀加以闡述。

圖情專業對高中畢業生的吸引力比較

跨界融合,實現高校學科館員的蛻變

圖一:專業對高中畢業生吸引力比較

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和人大在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圖情專業學科評估中依次排列前三名,網絡調查取得的數據是三校2014-2018五年間圖情專業錄取的最高分—數據表明專業對優秀高中畢業生的吸引力,然後是三校所有文科專業錄取的最高分,以及未超過圖情類專業的文科專業數目和可比文科專業總數目。鄭州大學位於生源質量和數量較高的河南省份,所以也調查了該校的相關數據。圖中數據也以河南生源為主,網絡未公佈數據選擇人口大省四川和經濟發達的江蘇進行了填充。南京大學的數據表明,圖情專業與文科專業錄取的最高分在2016和2015相差10-11分,2016年文科有17個招生專業,其中有6個專業的最高分未超過圖情專業,佔比為35.3%;2015年則有9個專業的最高分未超過圖情專業,佔比為53%,從2015至2016圖情專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圖情專業吸引力增長也有所下降。武漢大學的數據表明,2014-2018二類專業最高分差值為11、11、6、7、2,最高分未超過圖情專業的文科專業佔比分別為6.25%、50%、35.2%、35.7%、47%,文科專業對優秀高中畢業生吸引力的增長分幅為-

跨界融合,實現高校學科館員的蛻變

圖二:專業吸引力比較

7、14、18、29,圖情專業的增長分幅為-7、9、19、24,至此不難得出結論,武漢大學的圖情專業比較南京大學對優秀高中畢業生的吸引力及吸引力增長都是穩定增加的,學生質量也是很高的。人大的數據表明,2015-2017二類專業最高分差值為8、8、10,佔比分別為16.7%、23.1%、7.14%,文科專業增長分幅分別為11、18,圖情專業增長分幅分別為11、16,人大的結論是人大的圖情專業能吸引比武漢大學更優秀的學生(據歷年最高分),人大本身講圖情專業的吸引力和吸引力增長有所下降。鄭州大學的數據表明, 2015-2018二類專業最高分差值為2、24、13、24,佔比分別為61.5%、2.86%、17.6%、12.5%,文科專業增長分幅為6、9、39,圖情專業增長分幅為-16、20、28,鄭大的結論是圖情專業對較好學生的吸引力整體表現為下降,局部有斷崖式下沉;吸引力增長整體表現為增長,局部有斷崖式下沉,總體增幅不如文科專業的吸引力增幅。數據調查同時表明,專業最高分未超過圖書情報的專業為市場營銷、哲學、公共事業管理、俄語、德語、政治學類等冷門專業。

總之,由二個柱狀圖得出的結論如此:圖情專業對各層次學業成績的高中畢業生吸引力不大,圖情專業的創新和發展對各層次學業成績的高中畢業生吸引力也不大,圖情專業歸為高校的冷門專業,其冷門了表現在全國只有27所院校還在開辦此類專業。

圖情檔研究生與其他專業研究生方向及課程比較


跨界融合,實現高校學科館員的蛻變

表一:專業比較

盛世時代,本科教育階段為未來就業和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才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取得學術研究職位的基本資格,因此我們有必要比較圖情檔和其他專業,以研究學科館員的專業背景和可能性。

如上表一,數量方面,國家教育部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表明,全國開設圖情檔專業的大學有27所院校,其他專業我們選擇非熱門專業的物理學與其比較,全國開設物理學專業的大學有89所。質量方面,我們選取學科評估前十名院校的數據,開設物理學專業的院校均為985和211資格大學,在2019年武書連公佈的大學排名中(此排名靠近前述專業吸引力的2018年),前十名依序如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和吉林大學。對照排序,開設物理學專業的院校進入前十名的有8所,其餘2所中國科技大學和南開大學分列第16名和第21名,並且中國科技大學在2019年QS中國大學排名中列第6名,US NEWS排名中列第3名,表現強悍;而開設圖情檔的院校只有4所進入武書連的前十名,其學科第一名院校僅列第6名;筆者曾對圖書館理論有所瞭解,並且取得了某省級圖書館學會考試的中級館員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考試分為初、中級,高級尚未舉辦考試,後無公述原因取消),我認為中國圖情檔的理論本土特色濃重,去國外探討它的水平和能力不適合,也不成熟;同時,我們主張專業錄取時應充分尊重考生的興趣和志願,明示招生專業方向;未來的教育應逐漸成為一種社會公益和社會教養,而不是賺取鉅額利潤。


跨界融合,實現高校學科館員的蛻變

表二:專業課程比較

微觀的比較,我們選取南京大學的物理學專業和圖情檔系列,上表二是兩個專業博、碩士的必修課和學位課程。我們不難發現物理學專業的課程專業屬性強,理論難度大,區分性強,技術和智力要求高,具有理論的先進性和超前性。大家也不會忘記,有六位華裔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琨獲得了物理學諾貝爾獎。筆者閱讀了很多圖情檔的博士和碩士論文,上表列出的書目,建議專家學者有空閒的時候可以去讀下,相信對於搞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是有一定幫助的,如果我們通過閱讀就可以跨過一些障礙也是有益的。

由普通館員到學科館員蛻變的鴻溝

由普通館員蛻變為學科館員,國外和國內很多從事圖書館服務的專家學者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基於圖情檔學的理論和實踐構建了一條認為是其他專業難以逾越的鴻溝——ALA\\SLA認證、從事特定特殊的圖書館服務等等。現實中,根據我們長期的觀察,這些特定特殊的服務如參考諮詢、數據管理、學科資源建設、科研定題服務和信息素養教學等服務業務,在高校圖書館不是常見的、館員操作的、深受師生歡迎的業務服務,而館內常見的、師生較歡迎的業務內容經歷一定週期後,服務內容基本就不會發生改變,答案固定,以致圖書館保安、保潔人員都能耳熟能詳,併為師生提供部分服務。大家聽說過愛因斯坦司機的故事,這樣故事的發生在圖書館建築群內比比皆是。更有很多從業人員專心於論文創作,推下書車、整理下書刊架、清潔下衛生,就躲起來去搞高產的論文創作了……。所以,我們認為業界界定的普通館員和學科館員的鴻溝並不真實存在,它常常被人為規定和突破。

學科館員為特定學科服務,我們認為這個服務的重點在於特定學科,需要服務者首先具有特定學科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合適地滿足高校師生的教科研需求,才能進行不斷地創新發展自己的服務和學科。試想,一個餐廳服務員只有熟悉盤中的菜品,他才能把它送到指定的位置,侃侃而談;如果他不知道盤中的菜品是什麼,只知道盤子和路線,他會失誤、遲滯、茫然,最後自己也喪失信心。正如約2400年前的老子,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科館員,他有淵博的歷史知識、哲學知識和文學知識,還負責竹帛書籍的典藏,所以他可以為周王朝的統治提供國策諮詢,可以點教孔子。當然,老子式的學科館員,以後的中國曆代王朝層出不窮。

至此,我們認為由普通館員蛻變為學科館員的知識障礙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對於圖情檔專業以外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來說,從事學科館員工作並不存在知識鴻溝,他們可以跨越的障礙只有三個:一個是興趣,一個是實踐,一個是自己的職業價值。

實現高校學科館員的蛻變

美國學者邱葵認為最理想的學科館員是通過ALA認證的圖情碩士學位加上某學科的博士學位,這是老子模式的學科館員。學者範葦的日本高校學科館員是這樣的:他僅僅擁有圖書館學的專業知識已很難滿足大學圖書館職員的要求,急需能夠參與到學習支持、教育中以及在研究支持方面具備專業知識的圖書館員,這也是老子式的學科館員。也就是說,圖書館建築群並沒有完全束縛住圖書館專家學者的思維空間,還有很多有遠見卓識的館員突破了學科侷限,提出了實現高校學科館員蛻變的真實路徑。

目前,讓一位學科專業的博士去為本學科的其他人去做科研輔助是不現實的,但是又沒有合適的人來做這項服務,實際上就出現了反常的現象,如美國學者邱葵所在的圖書館就取消了學科館員服務。然而,筆者認為,堅持讓專業博士層次的人才去做學科館員,同時要求他能通過ALA/SLA等認證是唯一正確的途徑,即實現學科專業與圖書館業務實踐的跨界整合是創新和發展真正意義上學科館員的唯一途徑。我們也相信,隨著時代和人類的進步,會有更多專業的博士有興趣,並認同自己從事學科館員的價值,那麼這時業界真正的學科館員時代就來臨了,儘管某種意義上這是中國古代老子模式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