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更新,虽然有“筛查”机制,但并不是绝对的,除去被过滤掉的一些不良信息,还有不少低质内容。

作为父母,当我们陪孩子看电视、刷视频、看文章时,出现一些“低俗内容”,家长们会如何应对?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案例:

前段时间,我陪小儿子上网课时,右下角突然蹦出来一个弹窗,“学生党与宝妈,日赚300+……”,我直接关掉了。

“妈妈,那个可以赚钱,你为什么不点进去看看?”小儿子一脸天真得问我,我认真地告诉他,这些“掉馅饼”的事情不要想,基本都是骗人的。

当时我就在想,这种内容对于一部分辨识能力较低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相信了,被骗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后来,还有一次,我在APP上看文章,大女儿也躺在我身边一起看,当我点开一篇文章后,发现文章标题与内容不符,标题有夸大的意味,就连女儿都吐槽,“骗人”。总之,观后感很差。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自媒体,基本都是靠“流量”赚钱,而文章或是视频“标题”与流量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标题够吸引人,那么点击人数也会较多,文章阅读量或是播放量也就较多,自媒体创作者的收益也就高了。

部分创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点,继而“投机取巧”。还有些创作者,为了增加评论量,特意制造“槽点”。然而,这些“槽点”往往观点错误,容易误导人。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以“低俗内容”套“流量”,是否会模糊孩子的认知?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知体系是慢慢搭建起来的。也正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较强的辨识能力,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需要共同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如果媒体创作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的“低俗”,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觉得,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三观”,于是孩子也慢慢开始被这些“三观”同化,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部分人可能觉得,影响哪有那么大。换个角度,当“低俗内容”成为一种风气时,孩子难免不被波及到,为什么这么说呢?

拿“奥力给”来举例(这里并非指“奥力给”为低俗内容),现在这句话几乎风靡全网,多数孩子都会时不时来一句“奥力给”,这也是一种认同。

正是因为孩子们接触到的都是“奥利给”环境,所以潜移默化之中,孩子的认知体系也接纳了它。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让家长们清楚,“低俗内容”一旦也成为一种趋势,孩子也很难幸免其中。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如何防止“低俗内容”影响孩子?

1、 提高孩子的辨识能力

家长们需要告诉孩子,“欺诈”、“不雅”、“虚假”等类型的信息大致会呈现什么内容,可以找一些内容给孩子当案例,让孩子了解得更加彻底。

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知道,下次碰到这种内容时,直接忽视,或是“举报”,为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出一份力。

2、 让孩子学习健康网络信息知识

现在网络上有不少教育视频课程,其中不乏教孩子如何辨别不良信息的课程,家长们可以找一些给孩子看。

一方面,孩子在接触到这类是视频之后,内心会对“低俗内容”产生抵制。另一方面,这类视频其实也在给孩子做心理建设,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3、 为孩子分析“低俗内容”

不少家长在看到“低俗内容”时,第一反应就是把界面关掉,或是切到别的画面去,不希望孩子看到。实际上,家长这么做反而更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个人建议,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可以分析给孩子听,我为什么要把内容关掉,它里面涉及的哪些内容是不健康的,或是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原来“低俗内容”是不被接受的。这样一来,也间接给他们普及了何为“低俗内容”,孩子下一次看到时,也不会想接着看。


为孩子发声,“低俗内容”请勿“空手套白狼”,孩子的意志耗不起


当然,“反低俗”行动应当从家长们自身做起,否则被孩子们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身陷于“低俗文化”当中,还怎么说服孩子?

“低俗内容”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认知与三观,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好不容易为孩子筑造的心理防线,难道要被“低俗”毁于一旦吗?别让孩子为“低俗内容”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