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兒童的一切觀念皆以先入為主,夫人而知之矣。當八九歲之時,正兒童漸與外物相接觸而增進其智識之時也,於斯時無論何事,印入其腦中即深鏤而不可拔。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早上固定刷了一波新聞,英國1.5萬小留學生再次進入視線,接連幾篇。作為一個媽媽,看著滿屏淚水的照片時,心揪成一團,換位思考,如果是我的孩子身處險境,也定然崩潰如此;看到首批孩子落地濟南,眾多網友表示很擔心國內的防疫壓力時,心又揪成一團,畢竟因為疫情,我們已經承受了太多、付出了太多。

孩子們接回或者不接回,是家長們應做的選擇,是國家的決定。今天,我們只來說說這麼多、這麼小的孩子,遠渡重洋去上學這件事本身。

據說,此前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家長們,是因為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狠心”將未成年的娃娃們送出國。按照這個說法,“更好的教育”是他們選擇出國的唯一或主要原因。

無可厚非,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教育。孟母擇鄰,三遷其居;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便是最好的註腳。

因為教育茲事體大,不敢妄言;但也正因其重大,匹夫有責。所以,以一個媽媽的身份,對自己心中更好的教育分享一二。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歸國前家長崩潰大哭

01更好的教育,是父母在孩子依戀期給予足夠陪伴,而不是任何國家或機構。

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表面上看是因為突發疫情,也確實是疫情造成的。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他們還按部就班在學校上課,在寄宿的家庭中生活。疫情來了,計劃好的一切都亂了。這時候,孩子們哭著要回家。

我以為,孩子們也許不是這時候才想回家,他們可能一直想回家。每次我看到留守兒童新聞的時候,都忍不住流淚。還記得網上的一幅照片,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一手拎著一個塑料袋,裝著衣物和鞋子,站在門口嚎啕大哭。他不明白,爸爸媽媽明明說等他收拾了東西一起走,怎麼就又偷偷溜走了呢?

我想他這一生,都會記得一個小小的自己,提著塑料袋,在街頭絕望的、撕心裂肺的痛哭;他這一生都會追問一個“為什麼”,想得到一個答案吧!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嚎啕大哭的留守兒童

試問小留學生們,跟留守兒童們在情感需求上有什麼不同?他們真的願意少小離家,遠赴異國,去受到所謂更好的教育嗎?有媒體報道,英國進口中國教材、引入中國乘法口訣等。這些我們暫且不管,先假設國外的知識教育足夠先進,那麼愛的教育呢?情感的需求呢?誰來給予。寄宿家庭嗎?如果可能,就不會出現疫情來了,一些孩子們反而被趕出去的狀況。視頻連線嗎?那跟余光中的一枚小小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是一樣的《鄉愁》啊!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李玫瑾說,心理發展有關鍵期,12歲以前稱為依戀期,12-18歲成為青春期;依戀期需要家庭教育,青春期需要社會的參與。

小留學生們還沒有度過依戀期,在自己沒有選擇能力的時候,就在家長的安排下離開家、離開親人、離開祖國,不知道這種安排,會為他們的成長種下什麼樣的種子呢?

葉聖陶說:“兒童的一切觀念皆以先入為主,夫人而知之矣。當八九歲之時,正兒童漸與外物相接觸而增進其智識之時也,於斯時無論何事,印入其腦中即深鏤而不可拔。”

教育即生活,環境即人生。從小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們,對自己的家庭、家鄉、祖國,又會有多少熱愛呢?他們人生的歸屬感又在哪裡?

值得深思。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02更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和無條件的愛,而不是我掙錢把你養大。

現在我們設想一下小留學生的父母們,決定送孩子出國時的心理,估計至少有三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且以為外國的月亮更圓,為孩子謀得綠卡是人生贏家;把自己的願望加在孩子身上,自己不飛、讓孩子努力飛;逃避為人父母的責任。如果還有第四種,比如單純的教育理念導致,說實話,我是不太相信的;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也未可知。

對於不努力、不負責任的說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打心眼兒理不服氣。我們中國式父母向來是最能付出、最不求回報的,為了給孩子最好的,背井離鄉者有之,日夜操勞者有之,省吃儉用者有之……怎麼能說不努力、不負責任呢?

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相當一部分家長其實是選擇了“掙錢養你”的教育模式而不自知。相比慢慢陪伴孩子長大所要付出的時間、耐心、精力和愛意,“掙錢養你”是多麼的輕鬆且不負責任。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如果能直面自己,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實際上是捨不得少掙錢,捨不得沒有羈絆的輕鬆,捨不得外面世界的精彩,捨不得比車、比房、比事業、比孩子的那點兒小虛榮。也有的父母確為生計所迫,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但我依然相信,辦法總是會有的,再難再累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所以,在你說服自己、說服孩子,我這麼做都是因為太愛你了;我只想把最好的都給你,而且不求回報;我都是為了你將來有本事過得更好等等的時候,其實你有沒有真地捫心自問過:你毫無保留給孩子的都是自己捨得的,孩子真正想要的你給予了多少?或許你只是沉浸在自己對孩子無私付出的意想中,其實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愛孩子。

孩子成長過程的心理陽光比智力更重要、比物質更重要。在孩子小時候,無條件的信任和愛戴自己的父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別人再好也沒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好;而父母同樣要給予負責任的言傳身教和無條件的愛。孩子以父母為榜樣,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你用什麼方式教育,他就用什麼方式成長

李玫瑾說,一個人如果小的時候沒有被善待過,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後會善待這個社會。

值得深思。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03更好的教育,是尊重人生每個階段的意義和價值,使人的天性健康發展。

“教育”這一詞的漢語最早來源於《孟子》《盡心·上》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古代“教”和“育”是分開的。《學記》中的“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說文》中的“育,養子使作善也”;“教”傳授,指點;“育”培養,培育。

現代怎麼理解教育呢?看名家如是說:

蔡元培《教育獨立議》:“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作為媽媽,我希望孩子接受的就是這種“讓人成其為人”的教育。所謂“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一個天性能得到健康發展的人,又怎麼會不優秀、不幸福呢?!

更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人生每個階段的意義和價值,尊重生長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沒有一個人生階段單單是為了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而存在。特別是童年時期,是孩子心靈生長最重要的階段,也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父母給予的教育不應以對未來生活做準備為前提。

為了十年後的綠卡將年幼的孩子送出國、為了以後生活過得更好而讓孩子現在成為留守兒童、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奔波在各個培訓班等,“都是為你好”的教育說辭,有多少成分是家長以愛之名把自己的功利性目標加在孩子身上呢?

值得深思。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小留學生們陸續回國了,隨著疫情的發展或結束,不知道他們的家長們接下來會做何選擇。但可以肯定的是,事情總會有個結果,也總會過去。不過,教育這件事情,在有人的地方就會一直存在。


家庭教育任何時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為人的一生奠定了健全人格、幸福能力和認識世界、建立人際關係等的基礎,是其他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不可補足和替代的。


給孩子真正好的教育,要從父母自己做起、從家庭教育做起。如果沒有條件陪伴孩子一起出國,類似“小留學生”們這種捨近求遠的做法很可能會得不償失。更好的教育,是父母在孩子依戀期給予足夠陪伴;更好的教育,是父母負責任的言傳身教和無條件的愛;更好的教育,是尊重人生每個階段的意義和價值,使人的天性健康發展。

小留學生陸續回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


注:本文為作者心香若蓮原創首發,歡迎轉評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