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本期主要讲述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词语又叫“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意思是说,匈奴都没有被扫灭,哪里还会有我们的家国。

这个词语是汉朝著名将领霍去病所说,由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

武帝时期,汉朝改变了以往对匈奴的和亲安抚的政策,而采用对匈奴的用兵征伐策略。在这一系列的征战中,涌现出了著名的少年将军霍去病。

霍去病在漠南之战中脱颖而出,因此受到了武帝的嘉奖,并被封为骠骑将军。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受到重用的霍去病在随后的两次河西之战中大显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把河西走廊上的匈奴全都打得大败,并使得国家控制了通往西域的这条生命线。

汉武帝为了表彰这位杰出的轻年将领,便将豪宅美女赐予他。然而这一切都被霍去病拒绝了。

皇帝疑惑,便问他原因,于是出现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从此武帝更加的尊敬起这位将领。

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历朝历代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座右铭与精神寄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语的意思是说,桃树与李树并不会说话,但他们的花朵与果实却能吸引人们前去,以致于在它们下面都有了一条小路。

成语多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刚正不阿,都不需要自我宣传,就能赢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该成语最初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原文如下: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武帝时期著名将领李广的故事。

李广是西汉景帝与武帝时期非常有名的将领,以打战勇猛,为人谦虚,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而著称。

就连当时的匈奴都称他为“飞将军”。

李广的一生打了大大小小七十多战,基本都是胜多败少,他战功卓著却很少以此沾沾自喜,居功自傲。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在作战时,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头。在粮食紧缺时,他也同士兵一样忍饥挨饿,从不搞特殊化。

每次受到朝廷封赏时,他也从不把国家赠送给自己的财物收藏起来,而是全部分发给底下的士兵们,因此很受士兵们的爱戴。

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因为迷路而未为国家建立功业,他以此为耻而自尽了。

当他的死讯传到军营时,三军将士无不为之流涕,就连很多不熟悉他的老百姓也纷纷为他悼念。于是就有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典故。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评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评。通过对以上故事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以国家大义为己任的人,必将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2.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到证明。
  3. 只有在爱戴别人时,别人才会爱戴你,敬重你。
  4. 真正为人敬重的人,有贡献的人,即便死了也会得到人们传颂。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评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之光武中兴。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