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10多年,“廣佛同城”這回動真格的啦

近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 佛山市科學技術局關於推進廣佛科技創新合作的工作方案》印發。

根據《方案》,未來廣佛將成立科技合作專區、打造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建立廣佛科技基金等。包括這些舉措在內,《方案》提出的六項任務覆蓋了基礎研究、產業發展、成果轉化、生態構建等科技創新鏈條上的多個環節。

《方案》提出,廣佛將探索設立廣佛科技合作專區。支持自貿區、自創區等先行先試政策在廣佛科技合作專區落地實施,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給予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相關優惠政策輻射至廣佛科技合作專區。

廣佛同城緣起於2009年3月19日廣州與佛山市政府領導在廣佛交界的佛山市南海區簽署《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協議》及兩市城市規劃、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環境保護等4個對接協議,這標誌著廣佛同城的正式啟動。

廣佛同城雖然喊了很多年,但對於老百姓的感覺,這就是兩個城市,“廣佛同城”有點飄幻。如果說“廣佛同城”取得了一點成績的話,那就是在“廣佛同城”背景下,促進了廣州人才向佛山的移動。

目前,佛山很多國企或私企的高管們,很多來自廣州。每天從廣州出發,一小時左右(有的可能40分鐘就ok了)到達佛山。從上班路上花費的時間上來看,也就如同在廣州跨了一個區。在廣州,跨區上班,運氣好的話,不塞車也要40分鐘左右,無論開車還是地鐵。但城市名稱不同,讓大家覺得去佛山就好像去了遙遠的地方一樣。心理距離,一直存在。

喊了10多年,“廣佛同城”這回動真格的啦

廣州-佛山 一水之隔

本次《廣州市科學技術局 佛山市科學技術局關於推進廣佛科技創新合作的工作方案》屬於“硬核產品”:探索由兩地財政聯合設立廣佛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專項資金。這筆資金將支持兩地企事業單位合作開展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力爭取得一批前沿性、引領性核心技術。圍繞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重點領域,廣州與佛山將聯合申報國家、省重大科技項目,打造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

城市間的合作,需要合作籌碼和合作契機。

喊了10多年,“廣佛同城”這回動真格的啦

2019年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對廣佛極點的要求是: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樞紐型基礎設施、世界級產業集群和開放合作高端平臺,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產業基地,打造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大都市區。

與之呼應的是,《方案》在闡述工作目標時提到:積極探索同城化發展新路徑和新模式,將廣佛建設成全國同城化發展的示範區、粵港澳合作核心樞紐、國家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高地。”可見,廣佛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開放高地”的標準與格局,開展科創合作實踐。

合作,需要各取所需。歷史條件和政策背景具備了,合作也就好談了:對於廣州,《方案》希望助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對於佛山,《方案》支持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創新中心、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龍頭,助推製造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中高端。廣州佛山,定位有殊,精彩紛呈;雖為異地,實則共榮。

如何具體落地?為了促進相關舉措的有效實施,《方案》擬列出三條舉措。從成立創新驅動發展工作組,到成立若干由兩市對口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小組,再到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各片區科技部門建立健全合作機制。規格錯落有致,從各個層級保障了組織領導力度、工作協調到位、結對合作順暢。

喊了10多年,“廣佛同城”這回動真格的啦

規劃範圍示意圖

看架勢,這回廣佛同城要動真格的啦!

對於會展產業的利好信息是圍繞廣佛同城、科技先行的東風,粵港澳大灣區會展城市群的建設將迎來新契機。對於會議和展覽體裁和主辦方而言,將贏得更多商機。

一言蔽之:會展跟著產業走,向上走,才有得玩!

喊了10多年,“廣佛同城”這回動真格的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