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2019年轉瞬即逝。

對於樓市來說,這是一個註定被銘記的年份。

這一年裡,樓市政策頻出,市場瞬息萬變。


這一年,政策收緊,融資收緊,房企負債率有增無減,潮水褪去,誰在裸泳?“活下去”成了它們放手一搏的底線。


這一年,購房者捂緊六個錢包,滿心期待殺入售樓部,卻被超過預算的房價嚇退,而另一邊準業主們,卻又被史上最慘交房季,搞得欲哭無淚。


這一年,多少地產人夙興夜寐,卻仍被年底的業績紅線攔到了門外……


回首這一年,鄭州樓市走勢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這一年,它經歷了什麼呢?

回顧2019鄭州樓市

01

關於市場:


「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經歷了今年三四月份的樓市“小陽春”行情,大概4月份起,地市看房團就成了鄭州樓市去化的主力軍,其中周口和南陽人佔了半壁江山。

尤其5月份,土地供應像開了閘一樣,地市地王的熱浪是一波接一波,房價直逼鄭州,讓地市的行情變得撲朔迷離,被嚴格限價的鄭州樓市就更具吸引力了。

整個上半年,鄭州熱盤、紅盤頻出,房價也以溫水煮青蛙式的上漲,讓購房者慢慢接受。雖然鄭州沒爆出什麼地王,但是土地溢價成交時有出現,流拍現象幾乎為零,就連一向困頓的二手房都迎來了春天。

一時間,似乎所有人都在討論房子。

但是今年上半年雖然號稱樓市小陽春,仍然有大量房企並未完成年度目標的一半,許多開發商本就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7月伊始,全國樓市的變化傳導至了鄭州,但是很多人都渾然不覺,直到融創大河宸院打響了2019年樓市降價的第一槍。嚴防死守的大壩,宛若被破開了一個口子,降價潮以最短的時間席捲鄭州。

到了樓市下半場,降價促銷開始成為主旋律。開始特價房頻出,土地流拍蔓延。

向來“膽小”的購房者更是一時間草木皆兵,觀望情緒濃厚。一度被稱為旺季的“金九銀十”也變成了“銅九鐵十”。二手房變得有價無市,新房銷售陷入困局,土地流拍率趨高。

年底之前,市場降溫環境下,鄭州市場整體維持穩定狀態。開發商促銷,折扣,特價房,春節特惠等手段的運用,是最後一擊的必用手段,也是快速回籠資金的有效方式。

02

關於政策:


「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整體來說,2019年樓市政策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中央層面仍堅持“穩字當頭”,從兩會的“防止房市大起大落”到政治局會議“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再到新華社“堅守房住不炒底線”,整體政策的主基調未發生根本改變。

而地方充分貫徹了一城一策、城市主體責任的長效機制,調控政策有收有放:多城調降人才落戶門檻,搶人大戰再掀高潮,更多二三線城市調降人才落戶門檻, “四限”調控局部放鬆。

以前是中央定調,大家執行,一鼓作氣,一視同仁。現在不同了,主基調是房住不炒,然後各自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做出調整,可以適度松,也可以適度緊。

據統計,11月全國地產調控次數刷新今年紀錄,高達72次。2019年初至今,房地產調控次數合計達575次,遠超去年全年450次。

總體來看,對於房地產,依然以穩定為主,為實體經濟讓路,“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長遠來看,通過長期的細節政策調控,即使全面放鬆限購,房價也不會像16年市場一般翻倍增長,市場依然求穩為主。

所以對於投資購房,不要盲從於中介的各種宣傳文案而前去哄搶。如今為買方市場,面對充足的房源,購房者更應把握機會,透析自己的需求,結合需求購房投資。

從房貸利率來看,今年一年以來,無論是首套房貸利率還是二套房貸利率基本都是持續上升,首套房維持在5.4以上,二套房也突破了5.8,購房成本的增加以及持續增加,是促進很多人提前購房的因素之一。


「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今年10月8日,央行LPR新政正式執行。可以說,鄭州的房貸利率處於較高的水平,但是11 月 20 日,央行公佈了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LPR,其中 5 年期的 LPR 利率為 4.80%,較上次降低了 5 個基點。這是 自從“房住不炒”以來,5 年期 LPR 利率首次出現下降。年底之前,開發商拼刺刀,肉搏,業主拼價格,利率又出現定向掉頭,這個時候對於購房者而言是積極行動起來,出手的時候了。

近期最新政策,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由60萬元提高至80萬元;落戶條件進一步放寬,租房也能落戶。兩者疊加,是否會對鄭州樓市產生影響?

鄭州市出臺相關政策都會釋放剛需,刺激樓市。現在各地都在開展的人才大戰說到底也是為了抓剛需,近期的政策對鄭州樓市有積極的影響意義。

03

關於房企

2019年初金融資金面較為寬鬆,使得房地產市場部分地區較為火熱,房企拿地加快,才有了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回溫。

上半年房企融資環境較為寬鬆,融資規模擴大,擠佔了其他行業的信貸資源,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房地產市場投資投機行為。為防止房地產市場“再抬頭”,緊隨其後的是一系列資金面收緊的調控政策,加之7月份發改委對房企海外債用途的嚴格限制與7月底央行對房企負債的嚴格管控,下半年房企融資環境更為艱難。

無論主動還是被動,中小地產商都面臨著出局的命運。因為,融資環境監管加劇,市場銷售不斷降溫,讓所有地產商都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一葉落知秋,最先感受到行業洗牌寒意的莫過於這些中小地產商。

2019年以來,房企正一家家的倒下,年初至今已經有498家房企宣告破產。

平均每天有1.5家,創房企倒閉的歷史紀錄。

2018年,頭部房企萬科喊出了“活下去”。

現在回頭來看,萬科的“活下去”倒像是給中小型房企喊的。

今年倒閉的近500家房企,多數是一些規模不大,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開發商。

「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2019年前11個月 頭部房企銷售榜排名

「年終盤點」2019鄭州樓市:一場極度真實的“魔幻秀”

△2019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 圖源/克而瑞

即使在地產業一片唱衰的大環境下,碧桂園依舊在2019年前11個月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其全口徑銷售金額已達7515.4億元,而恆大、萬科和融創都已站上500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保利、中海和綠地,全口徑營業額在2000億元的陣營裡的為新城、世茂、華潤和龍湖。

根據已知數據,截至11月,今年全口徑銷售金額達到千億的房企已經有27家,銷售金額在900億-1000億元的房企有7家,超過去年同期的25家和1家。

在中小型房企瀕臨破產或已陷入破產的2019年,房地產頭部企業混得還是風生水起。

2019年進入倒計時,最後的衝刺期來臨!

房企尤其是上市房企,勢必會加快出貨,衝一衝業績,也同時會執行相應的優惠或促銷政策,這對購房者來說,或是入手、撿漏的好時機!


2020年樓市預測


回顧2019年,鄭州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上下半場”。“上半場”,樓市出現小陽春,房市升溫,地市更熱。“下半場”,鄭州樓市普遍出現降溫,新房開啟打折促銷。

12月23日,住建部部署明年樓市調控,2020年目標是“三穩”,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住不炒”定位不變。

再次明確要求房住不炒,代表了全國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將維持之前的狀態。雖然部分城市最近出現了微調,但是基本原則依然不會改變,政府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也不會發生改變,意在攔截炒房客入市;因城施策,給予地方充分權力可以自主調控市場;三穩機制中的“穩”,就是橫盤,橫盤的意思是“不漲不跌”。

按照目前的趨勢,為了穩住房價,2020年大多數城市會逐步放開限購,但在貸款上依然會有一定的限制。

2020年3月份開始,大多數城市會如期迎來小陽春,會有一波漲勢,但很快會迴歸平靜。

平靜是最可怕的,因為中國儼然已經形成了情緒市場,“買漲不買跌”大行其道。所以說,2020年是檢驗各城市樓市泡沫度的關鍵年份,房價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始浮動。

購房者該觀望還是出手?

很多人都在猶豫,要不要買房。有些人在年末搭上末班車買了,而不少人仍然在觀望著。

大家抱著的心理無非就是想再看看,萬一2020年真正房價降了呢?這樣的猶豫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房價如果持續下跌或者如某些人期望的暴跌,只能說明經濟不行了,整個房地產行業會崩盤。而官方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目前所有的調控,都是控制房價上漲過快,而非打壓房價,僅此而已。

如同我們認知的,房地產市場是要遵循價格規律的,但沒有一個人可以準確找到那個價格的拐點。而且,房價不會持續的大漲和大跌,更多的是在一定區間浮動。

我們只要清醒地知道,對於買房人來說,如何去選擇,歸根結底還是聽自己的。任何人的觀點都只能是自己判斷決策的參考,要學會分辨。可根據自身經濟實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永遠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