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喜报


4月1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省共108名非遗传承人入选。其中,云浮市共有2名传承人成功入选,分别是民间文学项目《陈璘传说》传承人麦柏森、传统技艺项目罗定皱纱鱼腐制作技艺传承人卢成强。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广东各地和有关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要求,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建设文化强省作出贡献。


名单如下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对于《陈璘传说》

你听过吗?

让我们认识下这个

了不起的省级非遗项目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陈璘传说》于2012年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璘传说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故事原型是明代岭南军事将领陈璘,其兴邦安民、关注民生的故事在云安、云城、罗定、郁南一带广泛流传。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陈璘,字朝爵,号龙崖,其原藉广东翁源县,后落藉东安县南乡,现两地均有陈太保祠及墓葬等遗迹。因陈璘“绩在边疆,威加海外,振古以所稀见也”,故明神宗曾赠联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明朝万历年间,陈璘平三罗后,东安设治之初,兵燹刚过,狼烟始靖,陈璘与先民辟蒲迳而开路,垦坡沼以耕田;兴百废、举百事,使县境丁口与日俱增,田亩与人同长。关于陈璘安民、兴邦、抗倭、平乱的民间故事最初只在陈氏族人中流传,现如今在南乡大营村陈太保祠前,每当晚上乘凉时,或是每年清明祭祖时,陈氏后人仍讲述着陈璘的各种故事。其后,陈璘传说在当地逐渐流传开来,且越传越远、越传越神奇,故事内容也逐渐充实,形成了一个个系列,如讨贼系列、民生系列、抗倭系列等。较为常见的包括《陈璘刀劈龙虎岩的传说》、《东坝与西坝传说》、《东圳与西圳传说》、《陈璘与江傍水车的传说》、《狮象把水口传说》、《陈璘与魁岩的故事》、《走马岗的故事》、《陈璘与止戈岩的传说》等。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陈璘传说大多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依据,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民间故事,其产生与流变历经400多年,是当地民众口口相传、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陈璘传说反映了当地群众敢于斗争、抗击倭寇、安定社会、关注民生的精神,对于挖掘和研究云安甚至整个云浮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广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安1人榜上有名

(陈璘)


近年来,由于社会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口头文学日渐式微,加之很多与陈璘传说相关的古迹遗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更使人无可缅怀追思,陈璘传说已经面临濒危的境地,亟待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