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很多人的疑問就是:時代背景和國家基礎大致相同的近代日本和中國,為什麼一個在明治維新後就能走上自強求富的發展道路,而另一個卻在洋務運動後,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其實,相關的文章和分析評論多如牛毛,各有各的道理,今天筆者希望通過介紹日本經濟史上一次著名的財政改革——松方財政改革,力圖從經濟和財政層面,來說一說日本為何會在能夠在近代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國家?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松方正義(1835-1924)

貧苦出身的“財政高手”

1835年,松方正義出生於日本的鹿兒島(薩摩藩),幼年時家境貧寒,13歲時成為了孤兒,寄居在親友家裡。少年時代的松方精於劍道和弓術,幼年坎坷的精力使得松方養成了刻苦勤勉的作風。

明治維新前,松方跟隨薩摩藩主島津久光,成為藩主的近侍,經常往來於京都和大阪之間,期間還參與了“寺田屋之變”和“禁門之變”,後來他的才能逐漸被大久保一藏(後來改名為大久保利通)所賞識,開始追隨大久保。

在激盪的明治維新運動中,松方並非是維新運動的“志士”,也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在維新期間,他只是負責維持長崎地區的治安。維新成功後,松方在明治政府內先後任職知縣、勸業頭、租稅頭等職務,期間其政績卓著、兢兢業業逐漸顯現出了其在理財和財政方面的才能。

1878年,43歲的松方終於如願以償的前往歐洲去考察各國,松方作為法國博覽會事務副總裁的身份前往西歐,期間他重點考察了法國、德國和比利時等國。這次的西歐之旅對後來松方正義在財政方面的思想理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明治時代前期混亂的財政經濟狀況

明治維新雖然成功了,作為德川政權的繼承者,明治政府在接收德川幕府所有政治遺產的同時,也不得不同時接手德川幕府留下來的經濟爛攤子。

由於德川幕府時代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是地租稅,財政收入相對單一。伴隨著西方殖民勢力的入侵,日本的封建經濟體系被進一步瓦解,商品貨幣經濟逐漸的滲入日本社會,對原有的封建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另外幕府的財政開支也越來越多,而收入卻沒有增加,這就造成了財政上的困難,政府經常入不敷出。為了緩解財政困難,很多藩便開始發行各種紙幣名曰“藩札”。大量的“藩札”出現雖然一時間解決了當下急迫的經濟問題,但是長期來看,這些更加劇了日本金融和經濟上的動盪和不安。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藩札


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為了應對戊辰戰爭和西南戰爭(西鄉隆盛的叛亂),政府開始大量發行各類紙幣和公債。日本的各類銀行也大量發行銀行紙幣,一時間造成日本的貨幣制度極度的混亂。

加之,日本政府在早期官辦企業上的經營出現連年虧損、鼠疫爆發、米價騰貴等又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等原因,日本的財政和經濟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

三種不同財政治理理論的提出

面對國內經濟環境的窘境,明治政府內部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治理理念。

首先,是時任藏相大隈重信提出的大舉借外債5000萬日元,作為回收國內紙幣的準備金,並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建立橫濱洋銀交易所平抑洋銀價格。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早稻田大學的校長大隈重信


其次,是巖倉具視和大木喬任等,提出的地稅米納論,他們認為,當今的財政困難都是因為土地稅收的貨幣化造成的,認為將土地稅恢復為實物大米繳納制度,便可解決當下的財政危機。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巖倉具視早期明治天皇的右大臣

最後,便是松方正義提出的緊縮財政理論,1880年6月松方正義在《財政管窺概略》中明確反對向外大量借款,主張緊縮財政,依靠節約開支來解決困難。

最終,大隈重信因明治14年政變而下臺,外加之前其實施的財政政策失敗,大隈重信的積極財政政策沒有出臺。而巖倉具視的理論因為帶有有明顯的保守性和落後性,最終被否決。剩下的就只有松方的緊縮財政政策了。

天皇約談了松方,並對松方給予了充分的信任。松方正義也表態,就算自己被暗殺也要盡全力拯救日本的財政和經濟。至此,使得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國家富強的松方財政即將展開。

松方財政

在否決了大隈重信5000萬美元的舉外債計劃後,松方開始勒緊明治政府財政支出的“腰帶”,開啟其宏大的財政計劃。

松方首先對於日本混亂的貨幣發行現狀進行整理,一面利用歲入盈餘和準備金來銷燬紙幣,一面積極積累正貨。在此期間,松方力主建立了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並一舉剝奪了日本其他商業銀行發行紙幣的權利,一舉統一了日本的貨幣發行。

松方在減少支出的同時還新開立了一些稅種,如醬油稅、糕點稅等消費稅,擴大了政府的財政來源。在增加的財政收入之中,松方又拿出其三分之一用於繼續銷燬紙幣。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在處理原有的官營企業方面,松方採取了“官業下放”的政策,將部分工廠、礦山等官營企業,交給與政府之間存在特殊關係的民間企業經營。使得明治政府卸下了原本為了維持這些企業運轉所承擔的巨大財政壓力。

松方財政改革還奠定了日本貨幣銀本位制的基礎。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松方與大隈組成了新一屆的“松隈內閣”,並在1896年推行實行了金本位制,日本的財政治理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松方財政的影響

松方財政,有效的保證了日本在經濟上的獨立,試想如果按照大隈的做法舉借鉅額外債,當時尚處於不平等條約體制制約之下的日本,很難在經濟上保證自身的獨立。松方財政扭轉了日本自幕府末期以來的財政混亂局面,使得日本的財政狀況獲得了根本性的好轉。

但是,松方財政也使得米價下降,農民階級迅速破產,社會矛盾激化,產生了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松方的改革還在客觀上促進了日本產業革命的出現。

松方財政改革還使得日本金融業的借貸利息大幅下降,這樣便將充斥於日本社會中的投機思想,重新拉回到理性的實業投資上。

總之,松方財政在日本的經濟發展史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日本近代財政改革的開端。松方正義也被譽為“日本財政改革之父”。


松方財政——近代日本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步驟

反觀大清,不斷的對外借款,使得大清的財政不堪重負,始終無法形成獨立的財政系統。最終,在惡性循環的對外借款和糟糕專制財政政策影響下,整個滿清王朝被徹底葬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