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一個人的成功,能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巨人的肩膀”。


就像騎自行車和開汽車,同樣的時間,汽車一定跑的比自行車遠。


這就說明,平臺對一個人的能力體現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好的平臺會放大一個人的能力,而一個壞的平臺會壓縮一個人的能力。


但平臺的力量是隻屬於平臺的,在平臺的加持下,再大的成就也不完全屬於個人。


所以,人還是要看清自己,不偏不倚,不驕傲,不自卑,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提升自己。


把平臺當本事,當離開平臺後,註定一無所獲。


01

“你是誰”


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事半功倍。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碌碌無為,也不要妄自菲薄,不敢嘗試,平庸一生。


之前看過一個小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


山上的寺院裡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裡辛苦拉磨,天長日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


它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該有多好啊!


不久,機會終於來了,有個僧人帶著驢下山去馱東西,他興奮不已。


來到山下,僧人把東西放在驢背上,然後返回寺院。


沒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它頂禮膜拜。


一開始,驢大惑不解,不知道人們為何要對自己叩頭跪拜,慌忙躲閃。


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如此崇拜我。


當它再看見有人路過時,就會趾高氣揚地停在馬路中間,心安理得地接受人們的跪拜。


回到寺院裡,驢認為自己身份高貴,死活也不肯拉磨了。


僧人無奈,只好放它下山。


驢剛下山,就遠遠看見一夥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心想,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於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


那是一隊迎親的隊伍,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


驢倉皇逃回到寺裡,已經奄奄一息,臨死前,它憤憤地告訴僧人:


“原來人心險惡啊,第一次下山時,人們對我頂禮膜拜,可是今天他們竟對我狠下毒手。”


僧人嘆息一聲:“果真是一頭蠢驢!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的佛像啊。”


古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門楣,有一句著名的神諭:“認識你自己。”


加在一個人頭上的光環太多,他就會慢慢的迷失自己,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要到哪裡去。


所謂的人脈和資源,有的時候就是一種假象,真正能夠幫到你的,只有你這個人。


平臺只是敲門磚,如果能力和資源不符,那些外在的條件只能是海市蜃樓的存在。


就像李尚龍在《要麼出眾,要麼出局》中說的那句話:


“別把平臺當作你的能力。


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離開平臺剩下的,才是你的本事。”


社會是很現實的,唯有認清自己,把握機會,不斷向上,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02

眼高於頂,只會一事無成


平臺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絕不是一個人的成就。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結果往往是你狼狽不堪,平臺依舊風生水起。


很多公司都會有一些“明星員工”,但這些員工在離開公司後,往往一事無成。


華為就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比如曾經的“華為太子”李一男,一度被外界認為是華為“太子”,被任正非視同“親兒子”。


1992年,華為準備背水一戰,開發交換機,這一年,李一男剛剛來到華為實習。


1993年6月,李一男研究生畢業,正式入職華為。


入職的第二天,便升值為華為工程師,7天后,升職為主任工程師,當時帶他的是華為的二號人物、同為華科大師兄的鄭寶用。


同為華科出手,同為理工天才,兩人的配合天衣無縫,斬獲13億訂單,華為從此走向輝煌。


這一戰,奠定了李一男的江湖地位,25歲即成為華為的副總裁,掌管著10億產品。


27歲成為常務副總裁,30歲的時候他已經帶領華為跨過200億的關口。


遺憾的是,少年得志的李一男卻敗給了自己。


2000年,李一男與任正非正式分道揚鑣。


他創辦了港灣網絡,瘋狂挖走華為的技術人才,搶佔華為市場。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華為隨即展開激烈的反擊:


“打擊港灣工作辦公室(俗稱:打港辦)”正式成立,任正非直接領導,親自坐鎮。


最終,李一男被打得節節敗退,港灣網絡被華為收購。


並不得不按照約定回到華為工作兩年。


曾經的“華為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後作為敗軍之將,工號“69066”。


自我膨脹,對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最終只會落得個一敗塗地的下場。


《三體》裡有句話: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無知,而是狂妄,過多的優越感會讓他們失去對自己的正確認知,傲慢的認為自己有和世界抗衡的能力。


在虛榮心中盲目前行,就會迷失自己,就會在膨脹的自信心中,被炸的粉身碎骨。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曲折中成長,在反省中改變,才能永遠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03

妄自菲薄,永遠難成大事


平臺是由人組成的,每一次平臺的成功,也是個人的成功。


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都有屬於自己的能力,太過小心只會適得其反。


在一個好的平臺上,我們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而不是全身心的依附於平臺。


就像馬雲說的:


“在阿里巴巴工作三年,就等於上了三年研究生,他將要帶走的是腦袋而不是口袋。”


身處一個平臺的眾人,水平都基本在一個層次上,而這時“狹路相逢勇者勝”,只有那些敢於突破,敢於提升自己的人才能脫穎而出。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有一個好的平臺。


當你踏入一家優秀的公司的第一步起,你就已經在成功了。


因為公司越優秀,門檻也就會越高,進去的難度也就越大,你能成功走進這個平臺,也就意味著你足夠優秀。


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人窮盡一生都在追求名校、名企的原因。


進入一個好的平臺雖無法決定你的一生,但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將直接決定你的人生質量。


而這時,聰明的人會及時調整好心態,做個不多想、不囿於吹噓自己、也不隨意消沉的實幹派。


我們既要感謝舞臺帶給我們的光芒,也要感謝那個努力登上舞臺的自己。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大浪淘沙剩下的金子,總會在屬於自己的位置,熠熠生輝。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


人生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既不沉迷於虛榮中,自我膨脹,也不在別人的光芒下,妄自菲薄。


路,永遠只能自己走,只有將一路的收穫見聞裝進自己的腦袋,這段路才算有價值。


不要在一時的迷霧中失去了方向,人生的主動權,能且只能把握在自己的手裡。


這個時代,所有隻靠平臺得到的光環,只是曇花一現,能力才是真的底氣。


所以,將提升自己作為座右銘牢記於心,這樣才能成為大浪淘沙所剩下的金子,閃閃發光。


與朋友們共勉。

瞭解這些,是為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世界

我們既要看懂世界,又得看清未來!

這是一個5000年從未有過的變局;

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夥人你有沒有想過?

邀請您加入 全國董事長(股權)線上學習群(僅限企業負責人)

馬雲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老闆的第一堂課 也是最後一堂課。如果你不懂股權,那麼你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6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

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今晚學習主題內容】:

1、股權該如何分配,哪些人可以獲得股份?

2、好朋友一起創業,如何書寫出資協議才能不傷感情,不起糾紛?

3、常見的分配陷阱有哪些?

4、股權激勵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5、如何設計一個讓投資者腦洞大開的商業計劃書?

6、如何通過以股權為紐帶,整合上下游資源?

7、如何在做好分股權但在治理方面不放鬆?

8、家族企業應該如何規劃企業股權結構,使企業有序經營?

9、如何將分錯的股份收回來?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1、授課主題:股權【對外融資,對內激勵】

2、開課時間:晚上18:30-21:00

3、學習形式:微信群內,語音+圖片+文字+一對一諮詢

4、學習費用:¥50元

5、學習成員:僅限企業董事長、總經理、股東、法人、CEO進群學習

6、您報名後老師會在二十四小時內聯繫您,請保持電話暢通!

成長途徑有兩個:上課和上當,不上課就會上當!

認知途徑有兩個:教育和教訓,不被教育就被教訓!

報名學習步驟: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手機號註冊進入,支付50元學習費用即可;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深刻)

關於我們:專注幫助企業落地位使命,線上課程舉辦三百多期,超過5萬名企業家好評如潮。股權在線學習一定讓你煥然一新,帶來超值的收穫!如果您全程學習完沒有任何收穫,本公司承諾無條件退還50元學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