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台湾学者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曾写道:“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

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所以中国父母,不管文化高低、贫富与否,到子女该结婚的年纪,都会焦虑起来,走上逼婚之路。而被逼婚的男男女女们,却不胜其扰,甚至因此抑郁轻生。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新闻经常报道这样的事:

被父母逼婚逼到生无可恋的36岁程序员,谈起对另一半的要求,竟直接表示:“没要求,是个女的就行。”

因为父母逼婚,男子一时想不开,竟然大年初一爬上高架桥意欲轻生。

父母为逼婚,把女儿送到相亲男家里过夜,男方半夜强奸未遂,女孩惊慌失措回到家,竟然被父母指责丢脸。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中曾指出:全国各地被逼婚率普遍在70%以上,25-30岁的被调查的青年中,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二三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因而面对“中国式逼婚”,被逼到逃无可逃的年轻人一般会做出这两种决定:一种是誓死反抗,我要嫁给爱情,我不愿将就,甚至不惜与父母闹翻;另一种是嫁谁都一样,听父母的话安心结婚生子。

乍一看,面对父母逼婚,似乎只有这两条出路,但仔细思考会发现,其实这两条出路都存在思维漏洞,我们来分析下:

反抗:我要追求爱情,没有爱情宁愿单身。所以父母催着相亲结婚时,就会下意识反抗,而这种下意识并非理性思考,是人类的自我中心思维在运作,人天性自私,所以思考问题时,会下意识先满足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利。因而反抗其实是犯了“自我中心思维”的错误,只考虑自己,没有考虑其他人。

顺从:这种想法和做法犯了“社会中心思维”的错误。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人多了,有些年轻人就会动摇,觉得既然大家都说结婚好,那就结婚吧。随大流的行为,并无理性思考在里面,更多的是对群体大众的盲从。所以有些人盲目结婚后,就会后悔。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那么,我们要用怎样的理性态度,来面对“中国式逼婚”?

其实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父母,都不能片面论断是非对错。我们要学会用理性思维,也就是批判性思维来思考整件事,而不是只会盲目从众,或者肆意反抗。

这本《批判性思维工具》就是锻炼我们批判性思维的最好工具书,它由领域权威专家撰写,为读者提供了终身学习、理性、自律生活所需的智力工具。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批判性思维工具》的作者有两个,一个是理查德·保罗,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他建立了批判性思维中心、国家批判性思维论坛以及国家批判性思维学会,曾组织、主持过20次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另一个是琳达·埃尔德,是批判思维领域的知名作家,也是教育心理学家,善于剖析人性,解读思维。

在《批判性思维工具》里,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详细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如何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以及一个好的批判性思考者应该是什么样,帮我们熟练掌握并运用理性思维工具,从而把握职业生涯和人生,乃至把握自己的种种情绪,不盲目从众,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下面我就从《批判性思维工具》出发,来谈谈用怎样的理性态度,来面对“中国式逼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工具》绪论里说:“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包含三个维度:分析、评估和创造性

。”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如果你的思维方式太偏激,你就会屡受挫折,如果你的思维方式太惰性,你就很容易随波逐流。

因而面对“中国式逼婚”,不要轻易地就去对抗,也不要随意听从父母,盲目结婚,我们要学着用批判性思维来理性看待这件事,才能做出理性决定

。具体做法如下:

一、主动审查自我非理性思维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因为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比如我们不会觉得自己反抗父母“逼婚”的做法是错的,反而会觉得这是捍卫自我的“婚姻自由”。

所以要想理性面对“中国式逼婚”,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自我思维的局限性,主动审查自我的非理性思维。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当我们面对父母“逼婚”,下意识反抗时,要意识到我们被逼迫而产生的愤怒或许并不理性,意识到不理性的想法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理性思维来阻止这些不理性的想法,比如问问自己“父母逼婚完全是为了自己面子?父母逼婚的背后有没有藏着对我的关心?为什么父母一逼婚我就烦,真的是因为我想要爱情?”

通过这种自我审查,我们会发现非理性思维背后藏着的真正动机,从而敞开心扉与父母和解,找出更好解决父母“逼婚”的方式,而不是不管不顾的反抗。

二、培养思维的公正性

《批判性思维工具》里说:“思维公正性要求我们同时拥有思维的谦逊、勇气、换位思考、正直性、坚毅、自主性和对推理的信心等特质。”

在这里我们只谈论思维的勇气、换位思考以及自主性三项特质。

1、思维的勇气

具有思维的勇气意味着你能够公正面对各种意见、信念和观点,即使这会让你感到痛苦。

当你被父母逼婚时,不要总是下意识和他们对抗,尝试着忍受内心的不快,耐心与父母进行一次深谈,或许父母的想法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自私。

我们不能不加批判的接受外界的所有观点,也不能不加思考的反对父母的所有想法,要意识到那些被社会认为是危险和荒谬的观点中,往往也会包含一定真理。就像很多人分析父母“逼婚”行为,是满足自我的自私行为,但其实我们理性思考会发现,其实父母“逼婚”的初衷确实有为我们好的因素,并非完全为了他们的面子。

所以要想培养思维的公正性,我们必须培养思维的勇气,只有具备思维的勇气,在面对与我们强烈冲突的观点时,我们才会不畏强权,认真审视自我的欲望与需求,从而做到思维的公正性。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2、思维的换位思考

当我们反抗父母“逼婚”时,想到的往往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却从来没有设身处地想过父母心里的感受,这就是欠缺思维的换位思考。

因为没有站在父母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当父母催促相亲时,我们会不耐烦敷衍甚至激烈对抗。无论敷衍还是对抗,这两种行为对父母都是不尊重的,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也就无法做到公正对待。

不过,学会换位思考,并不意味着你要顺从父母,而是就算父母“逼婚”的目的不单纯,比如“出于面子、怕丢人”,你也能够理性对待和讨论,而不是一味发脾气争吵。

3、思维的自主性

《批判性思维工具》里说:“思维自主意味着坚持用合理的标准进行思考。这意味着自己要对事物进行思考而不是不加判断地接受别人的观点。”

有些人一提起相亲就觉得厌烦,这种厌烦未必是内心的真正想法,这种厌烦可能是受大众媒体的影响,因为各大公号不是宣扬“没有爱情的婚姻不长久”,就是吐槽各种奇葩相亲男女,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有些年轻人一听到父母催促自己去相亲,潜意识里就想反抗。

但实际上,我们稍微思索就能意识到相亲不一定会碰到奇葩男女,也可能会碰到一生良缘。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所以当别人吐槽相亲时,不要盲信盲从,要亲身实践过才更有发言权,而且就算你相亲碰到过奇葩男女,也不代表下一次相亲还会碰到,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偏听偏信。

思维的公正性,会让我们认识到自我偏见以及非理性思维习惯,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三、控制思维中的社会中心倾向

社会中心是自我中心的延伸,指的是人类自然以所在的群体为中心,以自身群体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万物。

一个一线城市的女孩,受大城市晚婚晚育,女性要独立自强的观念影响,面对父母“逼婚”时,可能态度更激烈,更容易反抗父母。

而一个十八线小城市的女孩,看到周围同龄人都已结婚生子时,面对父母“逼婚”,可能就轻易服从父母,安心结婚生子。

这两种对待“逼婚”的不同态度,其实就是我们的社会中心思维在运作,从众心理影响下,我们很容易模仿我们所在群体的行为举止。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思维中的社会中心倾向,仔细分析你所属群体对你生活的影响。然后你才能明确判断出面对父母“逼婚”时你的态度,究竟是出于群体影响,还是内心真实想法。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只有明确这一点,你才能理性面对父母的“逼婚”,不会盲目服从,也不会一味反抗。

四、推论要以理性假设为前提,切忌过度推论

推论与假设是思维的两种成分,在《批判性思维工具》里,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指出“推论是思维的一个阶段,也是个体根据一些正确或看似正确的命题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假设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是推理前提的信息,它通常是指我们先前学习过并不会质疑的知识内容,是我们信念体系的一部分。”

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假定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并不自觉将这些信念作为假设,根据这些假设做出推论。

面对父母逼婚时,我们常冒出来的想法是“父母那一辈人往往是媒人介绍相亲结婚,没有自由恋爱,所以他们不懂爱情。”以这种想法为前提,我们自然而然推论出“因为父母不懂爱情是什么,所以他们逼婚的行为可恶又无知。不懂爱情的人凭什么劝别人走进婚姻,所以我不愿听从他们。”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但实际上“什么是爱情”并没有固定定义,或许父母也有爱情,只是和我们想法不一样。

经过理性思考,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做的推论很大程度上是受我们的个人立场与基本假设的影响。因而我们经常无法正确推断他人通过语言想要传达的意义,甚至会有过度推论的倾向。

比如我们尤其讨厌七大姑八大姨的“花式催婚”,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的“花式催婚”里,藏得不是爱与关心,而是奚落与嘲笑。其实这种推论就是过度推论,确实某些七大姑八大姨“花式催婚”时不怀好意,但不能因此推断出所有亲戚对你婚恋状况的关心,都是居心叵测。

《批判性思维工具》里说:“我们的潜意识往往倾向于将自身察觉到的观点视为绝对正确,而总是忽视个人观点偏向性的局限。”

只有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我们才会以理性假设为前提重建推论,从而可以多角度审视事情,由此获得更开阔的思维境界。

当我们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父母的“逼婚”时,就不会再一味反感父母催促去相亲的行为,而是理性对待,“去或不去”都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非与父母的赌气所为。

当我们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七大姑八大姨的“花式催婚”时,或许就不会再怒火中烧,而是一笑而过。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当我们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中国式逼婚”时,会发现面对“逼婚”,不止顺从和反抗两条出路,还可以选择理智冷静和父母沟通,告知他们你的真实想法,然后再有所决定。

当然你和父母的沟通未必会凑效,但就算沟通无效,你也不要意气用事,随便结婚或者意欲轻生,你要做的是始终坚持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事情,才能理性决定婚姻大事。

看到这,你是不是发现批判性思维很有趣,没有想象中那么抽象。

被父母逼婚,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学会批判性思维,教你理性对待

确实,批判性思维并非远离生活的抽象名词,跟着《批判性思维工具》,学习各种理性思维工具,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理性决策,成为生活的大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