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香溪洞之冬 文


【语音版】香溪洞之冬   文/胡树勇

冬日正月,步行安康之香溪洞,有零星感悟,用文字记录。忆我往日之游香溪洞,数十年来,大约五六次,记忆不深,略记大概,其中一次登天梯有印象,一次进庙宇有印象,一次在山附近农家乐就餐有印象,一次在头天门参加一个活动有印象。

  此次游香溪洞,恰逢城区刚刚由烟花爆竹引起的浓重雾霾稍稍减轻之日,颇有霾里寻净之意,亦为空中寻道之念。乘车至香溪洞山前,下车开始向沟内步行。道有车道和步道二道,此二道并肩而排。步道口立一小块石头,上面镌刻“福道”二字,为任法融道长所题,此福道即为新修的步行道。步道宽不足两米,有大理石护栏一边与车道相隔,一边做凌空挡护。所谓新修也是相对于几十年前,那时候还没有这水泥筑起的桥梁式的人行道,现在这些水泥或者大理石护栏好些都开始附着绿绿的青苔,时间已然不短。一路向上,步道上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间或有骑山地自行车的人从上向下骑来,吓人一跳,赶快躲避。

  稍稍了解安康历史的人都知道香溪洞是安康城外为数不多的景区之一,实为汉滨古八景之一。从地形上来说,安康是个小盆,自从安康城居南而建以后,江北的山林就感觉离城很远,而从安康的新城到南边诸山就相对近许多。想来安康城里的前辈闲暇放松心情之时,到附近山间四处搜寻清雅之地,大概只有香溪一脉山川可供修身养性。由此代代相传营造,给香溪洞留下道家山水及许多传说和美名。

  走到天梯前,大家不再登高,而是从天梯沿谷道而下。一路行来,良多野趣,方知香溪洞之妙乃在小巧乃在幽静乃在峡沟之林木浅溪。沟底小径,游人稀稀拉拉。枯叶覆盖山溪,小溪时隐时现,两岸树木耸立,有伟岸之雄姿,全然不见山上俯视之小冠。原来欲见树木之真态,乃要放下身段走下沟来,方可见到林之众样,树之本态。小道曲折,有曲径通幽之处,也有豁然开朗之地。最喜两岸几处放倒朽木,其身段已由整树截断,肆意横竖,自然撇捺,青苔附其身,绿毛衣其被。另见一用石片在溪中砌成的引溪小瀑,雅致跌宕,古意从中溢出。过微型拱桥,拐过一弯,见几艘小船,前方有静静湖水,两岸树木,倒影湖上,此为香溪湖湖面。穿过香溪湖水库大坝,从水库另一边小道而下,在干涸的河床道上行走,只见河床上茅草丛生,枯黄一片,苍茫冬景,颇生寒意。忽见路边草丛中,有丛丛野菊花绽放,亮黄的花朵,在冬天的香溪洞中显现出冬天的脚步已近尾声,春天的色彩正在渐次来到!

  沿一条水泥路向上再返福道步道,在沟口处遇一中年男子正在用弹弓从路外向路内的山坡击射,啪啪作响。另一男子坐在道边正在玩手机,旁边树枝上悬挂着三只鸟笼。玩弹弓、遛鸟,山外少见,香溪可见,大概也是一种古意。

  走一条道记住一个人。明成祖命礼部尚书胡潆踏遍名山大川,到香溪洞有诗云:“枝头小鸟语间关,野径无人自往还,扶杖过溪临绝壁,石桥空听水潺潺。”他寻的是张三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