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對於我的來訪者薛女士來說,2019年已經是42歲的她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第12個年頭了。她曾自嘲道,“我是屢戰屢敗,更是屢敗屢戰的典範。“

說實話,薛女士的考研目標並不是國內985、211這樣的名校,她說,“堅持這麼多年的目標只有一個:有學上、有書念!”

薛女士說,她的丈夫曾嘲笑她,“再堅持堅持,沒準跟咱兒子一起考研了!”但她卻不以為然,很有把牢底坐穿誓不罷休之勢。

相信很多人在此都會有這樣一個聲音發出:一個人堅持一件事情長達12年都沒有實現心願,為何不選擇放棄卻還要在中年之際繼續堅持“較勁”,拼的是什麼?較的又是什麼呢?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拼命“較勁”的背後成因

一,家庭因素

1,重男輕女家庭的影響。

“重男輕女”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是與私有制、男權制地形成而形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出現,封建制度的確立,此種思想逐漸被確立和延續下來。

薛女士就出生於一個嚴重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她有一個比她小三四歲、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的弟弟。在她五六歲的時候就因為母親的格外偏袒,萌生過離家出走的念頭。

上中學期間,薛女士在母親的一再要求下選擇了自己並不喜歡的護理專業。後來,母親又屢次催婚併發出最後警告:如果不在30歲前結婚就斷絕母女關係。這樣才不得不匆忙相親、三個月後領證、婚後一年就有了孩子。

問其感受,薛女士咬牙切齒道,“我不想結婚、更不想要孩子,我是被逼的!我要讓我媽看到我是為了她才不幸的!”

  • 重男輕女家庭走出來的女性:容易形成不夠健康的人格特質。重男輕女的父母由於從小對女兒在情感方面缺乏敏銳的感知力,並且只會把“好”的部分給兒子,所有“壞”的部分都投到女兒身上,很容易造成女孩心裡的敏感與強迫,擔心自己的不夠“優秀”、不夠“令長輩滿意”真的有一天會成為拋棄自己的理由,所以不斷讓自己努力再努力,變得“優秀”。

然而,在這種女孩成年後會出現家庭對我越不公,我為家庭付出反而越多的現象。可悲的是,這樣的女性通常都是在用“生命”付出,這種病態的付出只為追求父母的一個“還行”的肯定而已。

從情緒體驗角度也能感受到不夠好:常處於抑鬱、焦慮和憤怒等負面情緒中;

在人際關係方面,

也會由於情緒不穩,容易造成在極端親密和極端對立之間互相劇烈地變動,讓人無所適從

性格上也時常會讓人有戾氣之感:通常看似溫吞、柔和的性格下面埋藏著一顆難以撫平、焦躁且衝動的心。

在職場中,你會感覺這類女性待人接物的方式是“畢恭畢敬”的,但卻總會給人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排斥感。慢慢感知才會發現,她們最擅長使用的是“被動式攻擊”的方式,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算計”。

因此,一個孩子如果每天都活在負面的狀態中---“被拋棄”的誠惶誠恐中,每天把全部關注點都集中在“我是否值得被愛”上,她是否還有多餘的精力放在自己做事的內容和意義上呢?

答案是,或許有難度!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 重男輕女家庭對於女性的精神荼毒:嚴重自卑感的形成。

著名的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寫道:父母和成人的態度會讓孩子相信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是討成人歡喜,要麼是令成人不快。

所以,兒童會得出這樣的印象:他是個無名小卒,沒有權利;他是生活的裝飾品,沒有發言權;他必須謙恭有禮、安安靜靜。

對於一個生長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來說,每天都要活在父母的評價之中,長期地批評和指責極易導致攻擊轉向自身。對於軟弱感、渺小感產生強烈的認同,同時,也無法看到自身存在的任何價值。

如同薛女士,很難從她嘴裡聽到一句自我肯定。公司發福利的時候,她都會選擇一個最不起眼的地方,生怕領導看到她。當問及為何不主動領取的時候,她說,“我沒做過什麼,不值給我好的”。

很難想象,一個“生”來就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值”的人,又怎能相信自己考研可以獲得成功呢?

薛女士的學習經歷和生涯規劃也很特別:中專學的是護理專業,做了近十年的護士;專科機電專業;本科讀的是英語專業;而研究生卻執意要考法學,而她曾經從事過最長的工作卻是保險銷售員。

這種兩三年一換的工作方式,也能看出薛女士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她並不能信任自己有能力可以在一個領域深耕,並能夠獲得相對滿意的經濟收入和自我的價值體驗。

  • 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悲哀:難以消退的母女關係“衝突”。

著名的依戀理論創始人鮑爾比在他的著作《依戀三部曲之依戀篇》中提到:不安全的依戀對於孩子的殺傷力極大,因為孩子不會認為是母親的原因導致的,而會主動“承接”母親的不好歸為自己所有,這樣母親就是完美的,孩子就是“壞”的。

不要被這種孩子(特指女孩)表面的乖巧、聽話所“矇騙”。因為這種類型孩子的服從只是形式上的,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不配合”讓你體會到“挫敗”感。

薛女士及其母的互動關係可以說明這一現象:表面上,你讓我做的,我都服從於你。但是,過程一定會搞得很悽慘,並且最後的“結果”也一定不圓滿。

所以,婚可以結,但日子過得幸不幸福,就不是母親說得算的了。

通常,“恩怨母女”的關係存在壓制與反叛的關係,母親通過權力施壓控制,女兒會通過“整慘”自己來達到報復母親的目的。相互糾纏,彼此配合,一齣戲缺少誰都不成。

所以說,越是看似衝突激烈、越是愛恨情仇體驗深刻的關係,反倒越是誰也離不開誰的關係,夫妻如此,母女亦然。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二,個人原因

1,將“無能”發揮到最大化:投射性認同的需要

投射性認同:由精神分析大師克萊因提出,認為一個人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作為反應行為模式。即我把我的想法投射到你的身上後,我會“引誘”你要用我“教”給你的方式進行回應。

薛女士有一個使用十多年的時間表:

每年的1-2月孩子放假,所以在家陪讀之際學習;

3月開始找零時工作,一邊掙錢一邊複習備考;

到了9-10月份,隨著報考臨近,再辭職、泡圖書館複習;

10-12月份是備考期,除接孩子放學,每天覆習時間保持在6個小時左右。

薛女士不可謂不用功,甚至可以看得出,她是在用全年的時間進行備考複習。但為何連每年的國家線都無法通過呢?

不難理解,如果讓一個卑微的孩子舉著“背叛”母親的大旗,還不斷吆喝著要推翻母親這座“帝制”,這樣的孩子首先需要具備的就是勇氣。

然而薛女士卻不敢有絲毫撼動母親對自己“鄙視”的念頭。對母親最大的“效忠”就是“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失敗者),所以必須在人生各個方面都要失敗,方才對得起母親。

所以薛女士很“成功”地獲得了人生的各項失敗:與丈夫長期的分居生活、兒子與母親的疏離、工作的動盪與反覆。原本把所有翻盤的機會都寄託於考研,但最後學業也同樣是年年失利。

日劇《被嫌棄的松子一生》中那句著名的“生而為人,很抱歉”讓人著實淚目。由於松子小時候被父親忽視與苛責,所以用畢生時光去尋找愛,最後發現每段感情她都認真投入,卻無法獲得任何一段“完整”的愛情體驗。

事實上後來53歲的松子意識到父親並沒有想要拋棄她的意思,妹妹也在生命最後階段呼喊她。她並不是一個“沒人要”的姑娘。

同樣被父母嫌棄的薛女士,不斷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不行”。但相反,她同樣也想破除“詛咒”,看到曙光,證明自己“值得被愛”,母親只是在用她的方式“關注”自己的女兒。

2,擁有高學歷:滿足母親潛意識願望地達成

看上去薛女士的母親很希望女兒是一個聽話服帖、老老實實可以和老公、兒子一起過小日子的小女人。為此事她不止一次地遏制女兒在學習上的“拼搏”,也一心想要打消女兒考研翻身的理想,只求她工作穩定,相夫教子就好。

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身上使用的事與願違的這種“伎倆”

很多家長期望孩子學習好,所以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等。奇怪的是,這樣的孩子通常學習成績反倒不太好。

筆者有位朋友的父親是某著名學府的物理教授,但是他兒子就是物理考試不及格,其他成績還都不錯,尤其是文科寫作方面更是一枝獨秀,在省市都拿過不少獎項。

這類父母或許當初可以讓自己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他們與學習之間的關係卻出現了問題,學習之於他們可能並不是幸福快樂的源泉,可能更多的是壓力和責任。

所以看上去逼迫孩子好好學習的家長,其實潛意識是在告訴孩子“不要好好學習”。

薛女士的母親的“肺腑之言“也有期盼與不甘的意味在其中。

這些品質無一例外地都賦予在了女兒的身上:她越想按住女兒,希望她成為一個家庭主婦的時候,她就越是在鞭策女兒去實現母親未能達成的心願。

看似是薛女士在違拗母親的意志,但是深層看來的卻是妥妥的認同——代替母親活出壓抑的部分:

薛女士說告訴我,母親一輩子也深受“重男輕女”思想地毒害,為了整個夫家耗費了一生的心血。母親年輕的時候最渴望就是有個學歷,這樣可以讓夫家高看自己一眼。但是自己沒讀過幾年書就去結婚生子了,常常抱怨為此感到遺憾。

女兒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在幫助母親達成“心願”,雖然意識層面的母女關係是“相愛相殺”的,但是潛意識中卻深感母女的心是相互鏈接在一起的。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要如何放下“較勁”並與之修通

1,識別意圖,劃清自我邊界

在嬰兒階段,如果母親比較忽視照料孩子的話,或者母親與孩子關係過於黏膩的話,很可能會在孩子想要獨立的時候無法獨立,對於孩子有意願表達自己的時候,也無法表達自己想要表述的想法。

如果母親的邊界不夠清晰的話,母親聲音的影響力會很快內化為孩子自身的一部分,對於孩子的意識和行為都起到了“操控”的作用,孩子自己的聲音也隨之被母親的聲音所取覆蓋,以至孩子最終無法完成自我的獨立。

如果孩子可以識別出內心的聲音哪部分是出自母親的,哪部分是來自自己的,劃出屬於自己的“地盤”並加以捍衛,尊重自己的選擇的話,母親的聲音會逐漸由強轉弱,而自己所掌控的面積會越來越大。

2,聽取不同評價,改變自我認識

如果女性想要多角度地瞭解自己,需要換個環境,多聽取來自不同視角下的聲音,或許可以發現:自己可能並沒有母親評價的那麼差,在旁觀者眼中甚至是很好的。

其實,薛女士在工作單位也得到過很多同事們的肯定,他們評價她人善良、做事認真、有大局意識等。但這些聲音都被薛女士自己一一否定,她堅決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

心理諮詢中對於諮詢效果評估很重要一環是:讓來訪者身邊的重要他人以及熟識的人對來訪者的狀態進行評估。

所以如果要聽外在評價,不妨多聽一些瞭解你的人對你的評價。人本身是多面且立體的,怎可能只有孤立的一面,辯證唯物地看待自己才是最全面的。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那麼,我們要用何種方式與這個外在世界打交道呢?

1,猜想可能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擁有高學歷和高收入,但是在這個社會中最後所有的競爭都會歸為:人格層面的競爭

殘酷的是,缺乏健康人格做基礎的高分學生,最終必定會在競爭中以最慘烈的方式敗北。

譬如,我們都非常熟知的林森浩事件(復旦大學投毒案),一名學習成績相當優異的大學生由於變態性的嫉妒心理作祟,導致最終兩個家庭的悲劇

對於個人而言,健康身體和健康心理才是社會發展需要的最佳人選。

2,我們擁有多種選擇人生方式的權力。“較勁”的意義也是為了不負此生,不管是繼續堅持考研還是放棄,都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所以,讓自己看到不是隻有考研這一條可以讓自己獲得自由、尊重和愛的需要的,其實還有很多途徑可以打破我們自我劃定的侷限。

並且要讓自己看到尋找關係上的認同比不斷考研要更直接有效

3,作家肖復興曾經說過,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事叫人無怨無悔,在我看來,那便是在童年有遊戲的快樂,青春有漂泊的經歷,老年有難忘的回憶。

有過“滿足”與“經歷”的人生就不失敗。

願每個人不負此生,不負好時光。

42歲,12年考研之路,屢考不中:失敗人生到底是在跟誰“較勁”?


文中諮詢部分已做過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