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三个月前,我国暴发了一场凶猛异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经过举国上下的协同奋战,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今天,高三年级的同学们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宅在家中的这三个月,令每个人终生难忘。经历了这场疫情,每个人,特别是青春少年,都会产生一种要更好地了解历史,更好地规划人生的愿望。

因此,在这开学的第一课,我们想跟大家聊一聊,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人类是如何在与瘟疫的斗争中书写历史的。

目前,这场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深刻改变今日世界,并以沉重的方式载入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与疫病抗争的历史。而传染病,正是微生物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几千年来,瘟疫与人类社会发生过太多的纠缠。




公元前5世纪


在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

古希腊雅典城邦暴发了

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早较详细记载的大瘟疫

这场瘟疫直接导致了雅典约1/4的居民死亡

使古希腊文明遭到重创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米希尔 《雅典鼠疫》




2世纪中期


伤寒、天花、麻疹

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

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

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1/3人口死亡

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

大大动摇了罗马帝国的根基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居勒 《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




6世纪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于公元541年在埃及暴发

接着迅速传播到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鼠疫在拜占庭帝国流行半个世纪

夺走了帝国1/4的人口

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

鼠疫沿陆海贸易

扩散到西欧与大不列颠

鼠疫所到之处,数千万生灵涂炭

欧洲由此落入了漫漫黑暗之中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尼古拉斯·普桑 《阿什杜德的瘟疫》




14世纪中期


鼠疫再次在中亚大暴发

并由此席卷欧亚非三洲

这次鼠疫来得更加凶猛

被人恐怖地称为“黑死病”

黑死病在欧亚非三洲肆虐数年之久

总共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彼得 《死亡的胜利》




15世纪末


随着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

天花、霍乱、淋病等瘟疫也接踵而至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

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有2000多万人

感染瘟疫后大量死亡

约100年后

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美洲大陆原住民感染瘟疫后大量死亡




19世纪


共有6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

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

仅仅印度

在不到100年间就死亡3800万人

欧洲则仅1831年一年就死亡90万人

故此

霍乱这场瘟疫被称为“最令人害怕、

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约翰·利奇 《霍乱滋生之地》




20世纪


1918年3月

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

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处军营发生流感

接着西班牙、中国、英国都发生了流感

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

患病人数超过5亿

死亡人数近4000万

相当于一战死亡人数的4倍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西班牙大流感疫情中收治的病人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戴着口罩准备参加救护活动的人员




回顾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不禁令人唏嘘不已,小小的微生物——病毒造成的种种瘟疫,给人类带来了多少苦难!但是,人类在一个又一个穷凶极恶的瘟魔面前,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奋起抗争。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世界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探索、积累出不少抗击瘟疫的办法和经验。

尤其是世界上唯一5000年传承不断的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中华传统医药学,在与瘟疫数千年的抗争中,取得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和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3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蛊”“疟疾”“疾年”等文字。在《尚书》《山海经》和《左传》中,都曾出现过表示瘟疫的“疠”字,说明在中国早期典籍中就已经记载了瘟疫的发生。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甲骨文中出现“蛊”字


自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中国古代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瘟疫的流行,但是由于中医采取了各种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在有限的地域和一定的时间内控制了瘟疫的蔓延。

中国传统医学应对瘟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01

东汉末年瘟疫大流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这部书记载了大量对于治疗瘟疫有效的方剂,其中很多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可靠有效的验方,一直沿用至今。

后世的不少名医,如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等,都是中国历史上为治疗瘟疫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医家。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02

第二种方法是隔离瘟疫传染源

瘟疫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中国古代的医师们面对瘟疫的侵袭,及时地采取了早发现、早隔离的预防措施。

《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说明至少从汉代开始,中医就已经采用隔离的方法来防止瘟疫的传播。

实践证明,这种隔离病人的方法对于阻断疫情蔓延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隔离病人是古代阻断瘟疫传播的重要手段


03

第三种方法是用免疫法来预防瘟疫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5%。人类历史上持续暴发的天花,导致的总体死亡人数远远超过鼠疫。

中国传统医学在宋代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预防天花,随后亚洲其他国家和阿拉伯医生也学会了此方法。

18世纪前后人痘接种法传到欧洲,1796年英国人痘接种师詹纳在此基础上发明牛痘接种术,成为有效对付天花的无害疫苗。

此后各种疫苗接种方法相继出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诸多瘟疫的暴发。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人痘接种法之一:痘衣法




在人类踏入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时刻,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骤然暴发并且迅速蔓延全球。诸多疫情严重国家都不得不拿出浑身解数,与之搏斗。各国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乃至整个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正在经受一场大考。

新冠病毒,是一个凶狠的人类公敌。它行踪诡秘、狡猾刁顽,杀伤力巨大。现在看来,这场疫情已超出了生物学意义上对生命的侵害范畴,而正在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带来全方位的重大冲击,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格局。

这场影响全球的疫情,呈现出的现实复杂性和历史纵深度,有力地确证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过的一个重大判断——“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站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高度上,充满自信也充满忧患意识,作出思考、谋划并展开行动。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当前,

我们既要努力巩固国内抗疫成果,

又要尽力支持全球抗疫斗争,

在这场百年未有的巨变中,

书写中华民族的博大情怀和历史担当。


END


来源 | 综合央视新闻网、中国历史网、学习时报、解放日报等

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聊聊人类战“疫”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