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願景還是危機

人工智能之:願景還是危機

01

對於人工智能對人類未來的影響,大體分為兩大類:烏托邦陣營和反烏托邦陣營。

在烏托邦陣營看來,我們很快能實現強人工智能,這是人類進一步拓寬智識和永生的機會。而反烏托邦陣營則表示了擔憂,如果人類本身成為超級智能實現某一目標的障礙,機器可以輕易甚至無意中將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不過李開復老師倒認為,萬能的超級人工智能在當前技術下還不可能實現。

02

實現強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基礎科學的突破,以及深度學習的一連串巨大進步。而科學研究本不是易事,基礎科學的突破更是難上加難。

相對於擔心人類文明面臨危機,李開復老更擔心人工智能以另一種方式破壞經濟和社會,即,一場涉及工作和不平等的危機。人工智能有潛力造成更大的貧富差距、大範圍的技術性失業、加劇全球經濟不平衡。

03

對於人工智能會不會造成大量失業,也有兩種觀點。

在樂觀者看來,技術可以提升人類的生產力,降低商品即服務的價格,而低價格意味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增強,這樣最終會增加對人類勞動的需求。有部分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也會產生相應的工作崗位,失業的這部分人可以進行工作轉型。從長期來看,技術進步從未真正引起工作崗位的減少或失業率的上升。它們否定因“勒德謬誤”而產生的可怕的失業預測。

但是從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的話,情況不一定那麼樂觀。人類從蒸汽機、電力和信息通信技術一路走來,從一開始的蒸汽、電力時代推動生產力和就業率提高,到信息和通信技術時代的生產力提高而工資和工作崗位停滯不前或下降。所以沒人能保證,提高了生產力還能為工人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或更高的工資。

人工智能與前兩次工業革命不同,它不會讓少數人完成高級任務,也不會將其分解成由更多低水平技工完成的小任務,它直接取代它能勝任的工作。

(小知識:通用技術,或稱GPTs,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即“正真的技術”,能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組織甚至社會結構,比如蒸汽機、電力、信息通信技術。“勒德謬誤”,一批19世紀的英國紡織工認為機器摧毀了他們的生計從而砸毀了紡織機表示抗議,但事實上社會工作崗位的數量和生活質量都穩定大幅提高。)

04

與之前的工業革命推動經濟轉型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在三個催化劑的作用下,經濟轉型將變得更快。

第一個催化劑是人工智能算法的易複製性。第二個催化劑是風險投資業(VC)的誕生。第三個催化劑是中國的影響力。由於人工智能偏重於技能,應用速度快,會對就業和收入產生不利影響。那麼哪些工作會受到衝擊?情況有多糟?李開復老師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越是低技能、結構化、弱社交、優化型,其越容易被取代,比如:卡車司機、洗碗工、出納/收銀、服裝廠縫紉工、餐廳後廚、放射科醫生(幸虧我畢業沒選擇去放射科)、個人信用評估、電話銷售、簡單翻譯、核保人、稅務助理等。

越是高技能、非結構化、強社交、創意或決策型等工作越不容易被取代,比如:理療師、老人看護人、髮型師、訓狗師、併購專家、CEO、心理治療師、社工市場公關總監等。

再就是,強社交,但是低技能、結構化、優化型,比如:餐廳餐飲服務、酒吧招待、豪華酒店接待、車上飲食服務、婚禮策劃師、理財顧問、遠程家教老師、導遊(現在很多景點直接使用藍牙耳機就可以聽講解了)、全科醫生、老師等,這類工作由於社交部分使得難以完全自動化,最有可能形成人類和機器共生關係。

最後就是弱社交、但是高技能、非結構化、創意或決策型,比如:建築工人、保安、家政人員、航空維修、出租車司機、水暖工、專欄作家、美術設計師、財務分析師、醫學研究員、藝術家、科學家等,這些雖然不太依靠社交,但是是人工智能的短板,此類工作消失的速度取決於人工智能能力的實際擴展。

05

人類將面臨兩種失業風險:“一對一取代”和“徹底清除”。

“一對一取代”指使用人工智能取代某類工作中的部分工作,比如可以完成倉庫搬運工工作的機器人;而“徹底清除”則從根本上重構整個行業,比如人工智能驅動的借貸公司,無人商店、餐廳等,因為這些公司就不會僱傭人類員工。

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老師漢斯莫拉維克提出了莫拉維克悖論:與一般觀點相反,讓人工智能模仿成年人高知識水平或運算能力比較容易,但要讓機器人具備嬰兒的感知和感官運動能力,則困難得多。李開復老師戲稱人工智能是“演算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人工智能自動化時代將首先對白領造成衝擊。相對於人工智能算法對白領導彈空襲式的衝擊,很多任務對機器人而言難度就大多了,機器人對體力勞動的打擊則接近於地面的塹壕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