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孔子人生哲學的精華,都集中在這兩句話中


《論語別裁》:孔子人生哲學的精華,都集中在這兩句話中

為紀念南師誕辰,老古文化推出【紀念南師誕辰公益活動】每月一本書,老古文化邀您共讀南師經典活動。活動期間,“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每月將有一本南懷瑾老師著述的有聲書免費播放,用戶可登錄“老古書屋”線上平臺免費收聽。


精彩摘錄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要影響得悠久而博大,不在於權力,而在於文化與教育。在這節書裡可以看到,這些弟子們對他,簡直捧成一個大黨魁。所以後來儒家稱譽孔子為素王,這是真正的王。所謂素王,是沒有土地、沒有人民,只要人類歷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權勢就永遠存在。

我有些朋友,其中學佛、學道,或打坐的來問我修道的工夫,我總是勸他們不要搞這一套,是有這種方法,但做不到,也不要想成佛成仙,一個人健康快樂的活著,死的時候乾脆利落,不牽累別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這是孔子說的喪事不敢不勉,就是在患難時需要朋友,否則人類交朋友有什麼意義?光景好的時候才來往,那不是多餘!光景好到處都是朋友。

孔子說不為酒困不只是喝不醉的意思。實際上人都在醉夢中,如果以哲學看人生,幾乎沒有一個人清醒過。愛情的醉,富貴功名的醉,沒有哪樣不醉。道家的呂純陽有兩句詩說:

浮名浮利濃於酒,醉得人間死不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這兩句話的文學氣息非常重,全部《論語》中,最富於哲學意味的,也就是這兩句話。

第一,道家思想方面,老子也和孔子這個觀念一樣,經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學。老子教我們效法水,中國有一句老話人往高處爬,水向低處流。老子教我們學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天下的水都向下流匯歸成大海。所謂下流,就是謙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棄,我則取之。人要有容量,像大海一樣包羅萬象。老子又教我們上善若水,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樣。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絕對乾淨的,髒的東西到水裡,都被水沖洗乾淨了。讓我們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養,效法水一樣,冰清玉潔,不受一點塵埃。

雖然容納了許多廢物、汙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質沒有變,而且永遠自強不息。

第二,佛家也說過水,我們看到流水,永遠只是一股流水而已。照佛學的分析,人的心理就和流水一樣,如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永遠在流,真的嗎?錯了。等於看到電燈光,說它一直亮著,也錯了。當我們看到一個浪頭的時候,事實上這個浪頭已經過去了,是接上來的另一個新浪頭,當在看到這新的第二個浪頭時,它又已經過去了。燈光也是一樣,當我們剛一打開開關時,所發出的光波已經消失了。我們的思想、感覺、年齡、身體,當一個鐘頭乃至一分鐘前坐在這裡的我,與此刻坐在這裡的我,已經不知道經過多少變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前一分鐘的我了。都過去了,像流水一樣,不斷的向前去。所謂江水東流去不回,歷史永遠不會回頭,時間永遠不會回頭。人生永遠像浪頭一樣,一波又一波地過去了,要想拉回來是做不到的。

講中國文化,第一部書就是《易經》,裡面就告訴了你天行健,宇宙沒有靜態,永遠是動的。中國文化並不主張靜態的宇宙。人生也是這樣,要不斷求進步。靜是緩慢的動態,沒有真正絕對的靜。

天行健是永遠強健地運行。君子以自強不息是教我們效法宇宙一樣,即如孔子所說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斷前進,也就是《大學》這部書中引用湯之盤銘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觀念,都要不斷的進步。滿足於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包括各方面很多意義,可以說孔子的哲學,尤其人生哲學的精華,都集中在這兩句話中,它可以從消極的、積極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就是西方也有這種情形,所謂英雄征服了天下,女人征服了英雄。

上面有一點偏好,下面就偏向了,這就是物必聚於所好的道理。

所以孔子這句話,是一個最高的目標。同時提高我們的警覺,凡是作一個領導人,不但是好色,任何一種嗜好,都會給人乘虛而入的機會,因而影響到事業的失敗。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一切的進德修業,都是如此。不但是學問的成功、道德的成功、事業的成功,原則都相同:不是進步,就要退步。沒有進步,停留在原地,也是退步。

這裡他所強調的,是指一切的作為,其成功或失敗,都在於一個人自己,不要推之於外來的因素。外來因素之所以形成,也是自己本身的關係。


老古書屋是“書香中國 經典世界”的重要項目,老古文化聯合光華教育基金、中國文化書院、復旦大學等機構,致力於將其打造為傳承經典文化的終身大學。老古書屋採用會員制,會員可免費收看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所有內容。快來一起追南師的新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