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值得現代人借鑑嗎?

所謂農村俗語,大都是前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其中有一些已經被時代所淘汰,而有一些則充滿了人生哲理和智慧,依然值得現代人借鑑。

比如這句“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

如果僅從字面上來解釋,那就是“吃飯之前不要訓斥孩子,睡覺之前不要訓斥妻子”。其實,這句話包含著教育孩子和夫妻相處的大道理。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值得現代人借鑑嗎?

“飯前不訓子”在教育孩子上有什麼意義呢?值不值得現在的家長借鑑?

前人之所以認可“飯前不訓子”,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解讀。

其一,糧食很寶貴,吃飯很重要。民以食為天,在物質匱乏的年月裡,我們普通人都是把吃飽飯當做頭等大事的,甚至我們以前還經常會用“吃了嗎?”來打招呼,這些從側面反映出吃飯對於普通人的重要性。而“飯前不訓子”,也是一種對吃飯和糧食的珍惜尊重,家長這樣做,也是在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懂得珍惜糧食和三餐。

其二,比起孩子長身體,教訓可以往後推。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飽飯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如果家長在飯前訓斥孩子,多半會讓孩子帶著壓抑的心情吃飯,孩子甚至會因為抽泣而少吃或者不吃飯。更有甚者,如果家長硬逼著正在抽泣的孩子吃飯,還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飯菜很有可能會卡到孩子,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於是乎,家長一般都不會在吃飯前訓斥孩子。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值得現代人借鑑嗎?

其三,飯桌前的家庭氛圍需要維護。想必一些家長會有類似的經歷,因為孩子淘氣不聽話,氣頭上會馬上訓斥,倘若在飯桌上,那暴脾氣的家長恐怕還會摔碗摔碟。本來只是一件小事,還可能讓另一半也發起火來,要麼一起“混合雙打”,要麼就是夫妻爭執吵架了。這種情況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有弊無利的,不僅很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讓孩子目睹了暴力。

綜上所述,“飯前不訓子”也值得現在的家長借鑑。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值得現代人借鑑嗎?

“睡前不訓妻”是夫妻相處的經驗之談,應當靈活變通地看待。

當然,因為這句俗語產生的語境是男人當家做主為前提,對於現在一些家庭貌似也不太合適。或許作為父親還能教訓幾句兒子,作為丈夫大都盼著不被妻子教訓就好了,哪裡還敢“睡前訓妻”呢?所以,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雙向的,“睡前不訓妻(夫)”。

這句話的現實意義有兩層:

其一,睡眠很重要,夫妻雙方千萬不要帶著負面情緒入眠。

倘若睡不好覺,會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會讓人產生煩躁情緒,對身心健康都是有弊無利的。夫妻雙方,即便有什麼矛盾,也最好不要在睡覺之前討論,弄不好就會情緒失控,爭吵不休,徹夜難眠了。倘若真心愛對方,那就應該給彼此一個緩衝的時間,或許第二天某一方想開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即便還有問題,那麼兩人心平氣和地談一談,總好過晚上互相折磨對方了。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值得現代人借鑑嗎?

其二,夫妻沒有隔夜仇,床頭打架床尾和。

臥室是夫妻倆比較私密的空間,有智慧的夫妻一般都不會選擇將負面情緒帶到這裡。相反,那些動輒將矛盾和情緒帶到臥室的,要麼夫妻倆一言不合鬧分居,要麼就是背對背地冷戰到天明。本來是可以緩解矛盾的地方,非要弄成擴大矛盾的地方,那夫妻之間的感情只會很受傷。這些,是前人的經驗總結,雖然時代在變,但和睦家庭裡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學會與時俱進、因人制宜地學習和借鑑前人留下的經驗類俗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要盲目照搬,也不要粗暴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