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人到越到中年,越能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人总是说婆婆不是妈,她没有生你养你,自然不如自己的亲妈那般疼你。是啊,婆婆毕竟是婆婆,她对我好,那也只是看在自己的儿子、孙子的面子上,不然她为何要对你好呢?更别说对你像亲生女儿一样了!

老公姐弟三人,家里排行最小,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毕竟是家里最小的。最小的孩子往往更得宠,加上老公的性格非常老实憨厚,姐弟间年纪相差也比较大,所以已婚的姐姐姐夫也特别照顾。

认识老公那会,正好遇到他父亲身体不好,得了肺癌,不久后就离开人世。婆婆也是个苦命的人,50多岁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家庭的顶梁柱。原本条件不好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婆婆家里有茶园,只能采摘茶叶维持日常生计及人情往来,几乎没有可结余的钱。

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那时老公的收入很低,所以在家里无法帮衬,自己又没有多少钱的情况下草草的办了婚礼。那会,离公公去世也就2年时间,我们没有豪华的婚礼,只是在他家简简单单办个酒席,就匆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一年后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婆婆便匆匆忙忙地从家里赶来照顾我的月子,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唯一一直忘不掉的温暖。婆婆把家里能带的全部都带来了,鸡鸭鱼蛋都有,甚至不辞辛苦的把米也搬来过来,因为她担心我们刚结婚,收入不高,能节省就节省点。照顾月子期间,婆婆很用心,想吃什么就做,定点定量。

虽然婆婆是农村人,但身上真的有很多的优点,勤劳,干净。每天一次地给孩子洗澡。她在这期间所做的,真的非常让我感动,所以那段时间我们相处也是非常和谐。

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突然家里添了2口人,压力自然就大了很多。老公提出要离职,另谋发展,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而且年轻,眼界比较低,加上手上没有结余钱,所以最终我们商量好做一些低成本的小生意,于是决定从摆摊卖菜开始。因为没有钱,租不起摊位,只能摆地摊。人算不如天算,碰巧那段时间开始城市市容市貌规划,禁止摆地摊,只能偷偷干。他起早贪黑,而我也刚刚出月子,一时还帮不上忙。婆婆看着也是心里着急,终于等到我出月子2个月了,我就带着孩子一起去摆地摊。

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人在穷的时候,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累,真的是你无法想象的。也就在这个时候,和婆婆慢慢有了隔阂,芥蒂。

第一次矛盾:

婆婆也是个性格要强的女人,她看到我和老公一直都不出去摆摊,她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她说:这么晚了还不去摆摊,还要做什么生意?之后几天不说话,在和我们生闷气。

这件事,让我心里产生了极大的不舒服的感觉。首先,我刚刚出了月子2个月,人家说伤筋动骨100天,伤了元气的女人至少也得休息100天啊,本该在家好好休息的人,却由于生活所迫,被逼无奈,硬撑着虚弱的身体去干活,结果还被嫌弃。

也是从那刻开始,我才意识到婆婆不是妈,她照顾你并不是把你当成自己人,而是她知道,对媳妇好才是对儿子好,看在儿子的份上一定要这么做,,儿子的家庭美满了,她的脸上才有光。同时月子把我照顾好了,也是为了孙子好,孙子是她的宝贝。总之不是单纯的为了我!

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第二次矛盾:

儿子十个月的时候,意外怀孕。也正在那时,老公的姐姐也因宫外孕住院了。一边是刚流产的媳妇,一边是宫外孕住院的女儿,她最终还是义无反顾的带着我十个月的儿子回了老家。儿子回去呆了一年接回我身边。次年再次怀孕,我仍然坚持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但我绝不提让婆婆过来帮忙。

婆婆为何叫婆婆,而不叫妈,因为她跟你没有血缘关系,她无法把你当成亲生闺女看待,对你好那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本着和平相互的态度。待到需要选择时,你会看到她义无反顾的绝情与冷漠。

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第三次矛盾

由于工作轻松,一直都是边工作边带孩子,老公有空会搭把手,加上自己的爸妈住的比较近。所以婆婆一直都再没有让婆婆过来。再苦再累,自己扛着。上天不负有心人,滚打几年终于生活得到了改观,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生活也算过得去。女儿要上幼儿园了,两个孩子无法照顾过来,就希望把婆婆带过来帮忙接送孩子,顺便做做家务。那年暑假我和老公刻意开了10个小时的车回去接了她,我原本以为这次任务非常顺利,心中大喜。待到上车返程的那刻,她突然把大孙子(比我儿子大2岁)拉到了车上抱在怀里说:没有他,活不了。就这样,她待了一个暑假后,又回去照顾他的大孙子了。

三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

人在最艰难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当然是别人的雪中送炭。两个孩子加上工作,真的是焦头烂额。那时多希望婆婆能伸出援助之手,把我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但事实总不尽人意,我想要的她都没有做。

一直知道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但很少人能说出为何不好相处。正所谓“十年看婆婆,十年看媳妇”。初为人妇人母的女人,前十年必定是非常艰难的。如果婆婆做得好,处处为媳妇着想,媳妇自然没有理由对她坏。不懂得感恩的人毕竟很少,既然选择千里迢迢嫁给老公,那必定做好心里准备与他们和谐相处,如果不是寒了心谁有愿意当不孝之人。

“以德报怨”的人毕竟很少,人心换人心才能真心,没有不付出的回报,婆媳关系一样!你当初照顾我的难,我今后定照顾你的老,反之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