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张艺谋的一些往事

即便这十来年间,几乎一人包办了奥运、G20峰会、大庆等国家大事的晚会,国师给外界的形象依旧还是那么沉默。甚至在许知远的《十三邀》中,他曾坦言自己喜欢那种面具覆上脸的感觉。当年那个梦想只是开一间照相馆的“农民”青年,是否会想到自己能有今天,我们不得而知。

一、艺术启蒙

1969年,张艺谋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同去的还有早已互生情愫的肖华。这位打扮新潮的初中同学,日后将让张艺谋背上陈世美的骂名。

两年后,20岁的张艺谋结束插队生活,进入陕西咸阳市棉纺八厂,成为一名操车工。车间无聊沉闷的工作日复一日,天性爱折腾的张艺谋并不甘于这种生活。

1974年,张艺谋被调到织袜车间搞宣传,负责摄影和绘画。和表哥学了点摄影技术后,张艺谋省吃俭用好几年买下一架海鸥牌照相机,开始拍自己的片子。据他的朋友回忆,张艺谋当时的梦想就是开一间照相馆。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国师后来回忆说:“那是让我改变最大的一件事,没有这时代就没有今日的我。”

1978年,28岁的张艺谋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想读摄影系。一次出差期间,张艺谋和工友偷偷去了趟北京,将精心准备好的作品,一一拿给摄影系的老师看。老摄影师们都认可张艺谋的才华,但当时摄影系的年龄限制是25岁之下,张艺谋因为超龄被拒。

“国师”张艺谋的一些往事

张艺谋年轻时的旧照

无可奈何的张艺谋只能先回咸阳。这时女友肖华给他介绍了自己颇有能耐的北京姐夫,最后转手又将摄影作品送到了文化部部长黄镇的办公桌上。

看过张艺谋的作品,黄部长起了爱才之心,亲自给北电下指示:“既然年龄太大,那就让他读两年也行嘛。”

就这样,张艺谋敲开了北电的大门。

那一年,与张艺谋一起进入北电的还有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等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伙人将会组成“第五代导演群体”,在日后的数十年中引领中国电影的风潮。

二、北电学习

1975年,铸造厂工人肖华拿到了厂里唯一一个去上海交大读大学的名额。对此,男朋友张艺谋的反应是:“你要去了,我们就完了。”肖华放不下这段革命般的感情,选择了陪在男朋友身边。

后来这段往事被陈凯歌写进了《秦国人》。

三年后,相同的戏码再次上演,只是角色已经换了位置。肖华害怕张艺谋去北京见过了大世面,就会把自己忘了。张艺谋读懂了女朋友的担忧,决定用一场婚礼来让肖华安心。

二人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之后,张艺谋独自一人远赴北京。

“国师”张艺谋的一些往事

张艺谋在北电留影

刚进入摄影系的张艺谋,因为年龄过大,又有三年农民七年工人的穷酸经历,所以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然而心有猛虎的张艺谋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是更加卖力地学习。期末成绩一出来,张艺谋名列前茅,同学再也不好意思嘲笑他了。

学习之外,张艺谋人缘也不错——陈凯歌是他的校篮球队队友,顾长卫是室友,田壮壮住他隔壁,两人经常互相串门。

两年转眼过去,原本面临学业中断的张艺谋,因为成绩保持得挺好,获得了北电的青睐,得以继续读完四年课程。

拍毕业作品时,手里没资源的张艺谋跟着好哥们田壮壮去了云南,两人开始合作《红象》。回北京后,张艺谋将《红象》的样片拿给另一个好哥们陈凯歌看,陈凯歌评价不错,张艺谋本人却不满意。

在毕业送别会上,老摄影师给全系学生的赠言是:你们毕业到了电影厂后,基本上都要熬个十年到十五年才有掌机的机会,慢慢熬吧。

张艺谋心里盘算了一番,自己岂不是要到四十多岁才能掌机,顿时觉得前途一片黯然。

三、身手初显

好在时代在改变。进入80年代,中国文艺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982年,张艺谋被分配到了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时广影在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中处于末位,不过这恰好给了张艺谋机会。厂里的老摄影师还在坚持用老方法拍片,厂长韦必达觉得这就是浪费资源,刚好从北京来了个正牌大学生,厂长决定让他试试。

1983年,张艺谋掌镜拍摄《一个和八个》,导演是他的北电同学张军钊。

《一个和八个》一反过去奶油小生演绎的青春风格,启用胡茬满腮的陈道明、陶泽如为主演,意在打造粗犷、硬朗的拍摄风格。毫无疑问这部片子难逃被批判的下场,但《一个和八个》的杀青,却被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张艺谋一出道就展现了不凡的“身手”。

1983年,广影买下西影的剧本《黄土地》,张艺谋被预定担任摄影。同学张军钊因为《一个和八个》的成功被北影挖走,张艺谋向厂长推荐了以前的好哥们陈凯歌。

陈凯歌毕业后去了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里前辈太多,在论资排辈规矩下,陈凯歌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掌机,广影的邀约说是雪中送炭也不过分。

“国师”张艺谋的一些往事

拍《黄土地》时的陈凯歌与张艺谋

人员配备齐全后,张艺谋和陈凯歌就被厂长派去了黄土高原选景。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影却在悄然的进行一场变革。

1983年10月,43岁的吴天明出任西影厂长。为了改变西影厂在全国制片厂排名倒数的窘境,吴天明决定顺应潮流,在厂里推动干部年轻化改革。

北电的顾长卫、黄建新,西安本土的路遥相继加入西影。

而在黄土高原选景的张、陈二人由于经费短缺,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联系西影厂长吴天明。吴天明对待人才是真好,不仅给广影的车子修好了轮胎,还给了张、陈二人几千块的资金支持,顿时把这二人感动得不行。

当然,吴天明是藏了将张、陈二人挖到西影的心思的。

1984年,《黄土地》上映,震惊整个电影圈。张艺谋拿到金鸡奖的最佳摄影,陈凯歌也被北影厂当作宝贝请回了北京。

张艺谋真正意义上成了摄影大腕。

这让吴天明更加坚定了挖走张艺谋的决心。吴天明擅长走夫人路线,在将肖华调到西影厂之前,路遥的老婆就已经在宣发处工作许久了。

吴天明与韦必达相熟,然而因为《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相继被批,韦必达已经被撸下马了。新上任的广影高厂长并不买吴天明的帐,他甚至还公开说西影厂长无耻。

张艺谋加入西影还得等到1987年。

四、走向国际

1985年,陈凯歌拍出《孩子王》。那是阿城的原著,甫一出世就引起了文学圈的热议。陈凯歌对原著的高还原度,让张艺谋和吴天明大受触动。后来张艺谋接受吴天明的邀约,二人决定合拍《老井》。男主角选来选去没有着落,最后吴天明干脆让张艺谋自己上场。

张艺谋那时候对艺术有一种朴素的情感。为了拍出被埋井底后奄奄一息的感觉,张艺谋连着3天没吃一口饭。

这一年,张艺谋拿命换来了一个东京电影节影帝。

老大哥吴天明知道张艺谋已经势不可挡了,两年后正是这种远见,让吴天明敢于投资《红高粱》。

1987年,张艺谋读到了莫言的《红高粱》。之后,颇受震撼的张艺谋找到莫言,决定买下《红高粱》的版权。莫言在张艺谋身上找到了那种熟悉的“感觉”,所以最后只收了他400块人民币。

“国师”张艺谋的一些往事

《红高粱》主创

编剧是日后诺奖得主莫言,导演是张艺谋,主角是姜文和巩俐,这部片子还没开拍就已经注定不凡了。

马上,张艺谋就带队去高密选景。只是到了高密才发现高粱都快要种完了,可自己这还没找到种高粱的钱。之后张艺谋东奔西走也没能找到投资方,最后还是吴天明凑了4万块给他种高粱。

1988年,《红高粱》上映,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那是中国电影的第一座金熊,张艺谋由此名声大噪。聚焦于媒体镜头下的张艺谋马上“被扒光了身”,他与巩俐的地下恋情被曝光。一时风波骤起,张艺谋从天堂掉进了深渊,所有人都在骂张艺谋陈世美。为了躲避风头,张艺谋和巩俐远赴香港合拍《古今大战秦俑情》,在戏中过了一把双宿双飞的瘾。

“国师”张艺谋的一些往事

张艺谋和巩俐剧照

不久,张艺谋与肖华离婚,开始和巩俐正式拍拖。

1993年,《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张艺谋眼红昔日的好哥们,找到余华,开始拍《活着》。一年后,《活着》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戛纳影帝,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

只是谁也想不到,两人双双到达艺术巅峰后,将各奔东西,走向各自的不归。

正如《霸王别姬》《活着》的共同编剧芦苇感慨道:“我很幸运,跟张艺谋、陈凯歌合作的时候,正是他们处于艺术上最纯洁的阶段,那时候我坠入幻境,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竟是我们这一代的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