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揭祕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華陽夫人趁著受寵的時候,在諸子中挑選合適的人選,並向安國君推薦,將這個人立為嫡嗣。這樣一來,這位嫡嗣肯定會對華陽夫人感恩戴德。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安國君在世的時候,華陽夫人可以繼續享受尊貴的地位,而一旦安國君百年之後,華陽夫人所挑選的庶子也將繼承王位,華陽夫人一家依然可保榮華。


「千古一帝」揭秘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而在眾多的庶子之中,嬴異人是呂不韋所推薦的最為合適的人選。在呂不韋看來,嬴異人不僅賢能,對華陽夫人非常孝順,並且在山東(崤山以東,下同)六國為自己贏得了名聲,選立他為嫡子,無論是從道義還是聲望上都不為過分。除此之外,呂不韋還說出了讓華陽夫人非常心動的一點,那就是嬴異人的母親並不受寵幸,而選擇嬴異人作為嫡子的話,嬴異人將會畢生對華陽夫人充滿感激之情,也可以就此成為他名義上的母親。


「千古一帝」揭秘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呂不韋的分析很明顯得到了預期的效果,他打動了華陽夫人以及她的親屬們。於是,在為自己考慮的心理作用下,華陽夫人利用合適的時機向安國君委婉地提出了選定嫡嗣的問題,並且主張選擇還在趙國做質子的嬴異人。
  安國君很快就同意了這樣的安排。按照當時的慣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刻玉符為信物,正式立約,從名義上確立了嬴異人的嫡嗣地位。由於華陽夫人是楚國人,當她決定把嬴異人作為自己的嗣子的時候,華陽夫人特意將嬴異人的名字改成了頗具身份象徵的“子楚”。
  獲得身份認證之後,“子楚”這個曾經落魄的王孫身價倍增。為了顯示父母對這位新認子嗣的疼愛,安國君以及華陽夫人送給了嬴異人也就是嬴子楚很多的財物。這對嬴子楚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聲望無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嬴異人冊立為嫡嗣後,很快就擺脫了門庭冷落的局面。有了一定的地位,再加上有呂不韋大量錢財的資助,嬴子楚開始享受一個真正王孫貴族的生活。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嬴子楚遇到了一個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趙姬。


「千古一帝」揭秘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趙姬是趙國邯鄲人,她並非普通的舞女,史載為“豪家女”。她姿容貌美,又能歌善舞,深受呂不韋喜愛。為了能夠進一步密切與嬴子楚的關係,他決定為其舉行婚配。在一次家宴中,呂不韋適時獻出了趙姬。而結果也恰如呂不韋所料,嬴子楚當即向呂不韋請求娶趙姬為妻。趙姬出嫁後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作“政”。
  這個孩子是嬴異人的嫡長子。他出生的地點是在邯鄲,出生時間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所以嬴異人將這個孩子“名為政,姓趙氏”。


  長期以來,有眾多的歷史學家都對這段撲朔迷離的歷史做出了種種猜測。嬴子楚娶趙姬究竟是奪人之美還是呂不韋故意為之?趙姬嫁給子楚的時候究竟是否懷有身孕?這些問題至今史學界還沒有定論,根據現存的文獻也沒有辦法進行考證。


「千古一帝」揭秘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如果說趙政出生在自己的祖國秦國的話,那他的童年將會充滿快樂。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成為未來秦國的繼承人。他的曾祖父是當時在位的秦王,祖父則是王儲,父親已經成了王儲的嫡嗣,而趙政本人則是父親的嫡長子。按照王位繼承製度,這位剛出生的男孩必將繼承秦國的王位。


  但這將來的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趙政必須能夠安然度過那些漫長的歲月。但是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安穩對於趙政來說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趙政在出生之時,秦趙之間曠日持久的長平之戰剛結束不久。在這場歷時三年的艱苦對峙中,最終趙國慘敗。趙軍主將趙括戰死,將近40萬的趙軍被坑殺。無奈之下,趙國被迫向秦國割地求和。然而沒過多久,秦國和趙國在邊境上重起戰事。趙國在國民強大的壓力下,拒不履行當初割讓六座城池的合約,並且還聯手齊國共同抗擊秦國。
  這讓秦國國君秦昭襄王十分憤怒,公元前260年,秦軍以王陵為將攻打趙國國都邯鄲,遭到了趙軍的頑強抵抗,最終並沒有如願,反而自己損兵折將。秦軍以王陵為將再次率軍進攻趙國,結果兵敗被圍。此次出征的秦軍將領鄭平安以及所部兩萬多人向趙軍投降。但是此時的秦昭襄王一心想滅掉趙國,公元前258年,秦王派王齕統率大軍再次包圍邯鄲,趙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個時候,趙王一方面派平原君帶著毛遂等人奔赴楚國求援,另一方面為了發洩趙人的憤怒,準備殺掉此時還在邯鄲為人質的嬴子楚。
  呂不韋和嬴子楚在趙國的情報網很快就得到了這一消息。為了保證嬴子楚的安全,呂不韋先設法遊說趙國的當權者。他告誡趙國國君說嚴懲嬴子楚對緩解兩國的關係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並且建議與其誅殺或者扣留子楚,不如將其放回到秦國,讓嬴子楚有機會登上王位。這樣的話,嬴子楚將會感念趙國的恩德,從而修復兩國的關係。

  呂不韋的遊說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此時嬴子楚一家人就變得很危險了。在這種情況下,嬴子楚在呂不韋的建議下決定出逃。此時趙國對嬴子楚的看管也變得更嚴,對邯鄲城的戒備也進一步增強。此時嬴子楚的性命可以說時刻都掌握在別人手裡。為了能夠擺脫這種狀況,呂不韋使出了商人最擅長的賄賂手段,他用六百金賄賂守城的士兵,最終得以逃離邯鄲。
  嬴子楚和呂不韋逃出邯鄲後立刻奔向了秦軍的軍營之中,然後輾轉回到了咸陽。趙國在得知嬴子楚出逃後,無從對嬴子楚本人下手,只能試圖加害趙姬母子。在前文裡說,趙姬是豪家之女,其母家是“庶民之富者”,理應是有能力對這對母子提供保護的。此時的趙政年僅兩三歲,他和母親藏匿了起來。


「千古一帝」揭秘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一直以為再也回不到秦國的嬴子楚徹底結束了在邯鄲的人質生活。回到咸陽後,嬴子楚立即去向自己的父親安國君和嫡母華陽夫人請安。在這裡有一個細節,在嬴子楚晉見華陽夫人時,嬴子楚身著楚國服飾。這一舉動讓華陽夫人十分高興,也從中體察到子楚的良苦用心。而嬴子楚在面見父親安國君時,他有適時建議派遣大量使節聯絡和安撫當年在趙國結交的豪傑和名士,希望他們能夠到秦國效力。安國君對嬴子楚的謀劃自然是沒有異議,並且對他的這種行為很是賞識。
  除此之外,安國君還命令當時的一些術士為他的諸子進行相面,而相面的結果是嬴子楚的面向最為尊貴。得到這樣的結果後,嬴子楚的嫡嗣地位就更加牢不可破了。
  公元前251年,在位已經長達56年的秦昭襄王駕崩,太子安國君繼承秦王位,這就是後來的秦孝文王。新王即位後,首先就冊封華陽夫人為秦王后,立嬴子楚為太子。此時的趙國也沒有對趙姬母子進行過多為難,而是派遣使節、馬車等將趙姬母子安全送回到國內。而此時的趙政已經8歲了。
  從父親嬴異人離開邯鄲到回到咸陽,趙政度過了5年時光。在這5年的時間裡,趙姬和趙政是怎麼生活過來的,歷史已經沒有記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雖然遭到趙國的追捕,但是畢竟有呂不韋的暗中資助,趙政的童年沒有遭受多少苦難。但作為王孫,他必然有著其他孩童所沒有的經歷。這種兒時的經歷對趙政也就是後來的嬴政有多少影響,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已經53歲的秦孝文王即位後僅僅過了三天便生病死去了。此時的嬴子楚按照慣例繼承了秦國王位,史稱秦莊襄王。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嬴子楚繼任王位後,首先做的就是進行了一系列的冊封行為。他尊自己的養母華陽夫人為太后,而自己的親生母親夏姬則為夏太后,立趙姬為後,立嬴政為太子。
  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履行了自己在邯鄲的諾言,以呂不韋為相國,封其為文信侯。呂不韋成了秦國政壇上炙手可熱的人物。呂不韋當年奇貨可居的投資也到了收穫的時節。
  身為秦相國的呂不韋在這幾年與各方政治勢力鬥爭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秦國將是自己建立功業的最佳地方,而此時也同樣是他建功立業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由一位商人轉型成為一個政治家,這是有著相當難度的,尤其是呂不韋不是那種享有爵位但不理政務的重臣,他的職務是相國。
  按照戰國的通常做法,一個國家的朝政一般都是以開府丞相為樞紐的。所謂開府,其實就是丞相府依法設置若干數目的屬官來處理日常政務。當時丞相秉承的依然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的角色,位高權重,因此必須是由具有豐富的治國經驗的人才能擔當。在呂不韋擔任秦相的過程中,他很好地完成了從一個優秀商人到一個優秀政治家的轉變。在他執政期間,秦軍經過休養生息後,不斷完成了對外開疆拓土的重任。

  公元前249年,秦出兵滅掉東周國,攻取了韓國的成皋、滎陽等地,建立起了三川郡。
  公元前247年,秦出兵魏國,攻取了魏國的高都、汲,後因魏國信陵君無忌率五國軍隊攻打秦國而最終作罷。

「千古一帝」揭秘趙政出世,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但是秦莊襄王即位後僅僅3年就死去了,年僅13歲的嬴政繼位成為秦王。此時嬴政雖然已經成了秦王,但是朝政的大權依然在自己的“仲父”呂不韋和自己的母親趙太后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當中,嬴政彷彿就是一個等著桃子成熟的果農,專心等著果實的成熟就行了。但兒時的苦難和家族數任秦王的速死讓這個年幼的孩子有了比一般王儲更大的學習動力。


  根據《戰國策·秦策五》中的記載,當年嬴子楚剛剛冒險回到秦國的時候,他的父親安國君就命他讀書。史載嬴子楚自稱“少捐棄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有了這慘痛的例子,嬴子楚肯定不會在嬴政的學習上有所懈怠。更為重要的是,按照當時的教育方式,一個國家的王儲選任師傅並讓其接受完整的教育已經成了一種固有的政治制度了。
  早在商周時期,教育就一直都是貴族的特權,尤其是對於一個國家的儲君而言,他接受的往往是最高級的教育。作為一個國家最高權力的繼承人,關係到一個政治集團甚至是一個國家的興衰,所以對其進行系統的教育已經成了一個通例。在《通典》裡就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太子師、保二傅,殷、周已有。逮乎列國,秦亦有之。”事實上,這不僅是典籍裡記載的一種制度,實際上秦國對這種制度貫徹得也十分徹底。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嬴子楚回到秦國後,安國君就任命呂不韋做嬴子楚的師傅;而後來成為始皇帝的嬴政也安排精通律法的趙高擔任胡亥的教師,趙高也曾“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
  由此可見,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嬴政的教育問題可以說並不是一個問題。在戰國時期的大國中,秦國素以法治為重,而從後世嬴政的行政軌跡來看,他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擅於法治的君王。由此可知,嬴政在做儲君的很長時間裡,他必定接受過這方面的良好訓練。

  除了書籍和行政技巧上的學習,嬴政還接受了完整的軍事訓練。在秦漢時期,尚武之風盛行,秦國更是有著悠久的尚武傳統和習俗。這也是有著現實原因的,因為秦國地處關中,與少數民族羌、胡等相鄰,有這樣的經常對自己虎視眈眈的鄰居,習武就成為秦人和吃飯一樣重要的活動。此外,嬴政祖父和父親的死亡更讓這位儲君對習武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