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确定,2020届考生已没有退路!

湖南新高考终于来了。4月3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湖南新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这也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我省最全面、最深入、最触及本质的一次改革。


湖南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起普通高校将按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录取学生。


对于2020届的普通生和艺考生来说,今年已经没有退路!高考改革后考试科目以及录取形式都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复读要面对的压力太大。现在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让2020高考不留遗憾!


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确定,2020届考生已没有退路!


考什么?


从2021年起,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以下简称“选考科目”)。


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2),即“3+1+2”模式。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首选科目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1+2”的模式下,选考科目有12种组合,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


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确定,2020届考生已没有退路!


怎么考?


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只考一次,条件成熟时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其中,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职单招录取的主要依据,也是部分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每年考试一次,安排在高中二年级进行。其他科目全省统一制定方案,由各市州组织实施。


选择性考试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性考试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进行。选择考每科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考试成绩当年高考录取有效。


怎么招?


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是此次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普通高校将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进行录取,即依据考生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


从2021年起,合并录取批次,普通高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确定,2020届考生已没有退路!


与之相适应,我省非提前批由现在的集中填报所有批次志愿(不含征集志愿)、分批次录取调整为不分批次、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考生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考科目,对照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普通高中学校负责组织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写实记录工作,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整理遴选的相关信息统一导入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管理平台,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招生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人才选拔培养特点和要求,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此外,《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在考试招生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进一步改革完善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力争2020年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


权威答疑新高考20问


《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是如何出台的?新高考的首选科目为什么定为物理和历史?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有什么优势?你想了解的20大疑问,这里都有权威解答!


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确定,2020届考生已没有退路!

❖内容来源:由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招考》栏目及网络资源整理,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