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世後,為何諸葛亮敗多勝少?姜維臨死前8個字道破真相

《三國演義》中,劉備曾經遇到過水鏡先生,向他諮詢人才,水鏡先生看他與自己有緣,便對他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龍,指的是龐統;而臥龍,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諸葛亮。劉備這位在三國時期好運的人,不只得一,還得了二,然而最終得了這天下的還是曹氏家族。龐統幫助劉備用計謀平定西川,還是治理一方的一把好手,可惜死得早,偏偏在劉備事業發展期死了。諸葛亮更不用說,空城計、七擒孟獲等都是大家知道的故事。

劉備去世後,為何諸葛亮敗多勝少?姜維臨死前8個字道破真相

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如有神助,打了許許多多的勝仗。然而,劉備去世後,為何諸葛亮敗多勝少?大家都知道劉備臨終前,將自己的兒子劉禪拜託給了諸葛亮,一併託付的還有光復漢室,一統中原的重任。在輔佐劉禪這件事情上,諸葛亮沒讓劉備失望,即使劉禪阿斗可以說史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諸葛亮僅憑自己的能力也將蜀國打理的井井有條。可是諸葛亮連續幾次北伐卻都已失敗而告終。為何諸葛亮在後期老是戰敗呢?

劉備去世後,為何諸葛亮敗多勝少?姜維臨死前8個字道破真相

​在這麼多場的戰鬥中,諸葛亮雖然曾經佔過優勢,但是最終都因為各種原因而無奈退兵。而這,或許正是天意吧。對於這個結果,公元263年,姜維臨終之際,給出瞭解釋:“我計不成,乃天命也!何謂天命,其實是說,蜀國最終不可能獲得勝利,而最關鍵的人物便是劉禪。劉禪不僅僅是個無能之人,還是個昏庸之人,此人在諸葛亮在世之時便多次因為聽信小人而誤了大計。等到諸葛亮去世之後,他便更加無法無天了,姜維又怎麼有能力挽救頹勢呢?

劉備去世後,為何諸葛亮敗多勝少?姜維臨死前8個字道破真相

而劉備在世的時候就不同了。劉備使用人才的方式,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並且是要人盡其才。自己把好大方向,手下事情讓信任的人放手去幹就可以了,這也是劉備善於使用人才的能力。但是諸葛亮不管大事小事都得要自己處理才行,“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者親覽焉”。試想一下,如果你的領導讓你去辦事情,連買支筆都要過問,你還會有工作的積極性嗎?諸葛亮的這種處理方式,看起來是勤勤懇懇的老黃牛,但是這種做法從長遠來看對蜀國非常不利,以至於後期“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劉備去世後,為何諸葛亮敗多勝少?姜維臨死前8個字道破真相

劉禪無能昏庸,自甘墮落,諸葛亮就算再厲害,他畢竟只是一個臣子,凡事都要經過君主的決斷才能實施。這其中就有問題了,劉禪根本沒有劉備的頭腦,這樣一來,諸葛亮很多事就會受到限制。這樣看來,諸葛亮沒有成功的原因就是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君主,其實這都不對。蜀漢的大將姜維在臨死前說出了根本原因,姜維臨終前嘆息道:“吾計不成,乃天命也!”。姜維口中的“天命”無意中道破了諸葛亮屢戰屢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