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诗人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寒食二首(其一)

李山甫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诗人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李山甫诗中描绘的春天

李山甫生卒年里不详。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屡试不中。僖宗中和三年(883),入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幕。光启三年(887),奉乐彦祯命见王镕,欲合幽州、邢州、沧州诸镇以拒襄王李煴之乱,事未成。后又怂恿乐彦祯之子乐从训伏兵杀宰相王铎。文德元年(888),魏博军乱,乐氏父子被杀,山甫亦或卒于此时。他的诗歌“激切,耿耿有齐气,多感时怀古之作(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其中原委,明人胡震亨认为是因仕途不得意,故胸中颇多抑郁,所谓:“求名不遂,满腔怨毒,语不忌俚。

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诗人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李山甫故乡

(《唐音癸签》卷八)全唐诗》存诗一卷。明人徐献忠《唐诗品》:“山甫诗多事刻削,殊乏神气。人微运仄,而取堙当代,不亦然哉!其《访隐》有云:‘好鸟共人语,异花迎客香。安得历历如此!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初唐七言律质胜于文,盛唐文质兼备,大历而后文胜质衰,至李山甫、罗隐诸子,则文浮而质灭矣。李山甫的这首寒食诗写景笔致轻活灵动,不事点染,却颇见风致所以,明人周敬、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会说:“唐人寒食诗多矣,余最爱李山甫‘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与来鹏‘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为寒食时景传神。”

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诗人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诗歌的首句,便以极为传神的笔墨写尽了春日里杨柳婀娜多姿的情态。“柳带东风一向斜”,东风和软轻柔,“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的柳条也就随风摇曳。“一向斜”,则分明是在写柳丝飘动的方向。若按自然之理写来,应该是风拂柳枝,这正是中唐诗人白居易诗中所谓:“柳丝袅袅风缲出”(《天津桥》)。而李山甫在诗中的语言却是“柳带东风”,这一顺序的转换,顿时使得诗意倍增。似乎柳丝的袅袅垂摆并不是东风吹拂的结果,而完全是“柳枝含风”。

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诗人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风吹动的柳枝

其中不仅仅是在向人们暗示春风的轻柔和软,更是以极为诗性的笔调在向读者传达出这样的意蕴:柳条上嫩黄的柳芽,正是和煦春风抚慰的结果,看着眼前鹅黄色的嫩芽,岂不让人充分感受到其中饱含着春风的温暖和气息吗?这就是所谓“柳带东风”也!这样的诗句和风致,在宋人的写景状物中常见,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其《南浦》一诗中就有“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这样传神的诗句,殆源乎此而更为超妙也!与出句的和煦温暖形成映衬的对句,也极尽幽澹之能事,一句春阴澹澹蔽人家”,将寒食时节的人家屋舍都营置在一个极富诗意的背景之中。

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诗人将春天的勃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

柳树鹅黄色的嫩芽

颔联“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更是本诗广为传唱的名句。因为和风细雨“三点两点”的浥润,草木滋荣,百花争艳,而古代的诗人、词人也似乎特别喜欢将春天的桃红柳绿放置在烟雾迷蒙的春雨中,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诗中有云:“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而其《田园乐》一诗也写道:“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寒》诗中亦云:“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清代诗人吴伟业《鸳湖曲》也有“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这样的诗句。宋人词作中亦不乏这样的佳句:“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